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古迹共返回14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蕭縣古蹟集錦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萧县 古迹 简介

    故蕭城古國,秦置縣。詳見紀事沿革表。(一統志)在今縣西北方。(方輿紀要)在今縣西北十里。(北征記)城周十四里,南臨汴水,方九里三十步,東南遶城有隍,西北無隍。唐時縣治此城,宋時河決,又於其南半里築新城。北連舊城亦謂之南城。明初亦爲縣治,城周僅四里。萬曆五年,圯於水,乃遷治於三台山南麓,即今治也。水經注:城南舊有石橋,積石爲梁,高二丈,荒毀殆盡,亦不具誰所造也,今故址無存。古城郜邑幽邱邑杜預云宋地。詳紀事沿革表。(春秋大事表)都邑下云城郜幽邱,當在今蕭縣界...

  • 文章上海的古蹟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1卷 第5期  作者:德公 出版时间:1977-11-10
    关键字: 上海古迹 古迹列表 古迹简介 纪念建筑物

    甲 古蹟黃浦——俗稱申江,相傳是戰國時楚相春申君黃歇所鑿,又名黃歇浦。受首三 諸水,東流會吳淞江入海。又說浦底有六泉,味甘冽,如揚子江的中冷泉。浦水自詹家匯東流人縣境,過閔行鎭,到鄭家寺,折而北,俗呼長十八里。又北到龍華港,迤東北,繞上海市,入吳淞江。又轉而東,到西溝,又折而北,到由浜。西北到老鸛嘴,又東北,入於海。滬凟——在縣北十里,吳群志載:「松江東瀉海,曰滬海,亦曰滬凟。」梁簡文帝吳群石像銘載:「吳群婁縣界淞江之下,號曰滬凟。」凡水獨流入海,叫做凟...

  • 文章萧县名胜古迹简介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萧县 名胜古迹 简介

    吾萧自西元前六八一年萧叔封国,中历二十二朝,虽此疆彼界,分隷不常,而萧之名终未有易,迄今已二千六百余年矣。山明水秀,人杰地灵,不独古多豪杰之士,今亦英烈辈出,文坛耆宿,屈指难数。故境内名胜,多留手泽,或载文献,或镌石碣,极为珍贵。今者鄕亲王中立先生,雅兴古典古风,阅览吾萧县志,列举名胜古迹,诗文传记佳什三十余则,登载本文献,以享鄕友。编者萧县古蹟眢井〔元和志〕,在县北二百步〔左传〕楚子伐萧还无社与司手卯言目于眢井即此也,寰宇记在县北二百步古萧城内。诗眢井

  • 文章想像中的古崇安寺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9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2-03-20
    关键字: 崇安寺 寺庙 名胜古迹

    我們故鄕無錫的崇安寺,在農曆新年,可說彷彿如一只萬花筒,不論玩的吃的,五花八門,樣樣都有,遊人擁擠,紅男綠女,少長咸集,如果天氣晴朗更是熱鬧。在我的想像中,早先崇安寺的範圍,雖然比不上當年東京(開封卽今河南洛陽縣)的大相國寺,但與天下各地知名座落在城區的禪寺相較,想也決不遜色。試看,從大市橋開始,東西兩大街原先本來都是大馬路;筆者曾去萬安客棧附近一帶看過,在貞節牌坊下的石獅子都被人家圍在屋內,可見當年老縣前的東西大街確是大街,否則縣官在出巡時的「頭行牌」...

  • 文章蕭縣古蹟集錦(續)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王中立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萧县 古迹 集锦

    ,说文「则不引礼者,「以耆年为七十已上耆」。耆民:长者。③葺:修补也。重茸:重修。④伽蓝:梵宇之称。佛寺也。⑤祇林:佛地,精舍。⑥姚江:浙江省余姚县。⑦万历甲戌:公元一五七四年⑧豫章;江西省新建县。⑨鸠:集也。⑩庀:备也。⑾第:次弟。⑿奚:何也。⒀文衡:谓以文章试士也,品评文章高下,如衡之称物,故曰之。⒁弟:但。适悌:顺也孝悌。⒂绥和:汉成帝年号(公元前八年)。⒃籍之:犹纷纷也。⒄矧:况也,况且。⒅河北省蓟县。仙台山诗五言仙台基势 明 康炜烂柯寻古迹,泉影白拖

