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发现记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凌源古鼎发现始末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期  作者:戴樹勛 出版时间:1965-06-30
    关键字: 凌源 古鼎 发现 热河 古文化

    村制,城鎭设街,鄕村设村,街村平行,隶属于县公署(即县政府)管辖之下。小城子在日据时代为凌源县与凌南县合并后之建昌县(后行旗制改喀喇沁左旗)之模范村。村之东一华里许,有一河流,为大凌河之支流,偕称为「小凌河」,河南岸半里处,有一村落,住民约百余户,即为「河南」,是故事之发生场地。民国二十八年春,河南有一农民,偶于掘土时,发现巨型香炉一具,旋即由村民抬运,奉献于河南某寺院,既而村公所官吏闻悉,即飭令村民将该巨炉迁运至村公所,公开展览,村民纷纷前往参观,时笔者

  • 文章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晉僧法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汪傳華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法显 《佛国 发现美洲 地理学家

    遇到暴风,难以前进,乃顺着风向改道东航一〇五日,到了亚美利加州(今美洲)墨西哥西海岸一带国家和地区,并在那裏停留了五个月。直到翌年(公元四一三年)五月,方才得以乘船经海道西航一一五日,于九月在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省青岛市崂山)登岸回国。自法显西行之日至回国之时,前后长达十四年,计游历了三十余国,并带回了很多梵本佛经。回国后,他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道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合译经律论六部、二十四卷。又根据旅行见闻,撰述《佛国》一卷,从而为硏究南亚各国古代史

  • 文章谁先发现美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4期  作者:黄永武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东晋高僧法显 《佛国 发现美洲

    注:东晋高僧法显(山西平阳武阳人)公元四一二年到达美洲墨西哥。阳城达鉴三著「法显首先发现美洲」,万泉(今万荣县)卫聚贤敎授著「中国人发现美洲」,均在台北出版。沁源县连云山著「谁先到达美洲—纪念法显大师到达美洲一千五百八十年」,一九九一年北京出版。此三著作硏究者可一并参考。

  • 文章法显早哥伦布千余年发现南北美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瑤竹 繆玉青 張錦富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法显 人物事迹 发现新大陆 游记记载

    义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以他富有理想的心智和大胆无畏的精神,于一四九二年至一五〇二年的十年间,先后四次率领船队克服重重困难横渡大西洋,陆续发现了埃斯帕纳拉、瓜纳哈尼、牙买加、特立尼达等陆地和岛屿。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已成为定论,世人皆知。可是,这个定论似应有新的突破,因为早此千余年,在公元五世纪初东晋高僧法显和中国船队曾经到过美洲。虽然事出于偶然原因,但中国和尙在一千五百年前横越太平洋,到达今墨西哥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毕境是中国有文字

  • 文章沁水、洪洞、垣曲考古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4期  作者:張素琳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考古记略 山西遗址发现 《垣曲古城东关》 个人回忆

    中国乃至远东地区的史前文化都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所以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该遗址的发现还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和相关国家对细石器文化遗存的深入硏究,因此下川遗址在中国考古界有着非常高的知名度。这次考古发掘工作,给我一次向考古前辈和同行们学习的机会,使我受益匪浅。一九八〇年的秋、冬季,我又参加了对山西临汾地区洪洞县永凝堡村西周遗址的考古勘查及正式发掘。在这次发掘工作中,我承担著很重的业务工作,不但参与了每座西周墓葬的清理工作,而且负责整个工地的钻探录、负责所在

  • 文章甘肃发现秦皇祖陵千古解谜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秦始皇 秦皇祖陵 西垂陵园 历史记载 考古发现

    中央日报 九一、九、二中国大陆对秦始皇祖陵的考古又有新发现。据甘肃文物考古专家指出,经过八年多时间的发掘和硏究论证,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古墓群被专家一致认定为秦始皇祖先的第一陵园「西垂陵园」;礼县也被认定是中国古代重要史书「史」所载的秦人发祥地「西犬丘」所在地。至此,考古学和先秦历史学上的两大千古谜团终于大白于世。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完成统一中国,建立封建王朝的第一人。秦族、秦文化的发展史也成为海内外众多学者硏究的热门问题。一九七四年,陕西兵马俑及

  • 文章梅州古梅发现记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0期  作者:羅慎仁  出版时间:1996-03-05
    关键字: 古梅花 发现过程 历史记载 梅花精神

    州志载,唐宋以来,不少志士仁人路过梅州,留下许多吟咏梅花的诗篇。唐朝,李德裕于唐宣宗大中一年即公元八四七年,贬为潮州司马时,路经程乡县(即今梅州梅县)。所作『过恶溪』诗(注:恶溪为今梅江之故称)云:『泣向寒梅近北枝』。南宋诗人杨万里来梅州时,所作诗篇中多次提到梅州的梅花。其中一首诗云:『一径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即使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可见,唐宋时期,古梅州的阡陌野岭,溪谷堤岸,曾遍植梅花和生长著许多野梅树。故至今梅州(县)尚留下许多以梅

  • 文章四访昭通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申慶璧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昭通 旅行游记 山川文物 文化遗迹 考古发现

    水富、鲁甸等县,都发现这一时期的文化遗蹟。而在昭通坝子周围,这一时期的古墓群就有四处。已发掘的洒渔营盘村古墓群,在一千二百平方公尺内,就有墓葬一百六十个,出土陶、铜器八百余件。都是东西向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地。学者就墓中发现的铜笄,及出土的陶、铜器物比较析分,与「滇」和「夜郎」文化,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处,是一种土著的民族文化。若按史西南夷传所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

  • 文章六橫雙嶼:「十六世紀的上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1期  作者:楊海鵬 出版时间:2000-02-10
    关键字: 六横双屿 墓穴发现 葡萄牙人统治中心 文学记载 《品笃旅行 双屿发展面貌

    一、二〇〇人,还有数以万计的往来商旅」,市面非常繁荣。得克(Dacats)的价値多少?者翻阅了一些史料,几乎是葡人入居双屿的同时,西班牙皇帝卡洛斯五世将妹妹唐娜·卡德林娜嫁给葡王若奥三世,他给妹妹的是「令全欧洲羨慕的嫁妆」—二十万得克。而三百万克鲁则都(Cruzado)亦属惊人。因发现葡萄牙至印度新航线而富的瓦斯科·达·伽马(死于一五二七年),年金不过一、〇〇〇克鲁则都。而他是当时葡国最富有的人。品笃甚至言及葡人在岛上办了一所孤儿院,每年拨款上万得克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