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卢沟桥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母親的傷痕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5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4-07-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卢沟桥 历史资料 往事回忆

    二〇〇三年秋天,有机会一偿宿愿、来到卢沟桥。本来只想写下一点感觉,鉴于「七、七卢沟桥事变」已经过了近七十年,现代人对它日渐疏淡,虽然一向不主张累赘,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次倒不厌多写几行来介绍它。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横跨在河北省的永定河上。古时永定河叫漯水,它流经北京西山的卢师山,所以叫做「卢沟」。还有从前京师人把黑浑色叫做卢,由于河水浑浊,就叫这河做「卢沟」。卢沟桥始建于金世宗大定廿九年(一一八九年),竣工于金章宗明昌三年(一一九二年),距今已有八百

  • 文章老兵的故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本道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冈村宁次 枣阳

    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有个小东洋,几十年来练兵马,东方称霸强,一心要把中国亡!卢沟桥二次动刀枪,强占了黄河北又占我杨子江,南京杀人几十万,国都变屠场,哪个见了不心伤?」——(抗战歌曲)南京撤退,死守光华门的钮先铭将军与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应该是死对头吧?话说民国五十年春天,「冈村宁次」访华、就是由「大陆工作处」处长钮光铭将军陪同去金门战地访问、参观;金防部司令官刘安琪上将并未去机场接机。(好像也是派了一位搞政战的将军接待)。作者当时

  • 文章(蔣公領導神聖抗戰)七七事變與平津作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97期  作者:虞瑞海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北平 卢沟桥 平津作战 宋哲元

    十九旅驻北苑,冀北保安队分驻北平近郊。第三十八师及独立第二十六旅驻天津、廊坊及马厂、沧县一带,一部驻北平南苑。第一三二师及第二十七、二十八旅,分驻任邱、河间、南宫、大名一带。第一四三师及独立第二十九、四十旅与骑兵第十三旅,分驻张家口、宣化及察南各地。骑兵第九师驻良鄕、固安、涿县、易县一带。驻守宛平县卢沟桥为第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吉星文及营长金振中。芦沟桥在北平广安门外西南二十六里,属宛平县管辖,跨永定河而立,与平汉铁路遥遥相对,是出入北平的惟一要道,昔日铁路

  • 文章七七記實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5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7-10-03
    关键字: 七七事变 蒋介石 宋哲元 张自忠 卢沟桥炮战

    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到今天整整的四十個年頭了。七七是中國人不甘日本人的蠻橫壓迫在忍無可忍的狀態下,爆發了全國上下,在 蔣公的領導下,不分男女老幼,奮起抗戰,以中國之大,人口之衆,事情之繁,自非一、二篇文章所可以報導淸楚。願將眼見耳聞的情形,書寫片段,來紀念偉大的日子,以收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在七七的前些日子,日本住在北平的駐軍,在近郊擧行秋季大演習。將農田禾苗踏毀,房舍拆去,家畜宰吃,橫行覇道的事不唯政府忍氣吞聲,連平津的大小報紙,也不敢登載隻字·怕...

  • 文章(專載)七七事變之史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9期  作者:昝德儀 出版时间:1998-07-03
    关键字: 七七事变 吉星文 对日抗战 卢沟桥

    吉星文,字绍武,河南扶沟人氏,早岁从军,勇敢善战,累功升任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团长,驻守河北宛平卢沟桥。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军假借演习为名,向我军进犯,吉团长以「应战而不求战」之指示,便下了一道命令:「卢沟桥和宛平县一尺一寸的土地,决不可轻易让人。」日军本是蓄意挑衅,吉团长守土有责,于是率部奋勇抵抗,是为对日抗战之始,史称「七七事变」。•戍守卢沟桥的我第二十九军吉星文团长。

  • 文章眾志成城禦寇 團結奮鬥興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0期  作者:丕新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周年纪念 七七事变 卢沟桥

    和扩大组织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的人物,都相信「皇军无敌」、「武运长久」,在对中国的蚕食鲸呑中为自己建功立业,无不跃跃欲试,出谋献策。一九三七年的华北大地,阴云密布,磨刀霍霍,眞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眼看一场暴风雨就要到来!㈡名城锁钥卢沟桥古都北京,倚燕山,枕长城,绕永定河,临华北大平原,形势天成,气象万千。北伐后定都南京,改称北平。平汉、平绥、北宁三条铁路交会于此,六百年人文荟萃,向为华北重鎭、卢沟桥在北平广安门外西南约十三公里处,跨永定河。桥建于公元

  • 文章抗日戰爭七七蘆溝橋事變 平津之役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4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72-09-15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平津之役

    平型关等,以及西方之山地,如北方之天险不保,即不能固河北,西方之山地不保,亦将无法以守冀中。塘沽协定以后,日本在天津设华北驻屯军司令部,由田代皖一郞中将,辖混成第四旅团,(步兵三联队,骑兵一联队,砲兵一联队,战车及高射砲化学兵各一大队)分驻北平、通县、天津、塘沽、唐山、秦皇岛、临楡等要点。又冀东伪保安队万余人,分驻冀东伪区。[2]二十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何梅协定」后,第二十九军担任冀察两省之衞戍,惟是时冀东与长城内外及察北均划为非武装区,各部队配置槪要如左

  • 文章古城宛平和蘆溝橋——「七七事變」七十週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徐豐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1985年 1937年 宛平城 抗日战争

    提及一九三七年「七七蘆溝橋事變」,至今人們仍記憶猶新。日軍突向我軍發起攻擊,在此點燃抗戰烽火,從而揭開全面抗戰的序幕。人們永遠銘記,勿忘這一史,實它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不僅是抗戰的爆發地,導致中華民族的覺醒;又是北平近郊一處名勝古跡,被譽爲「燕京八景」之一,名揚中內外。一九五九年仲秋,在京求學期間,同學相邀到此攬勝,目睹古城風貌和壯觀的蘆溝橋。它飽經日軍戰火之摧殘,遺存之殘牆斷壁,處處彈痕累累,日軍暴行猶存。今逢「七七事變」七十週年之際,去年金秋,秋高氣...

  • 文章「七七」抗戰與不朽的樂章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6期  作者:王景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七七抗战 文宣总动 南京大屠杀 卢沟桥 冼星海

    年只有四十岁,然而,在他有生之年,所创作的二百五十多首歌曲,及其他一些作品里,深深地反映中国的环境与人民的呼声,且有强烈的爱国及民族风格,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奇葩,其作品亦为圣战中的不杇的乐章。(注:回到点燃中日战火之地卢沟桥的中国军)(注:我们要以一团团活着的燐火 照亮百年前的悲剧,并且 让子孙永远记取 历史带血的耻辱 不可从史册上任意的抹去?)

  • 文章(名人的故事)抗戰時期的新聞鬥士董顯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6期  作者:董其岳 出版时间:2012-03-01
    关键字: 董显光 卢沟桥事变 前线 新闻斗士 南京大屠杀

    一九三七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抗日战争。出身于董家跳村的董显光,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五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主管国际宣传处,全权负责国际宣传工作。国际宣传在抗战期间是一项首创工作,董显光作为抗战前线的新闻斗士,从宣传文案的设计、实施、一直到考核、训练工作人员,几乎全程参与,不分昼夜,对青年同事的教导更是不遗余力。当时的国际宣传处外文人才很多,董显光仍设立了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外文研习班,让记者、编辑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