  • 文章返鄉探親記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前人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回乡旅游 北京古迹 西安古迹 大陆行

    我們是一個小型返鄕探親團,全團計有金希針、洪玉麗夫婦,王慕吾、王世夫父子;作者與陳秀英夫婦及封先生等等十一人。自七十九年八月廿四日起程,九月十六日返台,共計二十四天。由金希針先生領隊,(江蘇銅山縣黃集人),行程自高雄至香港至南京,往返乘坐飛機,其他探親後的旅遊時間。徐州至北平。北平至西安。西安至南京。南京至杭州及再回南京,均乘坐火車軟臥。返鄕探親,骨肉重逢,親人擁抱,良久不語,進而痛哭失聲,是我們離鄕背井四十餘年來的願望。在家時鄕親圍聚,密不透風,促膝長...

  • 文章扬州名胜古迹简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3卷 第1期  作者:杜負翁 出版时间:1971-01-16
    关键字: 揚州 名勝古跡 文獻展覽

    此次各省文献展览,我苏承负翁先生将所藏扬州名胜古迹珍贵照片九帧,提出展览,并为说明,以供中外仕女参观,当为会场生色不少,兹将原说明刋载如次,以飨阅者。白塔:在莲花桥(俗称五亭桥)莲性寺内,莲性寺,原名法海寺,创于元至元年间,淸康熙至扬,赐今名,白塔亦称喇嘛塔,系就旧塔之基建造,旧塔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今塔于乾隆甲辰重修,倣北平北海喇嘛塔,毫无二致,其形如锥,高入云表,塔基建台五十三级,台上造塔,塔身中空,供白衣大士,顶加靑铜缨络,鎏金塔铃,最上簇鎏金

  • 文章鄕先賢倪雲林故居的考證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70-01-26
    关键字: 倪瓒 故居考证 古迹 史料考古

    人租借该地设立分场,定名为云林农场,开垦时,塡土平地,搬移瓦砾乱石,发现淸秘阁及秋爽轩的残基,为保留古迹计,特于秋爽轩前土冈上,补植梧桐目余株,并在寺壁上记载发现两旧址的经过情形,以供游人之凭吊与考证。复查县志所载倪高士舍宅为寺的传记,说其宅邻近倪氏族人之村庄,故祇陀寺傍发现之废园残址,即可证实为倪高士之故居无疑。况倪高士的住家,绕有园林亭榭之胜,其中淸秘阁与秋爽轩的建筑,宽敞幽雅,县志并载其名至外国使臣皆知之,五里街上湫隘的倪氏宗祠,如何容纳?即此亦足证其非

  • 文章漂母墓傳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胡濟生  出版时间:2004-09-01
    关键字: 漂母墓 历史资料 古迹

    友寻古迹,此日不虚行。肃穆心香祭,临风怀古人。

  • 文章中流砥柱説焦山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6期  作者:吳丹 出版时间:1978-12-10
    关键字: 焦山 定慧寺 古迹 墨迹

    有大鼎一,圜腹三足,传为周宣王以锡司徒南仲者,鼎有耳,高尺许,腹中篆铭十行,「池北偶谈」载,京口某公欲得此鼎,嫁祸于其主,后鼎入严嵩处,严氏败,鼎复归还某公,以其不祥,乃舍之焦山寺内,其故事有如「淸明上河图」。此外尙有西汉定陶鼎,诸葛铜鼓,杨文襄玉带,杨椒山手卷墨迹,以及瘗鹤铭残刻拓片墨宝。此项墨宝极为后人珍视,有云系王右军之书,亦云类颜鲁公书,署名为上皇山樵,总系唐代以前人书也。苏东坡亦留有遗墨,均系江南名作古迹,与大好江山,相得益彰。淸代乾隆帝曾六次游金焦

共144条记录 1/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