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宋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良渚文化分布最廣的餘杭安溪鄕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6期  作者:孫尙志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良渚 余杭 安溪 南宋

    人间天堂的杭州,夏酷热,冬严寒,今年囘鄕省亲,以家母风烛残年之躯,又复跌倒伤及神经,无法安眠,乃长相厮守于长夏三个月之久,接受了摄氏四十度高温的考验,略尽孝思,其间就近游余杭多次且深入鄕鎭,增加见闻。盖今日的余杭合并了余杭、杭县两县,两杭州市始于民国十六年将杭县的杭城、西湖、江干、湖墅等区划出而新设,囘顾祖父国华公于太平天国之役后始由余杭迁入杭县,正本淸、源,余杭实乃吾故鄕,颇有依恋之情。就历史言,南宋时的杭州,空前繁荣,人口繁多逾五百万有奇,近郊发展

  • 文章南宋绍兴年间始祖姚宗茂迁蕲历史槪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33期  作者:姚嘉符  出版时间:1999-10-10
    关键字: 南宋绍兴时期 姚宗茂 战乱迁居

    姚氏定居湖北蕲水团陂(现称浠水),现有后裔三千余人,始祖宗茂公有八子,定一到定八,仅定二暨其后裔,定居于团陂地区,余者因战乱分散,有迁往罗田,金寨、黄冈,新洲,或河南商城,安徽桐城,阅读族谱记载,各地现有后裔万余人。惟自始祖开始,发现有十二世代祖先,其生卒年代未详,促余深感讶异,经赴图书馆,详读宋代历史书籍,始知战乱时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迁徒各地。因宋朝北方,有辽(契丹)、金(女真)、西夏(西羌),长期征战,南宋偏安于江南,再经蒙古人元朝,到明朝第九

  • 文章南宋温籍宰相陈宜中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5期  作者:劉章進 出版时间:1993-10-01
    关键字: 陈宜中 宰相 南宋 抗元 文天祥

    消极悲观的态度,任命他为右丞相,当时他正在故乡温州。他以老母年迈无人奉养为借口拒不赴召。谢太后亲自给陈母杨氏写信,让她晓谕其子伸明大义,陈宜中无可奈何,只得束装前往就任。当时元军二十万由伯颜率领逼近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抵抗派文天祥、张世杰等请移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入海,由他两人率勤王之师三、四万,背城一战,以求挽救危局,旋转乾坤,但陈宜中坚决不同意,使这一计划告吹。后来谢太后同意拿出传国玉玺向元军投降,派人召陈宜中商讨投降事宜,可是他在当夜已不

  • 文章陳虞之殉國芙蓉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馬邦城 出版时间:1993-06-01
    关键字: 陈虞 进士 元军 南宋 抗争

    永嘉县巖头鎭芙蓉村,位于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楠溪江风景区,是南宋抗元义士陈虞之的故鄕,也是他为国捐躯的罹难所在。芙容村依山傍水,四周以溪石堆砌为墙。整个建筑布局,犹如一座小型城堡。正东面城墙处开一大门,内有让楼一座,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颇为壮观。由正门而入,是一条笔直的甬道。甬道南侧有一内湖,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湖中的亭台水榭,与湖滨苍翠的林木相映成趣。甬道两边的村舍鳞次栉比。村后有一山,巍然耸立,雄险高峻。这便是远近闻名的芙蓉山。当年此处刀光剑影,曾经是

  • 文章顯忠傳忠十三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宋玉莉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李显忠 南宋 抗金 家族

    宋李显忠自从北地回归南宋以后,一直以主战著称于世的将领。宋亡以后,他的子孙散处各地隐居不仕。林时对《李氏重修森森亭记》有:「李氏世为勋门,自宋亡,子孙退守躬耕不求闻达」之语。他的曾孙李守眞移居鄞县,遂在鄞县以耕读为生,发展到以传授经学,拥有丰富藏书著称于世。传至第十二、十三代,即李,李邺嗣两辈,再一次遇到鼎革世移,明亡入清的痛苦的时代。以李邺嗣等人为代表,先是力挽狂澜,企图托住行将倾覆的朱明政权。后以失败,被捕吿终。于是退而掇集,整理残明信史,表彰为

  • 文章重修張太傅祠墓碑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陳在謙 出版时间:1976-12-30
    关键字: 南宋 太傅 越国公 墓碑记

