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区域事迹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憶揚州(續集)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4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76-12-10
    关键字: 抗战历程 人物讯息 区域事迹

    二十一、血海深仇弔忠魂㊆抗戰期間,地方糜爛混亂,蒙舘時停,王君堅不投靠任何一方。常言:「國家衰必有與,日寇以小吞大,絕難倖存。」卅一年我方在湖西推展工作,王君經地方人士推荐爲我方服務,王君到處向鄕民宣傳「老中央」已到及抗戰必勝等言論。抗戰勝利後,王君充任黃珏鎭鎭公所幹事,工作頗爲積極。卅七年湖西匪熾,我方各級行政機關多無形解散,王君因有戚在滬,逃往滬濱,以販賣雞鴨維生。卅八年九月,王君被匪由滬拘回黃珏鎭「公審」,迫令向「人民」坦白剝削壓迫經過,王君潑口大...

  • 文章澤被桃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徐艷蘭  出版时间:2001-09-01
    关键字: 冯若愚 乡贤事迹 区域教育

    馮若愚先生傳奇的一生,在連雲港市史志上早有篇章,她作爲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五四」新文化運動孕育的海州第一位走向社會的知識女性,在本市現代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近幾年,在家鄉秀麗的花果山、海州孔望山、白虎山等景區都鐫刻著她那遒勁的楷書碑文,表現了她才華底蘊、老而彌堅。然而縱觀她波瀾壯闊的人生,從事教育事業才是她生命的主流。一九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馮若愚出生在海州一個「書香」家庭,父親馮烒之是海州第三國民小學教育,是個極富民主意識的愛國知識分子,他追隨孫中...

  • 文章朱啓鈐和連雲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張義壯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朱启钤 乡贤事迹 区域建设

    朱啓鈐,字桂辛,號蠖園,貴州人,生於清同治十年(公元一八七一年)。光緒間中舉,傳說是清末東三省總督,郵傳部尙書,軍機大臣徐世昌的義子。他三十一歲就擔任京師大學堂譯書館監督,北京內城警察總監、津浦鐵路北段總辦。辛亥革命後,擔任交通總長,並代理過國務總理,袁世凱復辟帝制,他是籌備處長,因而獲罪。直到徐世昌就任大總統後,他才又出任總統府外交、財政兩委員會委員,參予國家最高決策。民國八年(公元一九一九年),南北議和,他爲北總代表。議和失敗後,他決心脫離政治,專一...

  • 文章平平凡凡七十六年(十一)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85期  作者:陳廣沅  出版时间:1977-02-10
    关键字: 仙女镇 亲友事迹 求学历程 区域发展

    我們在仙女鎭有幾家親戚,旋家是我大伯母的娘家,前已說過。另外在我上學的沿路有一個染坊巷,巷裏住了一家姓郭的,那是我姑母家,姑父母早故,有個表兄叫郭漱岑。他的祖父和我的祖父都喜歡畫山水。我下學天早時嘗到郭家去看看表兄表嫂,他們住的房子甚大,有一個房客姓沈,是一個畫家,他畫的罌粟花細巧逼眞,而以畫人家祖先的容相爲生。這位表兄家以後同我家發生好多關係。我的姑母除生此表兄外,還有一位表姊嫁給一位姓潘的,住在萬壽宮廣場左近,我也常到他家頑。他們家有一位子弟叫潘桐蓀...

  • 文章晚清時墟溝的秀才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張樹莊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区域秀才 人物事迹 求学历程

    墟溝一帶原來是一座小漁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漁民、農民、石匠最多,但讀書人甚少。直至清代中期,地方經濟有所發展,人口漸多。墟溝的董、王、邵,西墅的李、吳、陳,連島的顧、江、武等大姓開始重視起讀書來,尤其是受到近在咫尺的新縣、范庄等地讀書人的影響,不少人家請來塾師,在家辦起私塾,或出外拜師求學,一時讀書上進蔚然成風。墟溝一帶最早的秀才是清嘉慶十四年(一八〇九年)考中童生的吳潤齋、吳昌慶父子。吳氏原是贛榆人,後由青口搬遷西墅,後又搬到墟溝院前。吳潤齋字潤之...

