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口头话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仙公廟 圓仙夢

    来源期刊:《同安》 第108期  作者:陳仲修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芋瓠 仙公庙 芋瓠掬仔 口头 马巷街

    从前马巷湖口鄕(俗叫后许鄕)有个许阿掬,他家田里经常种有许多「芋瓠」,(一种蔬菜的名称。)「芋瓠」成熟采收时,阿掬仔必须挑至马巷街上来贩卖,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芋瓠掬仔。(仔,音亚)后来他在马巷大宫边的四甲街开了一间干果店,卖些鱼仔干、虾仔米、豆干粑、黑木耳....等等,兼卖自种的「芋瓠」。芋瓠掬仔待人亲切,生意算是不错,只是喜欢与人开玩笑,说话常会带些不吉的「口头话」,令人觉得啼笑皆非。例如:艾哟哟,夭寿呀!〇〇伯呀!天这哖热,看你行甲规面汗,紧来歇困

  • 文章漫谈家乡语——温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2期  作者:秦息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家乡方言 温州话 口头禅

    艰涩难懂的温州。温州发声短促,缺卷舌与喉音,也稀带语尾韵,如果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唸,它与闽南、客语等一样,外人也可以了解几分;如果是温州人自行对口说话,中间更夹些口头禅,那麽,外人听起来只觉得哚哚声,如快刀斩菜般地莫名其妙了。况且,在同样的温州中,也有南腔北调的差异,温南人说话和顺,婉约流畅,带点鼻音,且有拖尾腔,所以温南的平阳县人,喜欢歌唱戏曲。中部的瑞安县人,话音淸脆,高低分明,他们读起古文章来,眞是朗朗其声,格外遒劲!尤其是唱一种在温州地区所流行

  • 文章福州通俗的讲法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56期  作者:方炳桂 出版时间:1992-06-30
    关键字: 福州话 口头表达 俗语 方言词

    福州口头表达时,有接近普通话的「规矩」讲法和流传民间的通俗讲法之分。通俗讲法比「规矩」讲法生动、形象,因此,为一般群众所津津乐道。下列一百对词语,前后意思相同,但讲法各异。细加硏究,对加深福州方言的了解定有助益。死亡—过后(还有「报销、漏磁、去厝、尧斋、荡环、去外妈食」等多种讲法)。姑娘出嫁—出阁。大便—出恭。老人去世—百岁。中医—三个指。谈恋爱—千一。长得丑—没头枕。男长得丑—猪八戒。女长得丑—猴龙王表妹。父母或翁姑—老其。收益—里款。爱晚归的人

  • 文章(伍、雜著類)「差不多」之探微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差不多 传统习俗 客气话 口头语 人生哲学 学术思想

    一般说来,中国人大都具有勤俭美德,同时也是拥有极丰富辞汇的民族,并且能善用寓意深远的词语。例如现代生活中普遍说的客气:「请、对不起、谢谢!」在我们传统的习惯上都不直接说出来,而分别以「偏劳您、劳驾您、有劳清神、留步;万分惭愧、深感不安、不好意思;多亏您帮忙、承让了、没齿难忘、大恩不言谢、心照不宣、一切都在不言中」等语词来表达,并以眼神或动作配合出现,加深语词意义。除广为运用客气外,国人并能妙用口头语,其内容及类别,繁多无比,不胜枚举,兹简列四大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