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戏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浙江與溫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4期  作者:王輔羊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浙江 温州 乱弹 南戏

    南部瓯江、灵江流域,相传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其首领援助汉灭项羽,惠帝时受封为东海王,因都东瓯(今温州市),俗号东瓯王。后世亦以东瓯或瓯越为温州及浙南地区的别称。南戏亦称「戏文」。宋元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萌芽于「村坊小曲」,后吸收宋杂剧、诸宫调、唱赚、宋词等综合发展而成。明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号曰『永嘉杂剧』。」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

  • 文章从「南戏」声腔到京剧板腔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4期  作者:鄭宗昌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京剧 南戏 唱腔 西皮导板

    京剧又称皮黄戏,指的是京剧的唱腔主要是由徽、汉两调西皮与二黄曲腔组成。温州古老的「南戏」流传到大江南北比后相继产生四大声腔——余姚腔、昆山腔、海盐腔、弋阳腔。其中「弋阳腔」由江西传入湖北、安徽一带而和当地地方剧种兼收并蓄融为新声,即吹腔。京剧唱腔就是吸收了吹腔、昆腔等多种声腔而形成的。它继承了昆曲「联曲体」形式而形成现在「板腔体」的曲腔格式。京剧的演唱语言,并不是纯粹的「北京话」。它是把湖广中州音韵和北京语言溶合在一起,创造出京白韵白兼用,四声韵律严整

  • 文章二〇一三台北浙江文化节「南戏印记」——戏曲折子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4期  出版时间:2013-04-10
    关键字: 文化节 南戏 南戏印记 戏曲 折子戏 温州

    家园〉的印记,一种道统戏曲艺术的凝视。四、演出构架:本场演出将适用于在外文化交流场合,让观众了解温州戏曲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展示具有温州特色的文化艺术。演出折子戏为基础,以曲艺鼓词与布袋戏进行串场,以回应南戏的重要特点之一付末开场与捡场人运用。在演出前后,加入温州民歌《叮叮当》与《对鸟》、《中华瓯韵》等地域文化元素,使得演出多元化立体化,提升观赏性。五、节目组成:1.串场:鼓词(陈小宝)、木偶作秀(卓晓军)。2.民歌对唱《对鸟》、《叮叮当》(施丽君、朱聪聪

  • 文章鄉人艷説荆釵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越剧 南戏 《荆钗记》 王十朋

    作为南戏新编系列工程之一,由温州市越剧团演出的越剧《荆钗记》在去年冬天举办的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上捧走了十八项大奖,今年九月底该团赴北京演出引起轰动,载誉归来途中南下沪杭,使久经沉寂的剧坛终于骚动起来,成为当今中国文化领域的一个新的兴奋点。连日来几家电视台竞相播放记者采访温州文化部门的领导、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节目,街头巷尾,人们奔走相告,遗忘已久的温州南戏,也开始成为普遍谈论的话题。「乡人艳说荆钗事」,如今的「艳说」已不单是「乡人」,「艳说」的范围也不单

  • 文章到處逢人説永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昆剧 《张协状元》 南戏剧本

    四月一日在苏州举辨的全国首届昆剧艺术节上,永嘉昆剧传习所演出的《张协状元》获得优秀展演奖,在九个展演奖中排名第四,六个演员有五个获奖,其中两个优秀表演奖。《张协状元》是这次艺术节的一个热点,成为与会专家和同行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场里场外,到处出现逢人说项的热闹场面。失落近半个世纪的永昆终于东山再起重振家声,全国昆剧的同行们也终于有机会再次领略永昆别树一帜的剧种丰采和独具的艺术魅力。《张协状元》是中国最早的南戏剧本,据明人记载,温州南戏在「宣和间已滥觞,其

  • 文章《荆釵記》進軍中國藝術節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陳旭秋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荆钗记》 南戏 中国艺术节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入选剧目近日揭晓,温州南戏新编剧目〈荆钗记〉入选。中国艺术节是由我国政府举办的,代表了当今国内最高艺术水准。本届艺术节于九月廿八日在江苏南京开幕,正式参评的61台节目是从全国各地上报的一一〇多台节目中遴选出来的。浙江省入选节目有浙江婺剧团的《昆仑女》、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国色天香》和温州市越剧团的《荆钗记》。(侨乡报陈旭秋)

  • 文章南戏之鄕好戏多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7期  作者:金振華 出版时间:1995-07-10
    关键字: 浙江戏曲 南戏 戏种 发展历史

    中国戏剧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雏形,有名的楚国艺人优孟孙叔敖谏楚王的故事就是证明。到了唐代,出现了参军戏,戏剧已初具规模。但就其表现形式来说,仍比较简单。宋代,北方出现杂剧;在浙江的温州一带出现南戏,当时叫做『永嘉杂剧』。它是中国的戏剧最早的比较成熟的形式。南宋迁都杭州后,北方的杂剧亦南移到杭州。当时杭州供百戏杂剧演出的『勾栏』、『瓦肆』,遍于城内外。『楼台飞舞祥烟外,鼓笛喧呼明月中』,戏剧和各种民间艺术亦得到很快发展,古老的傩戏、目莲戏以及

  • 文章古代戲曲四大聲腔之一「餘姚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0期  作者:諸煥燦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南戏 余姚腔 京剧 传播流变 曲目

    早在宋、元时期,有一种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它以民间歌舞为基础,由民间小曲融合宋词的声韵,富含江南「顺口可歌」的特色,吸收杂剧、诸宫调、唱赚(注)以及宋词的艺术成就,迅速流布于南方各地,这就是「南戏」,南方人把它称之为「戏文」。南戏在形式上比杂剧要自由得多,内容可长可短,声韵不受宫调的严格限制,显得较为灵活;音调节奏大抵舒缓婉转,适合南方人的柔情,为南方群众所乐于接受,致使在东南地区大大地盛行起来。然而在元代,由于民族压迫十分残酷

  • 文章溫州人對中國戲劇的貢獻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6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1-12-10
    关键字: 南戏 戏剧 《赵贞女蔡二郎》 《张协状元》

    而遭到屈死为鬼魂的桂英活捉。温州人最早运用南戏的艺术手段来渲泄对新权贵的不满情绪,因此激怒了统治者,致使《赵贞女》等一批优秀剧目遭到官家的榜禁。[2]稍后出现的《张协状元》,是被收进《永乐大典》硕果仅存的三种戏文之一。该剧的「副末开场」中就有「九山书会,近日翻腾,占断东瓯盛事」等语,剧中还出现了许多宋元时期的温州方言,可以据此认定系温州人所作,属于早期的南戏作。「九山书会」是中国戏剧史上最早从事戏剧创作和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这个「九山书会」当时很活跃,不仅

  • 文章七百年前江心奇案元南戏《祖杰》和清传奇《对金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1卷 第3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5-06-01
    关键字: 江心屿 戏文 南戏 《祖杰》 《对金牌》

    溫州的江心嶼是個美麗的小島,也是舉世聞名的風景區。可是,誰曾料想在七百年前,這裡曾發生過一椿震驚全國的凶殺案,而破案的竟是一條狗!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一二九一年),當時任江心住持的樂清人祖傑,是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珈的親信,他依仗權勢強行姦污了溫州居民俞某之妻。俞某不敢聲張,舉家逃遷玉環島。祖傑恐醜行敗露,糾集惡黨連夜追蹤,將俞某一家七口全部殺害,並將俞妻雙乳割去。玉環島上的巡檢(維持治安的地方官)聞警後即帶領巡卒搜捕凶手,眾歹徒倉惶逃遁,上船揚帆而去。一歹...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