    清 新興 陳在謙陽江縣城南七十里,海陵山下,有宋張太傅越國公墓,厓山旣陷,太傅欲趨古城,不果,仍迴舟艤南恩海陵山,颶風覆舟,太傅正命焉,諸將凾其骨,葬赤坎潮居里,越二百年,爲明弘治,縣令柯君昌,始封其墓,建祠墓前,以肅祀事,嘉靖中,熊令茂、鄧令壽鼎繼修之,我朝孫令廷鐸、莊令大中增修,歲久剝落,道光六年,攝縣事徐君應照,因邑人請,重修,未畢,代去,今今倪君澧竟其役,祠增高舊制二尺七寸左右,益廂廊十椽,爲春秋祀宿直所,旣竣事,徵文於予,予思古之忠臣志士,出萬...

  • 文章南宋元同桥考察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5卷 第6期  作者:龔玉和 出版时间:2013-06-10
    关键字: 南宋 元同桥 杭州 夏宫 《浙江通志》

    南宋元同桥」处在杭州余杭区中泰乡与临安市青山街道临界线上,具体的位置在大涤山下,洞霄宫遗址前(今宫里村所在地)。宋室南渡后,定都临安,他们在杭州的凤凰山下建造了华丽的宫殿,然而,江南虽好,却苦于夏季炎热,住惯了北方都城的南宋君臣难于忍受杭州的酷热天气,于是,就在大涤山下构筑了一个行宫—洞霄宫。盛夏之时,皇室成员、文武大官,纷纷来到大涤山躲避炎热的溽暑。一时,由于避暑的人过多,洞霄宫竟然有「半个朝廷」的称谓。宋廷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官职,叫做「提举洞霄宫

  • 文章南宋名儒黄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80期  作者:裘堯亭 出版时间:2009-03-10
    关键字: 黄震 南宋名儒 整治盐场 东发学派 鸣鹤乡

    晚宋思想家黄震(一二一二—一二八一),字东发,学者称于越先生。南宋慈溪古窰(今慈溪市掌起镇洋山黄家村)人。他从少勤奋好学,现黄家古卧床桥,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黄震幼时家居桥北,常卧于桥上读书,故名。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授迪功郎,任吴县尉,后又摄吴县、华亭及长洲县事,史馆检阅、抚州知府、浙东提举、提点刑狱等官,均有政声。据鸣鹤《叶氏宗谱》记载:在乡时与宓家埭童居易(进士)人称杜洲先生和鸣鹤叶鸣皋(盐运使)结为至交,经常游辨论理,把疑难处解释清楚

  • 文章趙孟堅其人其藝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9期  作者:趙明琇 出版时间:1974-09-30
    关键字: 赵孟坚 南宋 水仙画卷 彝斋

    生逢南宋末祚乱世,眼看政事日非,外侮日亟,平常已不胜隐忧。据他的彝斋文编所载,谢安吉使君黄寺丞先生京状说:「独奋孤寒,颇历风霜于早岁;自期节义,愿为砥柱于颓波。」可见对邦国的忧心和抱负了。无奈他力薄势孤,虽振刷有心,难挽狂澜于既倒。他和当时的宰相贾似道交谊甚深,对贾的寄望也极其殷切,曾赋诗说:「诗人大义在切磋,曳裙弹铗借若何?正论风化理不二,御邦即是家之和。」不料他自己的仕途艰阻,郁郁不得志,而贾似道自位列高官之后,日益骄横,所作所为,令他大失所望。及至景

  • 文章以文行世、献身敎育的南宋金溪陆门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8期  作者:閔正國 出版时间:2002-05-01
    关键字: 金溪陆门 陆氏家族 家族明贤 南宋时期 沿革历史

    」想必言之有据。南宋叶梦得在《槐堂书院记》中更是称赞金溪「山川炳灵,儒英并出,盖不诬也。」金溪的这些民俗风情,无不与陆门家风紧密相联,正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陆氏一门自五代末就迁徙来到「山川壮丽,风气敦庞,民乐田畴,士尙文雅」的金溪,自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薰陶和影响,是这里「风厚俗朴」造就出「贤哲辈出。」而「彬彬辈出」的名儒巨公,也感染了这里的世代文风。据统计,仅载入《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一书的金溪人就有三十七人之多,这在抚州乃至江西的其它巿县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