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华视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张玲将重返华视制作武侠单元剧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1期  出版时间:1986-07-03
    关键字: 张玲 华视 电视剧 《保镖》 《怒剑狂花》

    华视当年主演「保镖」而成名的女星张玲,多年来因主演电影,由小萤幕而走上大银幕,很久少在电视上露面,去年,她为中视制作演出了一部八点档连续剧「怒剑狂花」,盛誉不减当年:六月六日下午,张玲前往华视,受到节目部经理张永祥先生的欢迎,张经理希望由华视出身的张玲归队,重为华视娘家效力。据悉,张玲已筹备在华视制作推出一档谐趣武侠单元剧「一箭飞来化蝴蝶」,以张玲选择剧本、演员及一向求好之严谨态度,此一单元剧一经播出,成功是必然的,我们且拭目以待!

  • 文章同乡春节联欢盛况当晚出现华视映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97期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春节联欢 华视 会员大会

    今年同鄕会会员大会司仪,仍请中华电视台名记者李蕙芳小姐担任。使大会生色不少。他恭读致蒋总统电文时,每语每句读来铿锵有力。承李小姐关怀,使这次武进同鄕会春节联欢盛况,当晚上了华视新闻节目,见到的同鄕,都感兴奋。(注:程会长沧波在同鄕会七十四年会员大会上致词,旁为大会主席刘理事长庆生。(张泉摄))

  • 文章华视「珍宝」李艳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霜秋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华视 李艳秋 人物介绍 记者 电视台主持人

    进入华视新闻部从事新闻播报工作将近十个月,李艶秋那张年轻、可爱的面孔,也随着「小艶秋」这个亲切的绰号,在电视新闻圈不胫而走。李艶秋之所以被唤做「小艶秋」,一来是因为她的年龄在一般电视新闻同业中,实在是太小了,二来论资历到华视前后不过十个月,仅仅数月的资历,她理所当然的就担当起「小」字号的人物了。谈起自己加入华视新闻部的「经历」,李艶秋囘想起总还有几分似梦似幻的感觉,她之有这份感觉,倒不是因为自己对这份工作没有「落实感」,眞正原因是这份原属自己预定努力

  • 文章华视艺术中心举办「陶寿伯画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6期  出版时间:1987-10-20
    关键字: 华视艺术中心 陶寿伯画展 揭幕仪式 梅花苍松

    华视艺术中心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艺术创作,于上(九)月十九日起至二十五日止在本市光复南一〇二号二楼该中心举办「陶寿伯画展」,并请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奇禄博士揭幕致词。陶鄕长此次展出极为精彩,都是名世之作,尤以梅花苍松,笔力矫健,风格独特,各界人士前往参观者甚众。

  • 文章懷念藍董事長蔭鼎先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郭篤周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蓝荫鼎 人物事略 华视公司 水彩画坛 公司管理

    泰和郭笃周民国六十八年(一九七九)二月四日凌晨,亦即农历新春元旦,突然接到蓝董事长公馆来电,略谓「董事长心脏病猝发逝世」。诚如晴天霹雳,许久不敢置信,因为当时隔昨的下午,我们在办公室好好的,没有任何异状,惊愕与悲痛之情,实难以形容与接受。回忆民国六十年(一九七一)十月三十一日华视公司创建开播,董事长一职,公司当局遴选望重党国的政经企业名人刘阔才先生出任,为时一年多,六十二年四月十九日,刘董事长因当选立法院副院长,公忙繁钜请辞。经董事会通过,改聘荣誉顾问并

  • 文章叶醉白在华视中心讲人马之间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8期  作者:季琨 出版时间:1986-10-15
    关键字: 叶醉白 华视中心 人马之间 天马画家 中华文化

    中华电视文化事业公司为宏扬中华文化,增广知识领域,提升国民生活品质,并以扩大服务为目的,特在其新建华视大楼三楼,成立华视视听中心,邀约国内敎授、专家及名人定期举办演讲系列,对社会大众提供最有效服务。本(七十五)年九月廿一日下午该中心邀约天马画家叶醉白鄕长主讲「人马之间」。午后二时半开讲,天气炎热,听众仍然满座,秩序良好,讲到四时正结束。(讲稿详专载栏)

  • 文章(乡情报导)武士嵩同乡升任华视董事长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6期  作者:編者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乡贤履新 中华电视公司 华视文教基金会 人事布局

    一、华视人事布局【本报记者陈九菊专访】卸下总经理的担子,武士嵩还是身在华视,他认为华视独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及团队精神特色,将不会因总经理的迭换而有改变。面对竞争愈益激烈的电视环境,不再在船边划浆而改为掌舵者的武士嵩表示,面对挑战,新闻资讯性节目,是未来华视不得不走的方向。武士嵩回想四年多前初任华视总经理,当时即感受到华视独特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与他对电视观念不谋而合。在这四年中,他特别注重敎化节目,如「诗歌童唱」、「舞在中国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