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变革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滄海桑田話博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梁欣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博望 重修城墙 历史变革

    中州名鎮—博望,是西漢武帝時張騫封侯處,也是漢宣帝外戚許產、許舜、許敞、許黨、許并、許紹相繼封博望傾侯、戾侯、狸侯、千戶侯的地方。東漢建安七年(公元二〇二年),劉備曾率兵火燒博望大敗夏侯惇于此。民間傳謂「諸葛亮火燒博望坡」處。從西漢武帝置博望縣至南朝宋,博望置縣長達六百餘年。博望就是博望縣的治所。之後,博望廢縣改驛、置鎮,依然是宛北的門戶和重鎮。在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博望歷盡滄桑,作為它的形制標志—博望城(寨)墻也毀了又建,建了又毀,時擴時縮。博望古城墻...

  • 文章廣西省會遷移史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9期  作者:黃崑山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省会城市 历史变革 变革背景 省会迁移

    一、桂林南寧自昔爲省會桂林山水甲天下,明朝時曾爲靖江王府。紫金山南天一柱,挺秀於城中,又有老人山、象鼻山、老君洞、月牙山、環珠洞環拱在城外,東門外之灘江水淸見底,爲天然之游泳池,風景極雄麗。南寧位於全省之南部鬱江北岸,由水道西可至百色、龍州。東順流至桂平、梧州、廣州。交通便利,爲商業經濟中心,也是國防重鎭。廣西省會民國元年自桂林遷往南寧,二十五年復由南寧遷返桂林,三十三年日寇侵桂,九月由桂林遷宜山,十一月由宜山遷百色,三十四年八月日寇投降後,再由百色遷回...

  • 文章曲藝漫談 淮海鑼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史紅路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淮海锣鼓 历史变革 唱腔唱词 曲艺漫谈

    淮海鑼鼓是我淮海地區的主要曲種,亦稱「工鼓鑼」,它與淮北大鼓有一定的淵源。淸乾、嘉年間即已形成,最初爲兩人合唱,其中一人敲鑼,一人打鼓。辛亥革命以後,逐漸改爲單人說唱,由演唱者自己又是打鼓,又是敲蘿,眞是手不停,嘴不住。鑼鼓均爲特製,鼓小如球,兩邊有環,架在叉杆上,有的放在長凳一端,信手可敲。鑼大如盤,名曰「獅鑼」,又稱「七寸鑼」,鑼帶有沙音。鑼鼓點子很多,隨唱詞內容而有變化。有開場鑼、收場鑼、唱腔鑼‥‥‥開場鑼中分「鳳凰三點頭」、「三跺脚」、「長番鑼」...

  • 文章舟山建制沿革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31期  作者:文言 出版时间:1990-12-15
    关键字: 舟山 建制 历史变革 郡县制 唐代县制

    ㈠舟山群島,原是浙東大陸的延伸部份。大約在第四紀之初,原始人類開始在今寧紹平原一帶出現,這些後來被稱爲「于越」的原始居民,隨着第四紀最後一次海侵的發展,寧紹平原的土地面積逐漸縮小,自然環境的變化,他們始陸續遷移離散。其中有一部份遷往沿海丘陵地帶,爾後因海面逐漸上升,丘陵先後形成島嶼,這部份人就成爲舟山群島的原始居民。據近年來在舟山本島的定海馬岙鄕、白泉鄕、岱山縣大衢島的桂花鄕等地多處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在古代,島上人烟極稀...

  • 文章小檔案 三青團沭陽分團的成立與結束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青年团沭阳分团 历史变革 分社区队 同乡口述

    陳壽寧口述·耿開新筆記民國三十二年(公元一九四三年),三民主義靑年團沭陽分團,在灌雲小許莊成立。由陳梅仙任分團部主任,晏鳳翔任書記,團員均爲沭陽、灌雲、連雲港人,秘密活動於灌雲、新安鎭、嚮水等地區。抗日勝利後,分團部遷到灌雲板浦,下設組訓、社宣、總務三個股,每股配有股長、股員各一人。轄區擴大至沭陽、灌雲、新浦、海州、連雲港等市縣。直至民國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一月,沭陽分團劃分爲連雲、灌雲、沭陽三個分團。灌雲分團部主任爲陳伯寅,書記爲楊培;連雲分團部...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