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县名历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永康縣和永康勝景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4期  作者:應雨金 出版时间:1983-04-06
    关键字: 永康历史 永康文风 《永康胜景赋》 县名历史

    永康县位于浙省中心,面积一千四十四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十八万,地势四周环山,中部为一盆地,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川景色奇伟,气候四季分明,民情纯朴。永康建县甚早,据史料记载,始建县于三国吴赤乌八年(公元二四五年)。南北朝梁代曾一度升为缙州。领过东阳郡,后废州复称永康,仍属东阳郡管辖:唐武德中又升为丽州,隶江南东道,故永康又称丽州。永康县名来历,传说纷云,古老相传东吴孙权之母,即国剧龙凤呈祥中之吴国太,病愈后曾来永康上封寺进香还愿,永保安康故名。又云古之猎者

  • 文章江西县名集锦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69-06-02
    关键字: 江西 历史沿革 县名

    遥指「石城」降旗;赣江疾下,忽传「铜鼓」嘉音。「上饶」挥师,迳拊京沪项背;「九江」飮马,直捣平津魔宫。羣酋授首,四夷咸称「靖安」;中华重建,普天同庆「泰和」。从兹时雍于变,「永修」「永新」;国运昌隆,「万年」「万载」。他鄕久客,觉故里之难忘;编缀县名,备不时之参证。

  • 文章浙江省的县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10期  作者:阮毅成 出版时间:1975-10-31
    关键字: 浙江省 县名 历史沿革

    浙江省原有七十五县。各县县名,皆起源甚古,在各县县志中,均有记载。但因全国各省县名,颇多重复。民国二年一月三日,由当时的北京政府内务部,将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淸单,呈报大总统袁世凯。内容为各省二县同名者七十四,三县同名者十二,四县同名者四,五县同名者三,六县同名者一。凡两县同名者,存其先置。新名从同,仍还故称。其或通商之大埠,新拓之边方,习称已久,骤革非便,则仍其旧贯。所拟新名之标准,均以古代郡邑境内山川为限。同月三十日,由袁核准。㈠临安县 自宋

  • 文章兴国置县沿革

    来源期刊:《興國文獻》 第2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兴国县 县志史 历史沿革 县名

    太平兴国中,析赣县七鄕置名胜志曰:益以庐陵泰和之地,立县于潋江鎭,因年号为名。张尙瑗曰:一统志兴国汉赣县地,三国吴分置平阳县,晋太康元年改曰平固,属南康郡,宋齐以后因之,隋省。宋太平兴国七年,始置兴国县属虔州,平固故城在县北百二十里,至今潋濊合流名曰平固江。赣县有平固鎭,亦以故县名也。赣州府志兴国距府东北一百八十里,即古平固县地。以宋太平兴国七年所置得名,而于赣县条下曰:初割置平固县,后割置兴国县。赣县志亦曰:汉建安中,孙权据吴,析赣地置平阳县,晋太康初改平

  • 文章江西县名集锦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92期  作者:高子昂 出版时间:1978-04-02
    关键字: 江西省 县名 词赋 历史资料

    。庐山在望,遥指「石城」降旗;赣江疾下,忽传「铜鼓」嘉音。「上饶」挥师,迳拊京沪项背;「九江」饮马,直捣平津魔宫。群酋授首,四夷咸称「靖安」,中华重建,普天同庆「泰和」。从玆时雍于变,「永修」「永新」;国运昌隆,「万年」「万载」。他乡久客,觉故里之难忘;编缀县名,备不时之参证。

  • 文章阜宁县名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7期  作者:劉大衛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阜宁 县名 自然环境 历史底蕴

    的几个大土墩:一、阜城东南三、四里。二、沟墩镇东北(我在沟墩上初中一年级时,爬上这个荆棘丛生的大土墩,向东下看河中的船,路上的人,都很小很小,十分有趣)。三、盐城东门外不足一里,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盐城县中,曾到大土墩脚下徘徊、怀古。四、东台城北。五、东台城南。这些土墩底部大约占地三至四亩,高约四至五丈。它们很有纪念和观赏价值。可惜未作古蹟保护,听任雨水冲刷和群众取土利用,早已夷为平地了。我国的惯例,县境和县城同名,盐城历史悠久,汉朝立县时称「盐渎」,距今已

  • 文章壽光縣況述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俎鴻才  出版时间:1982-12-20
    关键字: 寿光县 历史沿革 县名由来 地理环境 名胜古迹

    寿光县旅台人士,分几个节目,约略简述,聊补往史的缺轶,并就敎于鄕贤。二、寿光县的沿革寿光这个县名,眞是美极了,「七七事变」之前,许多外地人,不论从事公敎或者经商,都愿意到寿光创业发达,以图吉利,大槪是都认为「寿民多寿」[1]的缘故吧!就现代经济文化眼光来说,寿光县的气候,确实是好,水土也好,地理环境更好,在寿光生活的人,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那些老年病,像高压、糖尿病、癌症等等。笔者昔年在家鄕时,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触患这些症状,这也许是寿光县命名的来源吧!且看寿光县

  • 文章宿迁县名的史实和沿革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4期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宿迁 县名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民间传说

    由上面所述传说的故事,有时、有地、有人、有物,讲的情景逼眞,好像「宿迁」县名,是由之而来,可是,查考史实,却大大的不然。根据史籍记载,我们宿迁,在禹贡九州,是属于徐州,徐国就在这里。到了周代,徐国附纣王的儿子武庚反周失败,被贬斥为徐戎。到周的穆天子西征,东方松弛,徐又反周失败,土地面积缩减分割,在徐的西面境内,成立钟吾子国,(我们有时署籍钟吾某某,便是由此而来)。之后在周敬王五年(公元前五一五年)吴王僚被专诸刺死,他的弟弟掩余逃奔徐,另一个弟弟烛融,逃奔

  • 文章长乐、五峯、五华县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編輯組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民国社会 县名更替 长乐县 五峰县 五华县

    中国大陆在清末时,有三个长乐县,分辖湖北、福建、广东三个省份。直到民国三年一月三日袁世凯的北京政府批准「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始确定更改为五峯、长乐、五华三个县名。其内容为:「湖北省长乐县改名为五峯县。理由:该长乐县,清雍正十三年置,与福建、广东两省的长药县重复,设置最后,应即酌改,查该县于明时为五峯石宝长官司,迄清雍正设县,拟改名五峯县。」「福建省长乐县,应存。理由:该长乐县系唐福宗五年置,设置已古,拟存。」「广东省长乐县改名为五华县。理由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