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示,使增印象,是所愿也。南汇县城的景物,约可分下列八点,分段描敍,较有系统:一、县城形态:1筑城来由:元时代,浦东一带地方不靖,匪出没扰民,倭寇不时侵袭,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由于军事绥靖保衞京畿需要,因而筑城,与金山等同属「衞」,设正七品世职指挥使管辖,归五年一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统辖,于是地方始得安宁,嘉靖年间曾予重修。2筑城方式:县城高约二丈,(南门外城墙上离地丈许处嵌有碑石一方,因幼时矮小抬头看不确切,仅懂得是记述淸康熙年间曾加二次重修)城作方形
-
一 前言幼时在家鄕于秋冬藏后,常听老年人讲些奇奇怪怪的典故,往往废寝忘食,听得津津乐道,虽然明知是查无实据之事,近乎神话,但却是许多老人异时异地说法皆系大意一致的事,这也是不由你不信的了。如今算来己离家四十余年,而传说却仍历历回绕于脑际,但在台出生的子女们,均己三十四五岁了,况己结婚生有子女,而他们并未听过家鄕之趣闻,故借机写出,传供同鄕勾起鄕思,更勉在台出生的同鄕将来反攻囘去,要落叶归根,莫忘可爱的故鄕。二 县城造型似乌龟延津县城之形状,确似一只大乌龟
-
谈到本县最具代表性之景色,莫如县城及凤鸣塔,但两者均已拆除。其次要算七区之华山。华山亦名岚山,山虽不高,但是本县仅有之一座小山,在徐州西北数百里一望无际之大平原上,屹立突出,眞是奇景。西望大沙河,风光漪丽,尤当夕阳西下,霞光波影,耀人眼目,最为迷人。大沙河为明时黄河泛滥时冲激之故道,东北可通微山湖,平时河水较浅,可涉水而过,夏季雨水暴涨,两岸居民通行困难,北伐完成后,县当局为便利交通,乃在物资条件困难情况下,勉力兴建九孔大桥,连络东西两岸,丰铜公路得以畅通
-
一、县城掌故定海县城唐代建县时未筑城。北宋熙宁六年(一〇七三)后,依锁山(南宋淳熙年间改名鎭鳌山)东南麓始筑土石城墙,呈方形,长五里,缺西北角约半里(跨越锁山部分)。元至元十五年(一二七八),辟六个城门,东称东江门,南称南门,西称西门,北称上荣门,东北称艮门,西南称舟山门。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增葺城池,址宽一丈,高二丈四尺。辟东南西北四门,上置楼,门前八至十丈拐弯增筑城门与城墙连接称「月城」,以固正门。有雉堞(齿状矮墙)二千六百七十三个,警铺六十
-
常熟置县,始自晋太康四年,分吴县之虞鄕,设海虞县。咸康七年,又分海虞置南沙县。梁天监六年南沙属信义郡,大同六年又分设常熟县。隋代废信义郡,将海虞、南沙并入常熟县,但县治在南沙城,至唐武德七年始移于今之县城,称海虞城。城颇简,列竹木为栅,并无楼堞。宋建炎中,始由知县李闿之建五门:东为行春,南曰承流,西称秋报,北及东北分别名宣化、介福。元,元贞二年升为州城。至正十六年,时张士诚据吴,以常熟为要害,乃甃为砖城。周长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二尺,厚一丈二尺,并加辟
-
此次返乡探亲,往返时间是从九十二年九月六日起至二十六日止,为期二十天。然距上次返乡时间,却已经是两年多了。每次回乡,在县城白牙巿呆的时间不多,而这次却呆了五天之久。其间我虽身染微恙,似勉强打起精神,在巿区街头上漫步观光,骤然发觉城内巿容与昔日大异,令人有焕然一新之感。在建设路的人行道上,舖上了结实和美观的地砖,装设了不同型式的彩色组合街灯,漫步其上,不但觉得平稳舒适,且深感不逊于台湾的城巿。尤其是特别値得一提的,就是贯穿县城巿区的小涧,过去是饱受淹水之苦
-
文章作者:湖北省棗陽市文化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王海濱
-
一、紫霄观高等小学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面积全境东西长约七十七公里,南北宽约五十五公里,人口民国廿四年一二一三二五人,分水县四五一七七人,民国七四年三五八九六九人(含分水县),青山绿水风景秀丽·东方经桐君山通杭州西湖,南方通南乡大奇山,西方通建德县,西北方通瑶琳仙境,北方通分水县。昔有古代老者采药结庐桐树下指桐为姓,后人称之为桐君,此山即为桐君山。桐庐县城高等小学仅紫霄观小学一校,其余有城东城中城南初级小学各一所,紫霄观小学位于县城北面附近郊区,前方近
-
楠溪、西溪两乡复置永宁县时,县治移至江北旧址,故有新城之名。」这段话同样难以解释:郡城建于瓯江南岸,怎么却使得北岸的永宁县城的「故城渐废」呢?德哲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合理的必将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必是合理的!」为什么上述两说都难以令人信服,问题就在于违反真实的历史。请看现存温州最早的明宏治十六年(一五〇三年)编撰的「温州府志」是怎么写的:永嘉县治在东南隅道爱坊,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卷二)(嘉靖「温州府志」卷二作:「永嘉县治在东南隅,旧在瓯江北,土名新城
-
礼敎仍有其相当执着的社会羣众心态等等,都与其他各县大致相同,但在另些方面也有其不同;笔者在此不谈其「相同」,只谈其「不同」。(壹)、黄河对利津的甘苦先谈其甘:㈠新生地的形成:由于黄河挟泥带沙的冲击沈淀,才使得海水逐渐后退,日积月累,形成了大片新生地,也就是本文后面所说的「利津洼」。可惜始终未能善加利用,任令荒废着。㈡水路运输的利便:由济南市到利津县城,有水陆两条运输线;陆路是一条土道、勉强可通汽车。水路就是黄河;由泺口到利津县城,约三百六十多里,帆船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