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集萃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北京光大奥運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8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2008-12-25
    关键字: 北京 奥运会 民族骄傲 时论社评 历史集萃

    北京代表中國,主辦二〇〇八年第二十九屆世界夏季奧林匹克(OLYMPIC)運動會(簡稱奧運會);盛況空前,成果輝煌,將奧運會發揚光大,光耀全球。展現中國「和平崛起」的實力,已徹底掃除昔日列強邪惡侵華的陰霾,而向著和平富強的大道邁進。凡我中華兒女,均當歡欣祝賀,揚眉自豪。百年奧運 中華圓夢奧運會自一八九六年創始,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一屆起,迄至二〇〇八年於北京舉行第二十九屆止,已達一百十二年。北京當局曾於一九九三年,首次向在蒙地卡洛(摩納哥)開會的奧運會委員會(簡...

  • 文章從『前言』中所提示我國古代幾位傑出畫家說起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2期  作者:張興堯 出版时间:2007-02-17
    关键字: 贵州 艺术人才 画家 历史集萃

    修文 張興堯貴州自明朝始見史書,歷史雖短,而藝術人才輩出,如邱石冥、胡楚漁等,其藝術造詣,可說是爐火純青,因貴州閉塞,鮮少人知,非常可惜貴州的藝術人才,被「天無三日晴」等謬言所侵蝕。清末民初雖有貴筑人姚茫父的書畫、金石、考證、皮簧等藝術,在北京城揚名立萬,限於姚前輩多病之軀,中年早逝,他那一身爐火純青的藝術造詣,對領導貴州藝術人才的繼起,沒有產生啟發的作用。中共領政後,以制度保障藝術,加之經濟日益蓬勃,藝術家無虞生計,專心藝事,經數十年努力,使貴州的藝術...

  • 文章孫中山先生的台灣情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孙中山 台湾 情怀 历史集萃 政治联系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一〇〇週年,在隆重紀念的同時,我們也無限緬懷孫中山先生四十年的革命生涯,他一直為祖國的統一而奔波,而台灣也一直縈繫在他的心中。一八九四年,孫中山先生因上書李鴻章,提出改革政治主張被拒後,到檀香山,於十一月二十四日創建了革命團體興中會。為了在台灣建立興中會分會,以喚起台灣同胞的民族精神。一八九七年,經孫中山先生同意,派革命黨人陳少白抵達台灣,於十二月在台北成立了興中會台灣分會。甲午戰爭失敗後,腐敗的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

  • 文章陳大榕先生八秩壽序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張漑 出版时间:1976-04-15
    关键字: 祝寿序文 笔墨戏剧 历史集萃 陈大榕

    吾湘長者陳大榕壽丞先生,今年初,榮登八秩,壽老早歲獻身教育,中年從事黨務,近三十年職司風憲,於役三者,皆本其獨特風格,遇事認真,不尸位,守正不阿,予敬佩之。兹向張漑兄索得湖南各縣市老同志為其祝壽之壽序又附錄壽老八十自述稿,以實湖南文獻。——劉脩如註

  • 文章姚禮脩寫顒園圖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潘兆賢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顒园图 南园今五子 历史集萃 绘画艺术

    民初,陳濟棠開府粤中,成立國民政府西南政務委員會,聘陳融協之任秘書長。陳融於廣州越秀山營建顒園,作爲會賓雅集勝地。亭閣廣袤,花木淸幽,出入其間者,類多騷客畫人。如李吹萬、余心一、佟紹弼、熊閏桐、曾希頴皆以詩鳴,人稱「顒園五子」,又稱「南園今五子」。此所謂「南園今五子」,與原來「南園前後五子」(案:前五子王佐、黃哲、李德、孫贄、趙介乃明代詩人;而後五子歐大任、梁有譽、黎民表、吳旦、李時行結社於嘉靖年)及崇禎年間陳子壯於「抗風軒」重開南園詩社絕無關係。「顒園...

  • 文章泰北難民心聲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杨國粹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泰北 难民 心声 散文诗联 历史集萃

    待肃清。滇军健儿有胆量,包打不胜不要钱。考可一战惊天地[2],辉煌战史传古今。五自立自助天有眼,自强自重人不轻。只为神技显身手,赢得泰人结善缘。驻守泰北防寮共,从此编为国防军。异域立功光大汉,民族英雄耀祖先。六泰北六十难民村,五所中学传书声[3]。中华文化永不朽,四维八德继传承。台湾不忘同胞爱,政府照顾得新生。感谢大恩念大德,誓死效忠尽良能。七良心送炭到泰北,慈善团体立功德。台湾大爱布仁风,难胞受惠享福泽。授田偿金发到户[4],茅草窝舖换洋宅。难胞子弟充

  • 文章遊「少帥禪園」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張如漢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旅行游记 张学良 少帅禅园 历史集萃

    少帥——張學良,在中華民國的近代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健性人物,介紹少帥的書,不知有多少,「張學良傳」我也看過二本,其他報章雜誌有關張少帥的報導,更是多如過江之鯽。我無意介紹張少帥如何如何,我只是在假日休閒時,我一家探訪了「少帥禪園」。這是一九六〇年代他幽禁的地方,禪園隱蔽北投山上,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建於一九二〇年代,頗有名氣的溫泉旅館,後改為日本特攻隊休閒的場所。少帥人已作古,但是,英名仍是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這「少帥禪園」如今淪為餐飲業賺錢的地...

  • 文章國立中山大學校史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吳文曉 出版时间:1994-12-30
    关键字: 中山大学 校史 往事夙文 历史集萃

    作者吳文曉先生現任總統府聘約秘書、中華開發信託公司常務董事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顧問。

  • 文章田故常務委員少儀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田少仪 追思悼文 人物生平 政治工作 历史集萃

    少儀先生諱福增,籍隸山東武城,民國十年一月二日生,世代耕讀傳家。祖鳳鳴公、父希孟公,均以樂善好施,望重鄕里。生母宮太夫人早逝,中無兄弟,一姊適王已歿。民國廿七年,先生由聊城師範畢業時,抗日戰爭已起,激於忠憤,遂卽獻身革命,並參加抗戰行列,歷任國軍六十九軍所屬旅政治部上尉指導員、少校科長及武城縣政府社會科長。抗戰勝利後,轉任中小學敎職員、新聞報社編輯等職務。卅七年**猖亂,魯境淪敵,乃輾轉至滬,暫避災難。卅八年四月,再由滬搭機來臺。先生德配郝秦鳳女士,賢淑溫...

  • 文章悼念有功黃埔軍校的張靜愚公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王叔銘  出版时间:1984-12-20
    关键字: 张静愚 黄埔军校 追思悼文 所作贡献 历史集萃

    在鳳山參加慶祝黃埔建校六十週年返臺北數日後,某晨,我正在閱我所寫「黃埔生活難忘懷」一文的時候,驚聞有功「黃埔軍校」的張靜愚先生逝世噩耗,使我一怔!回憶六十年前的秋天,亦卽是中華民國十三年的秋天,叔銘正在作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學習革命陣營中的軍事學術;同時知道校長 蔣公身邊有一位中英文造詣極深,常作英文英語翻譯的張靜愚先生,擔任英文秘書工作。有一天夜裏,校長要靜愚先生會同大元帥府一位副官長,去截留一條從香港開往廣州的挪威商船,命其開至黃埔碼頭附近停泊,聽候...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