  • 文章黑仗溝的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周振熙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黑仗沟 周敬亭 人物事迹 区域发展

    灌雲縣溝多,遠近聞名。在我老家沂北鄉沂北村正圩莊與我們莊後新圩莊、樓圩莊之間,有一道水溝,寬兩丈多,深一丈餘,是農田的一條排水溝。此溝西自南北走向的官溝堆,東到小潮河,長約十二華里。靠潮河出口處建一小閘(又名閘河溝),雨澇成災時,可以提閘洩水,天氣乾旱時,就提取潮河水灌溉農田。舊社會,在這一帶封建勢力大的有周、楊、杜三大族。楊、杜二姓,居官溝西鹽河兩岸;周姓居官溝東潮河兩岸。周姓人口多,在舊皇朝時代考取功名的大有人在,真所謂人才濟濟,勢壓一方。大約在一百...

  • 文章海州清官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海州历史 区域文化 乡贤事迹

    我總纂《連雲港市志·人物卷》,涉獵到海州地區地方官廉政資料,本著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的精神,摘譯如下。臧夢解:浙江慶元人,宋末進士。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經浙東宣慰司舉荐朝廷任命其爲海寧州知事,海寧州隸屬淮安路,屬縣爲贛榆、沭陽、朐山三縣。臧夢解爲官剛直、廉潔,對日常政務縝密思考,慎重處理,不徇私情,對衙門裡的邪氣起到威懾的作用,以致無人敢私訪說情,想賄賂者對他更是畏而卻步,竟至達到「門無私謁」的程度。凡有向民間攤派的差役,富者多攤,貧者減或免,官吏...

  • 文章我讀教澤留芳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同乡联谊 乡贤事迹 区域教育

    千禧兩千年春天,歲次庚辰,確實月日,我已記不淸了,收到胡校長爲樓寄來一冊「敎澤留芳集」,欣然閱讀,始知是胡校長六十華誕紀念集,由灌南縣敎師進修學校與灌南縣五隊中學聯合主編,因爲胡校長是我的好友,於是我就從頭讀到尾。我認識胡校長,是在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天氣晴朗,夕陽無限好的時候,胡校長係由蔡宗澤鄕長陪同來到台北市博愛路二十五號九樓十七室海州文献雜誌社看我,我因爲擔任社長之職,見到貴賓光臨,喜出望外,當然要殷勤接待,當時在場作陪有文獻同仁等。我們交談...

  • 文章爲《顔小龍的故事》補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盧中林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颜小龙 人物事迹 区域文化

    近於友人處初見《海州文獻》,一閱愛難釋手。讀朱春發先生撰寫《顏小龍的故事》一文,擬以補遺,以助鄕人談資。亂世之秋,先父盧啓祥爲糊口計,曾同顏小龍合夥宰豬,其膂力過人,確如朱文所述。先父身高六尺,只與顏小龍齊胸;能舉石滾,卻不敢與顏小龍較力。宰豬時顏負責擒豬宰殺,而我父專司烫豬脫毛,破肚除臟。運肉上市,無車無擔。顏小龍腋挾雙豬,我父只挾一豬。因雙巨人聯手,引購者如堵。聽先父述顏軼事二則:其一,顏身體魁偉有力,名聞遐邇。時繆秋杰駐板浦供職鹽務,思見若渴,專傳...

  • 文章金大菩薩軼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徐三省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乡贤事迹 区域文化 王培金

    王培金老人,響水縣老舍鄉旗杆村人氏,一生務農,偶爾也做些小本生意。力大藝精,名聞鄉里,據說曾中過武秀才,面善心慈,海稱金大菩薩,活到本世紀五〇年代。他的一些趣事,筆者略知一二,驚爲奇人。牛角弓弓箭,在冷兵器中是一件利器,從前習武者莫不苦練精熟。弓的用材,以木、竹居多,而金老的弓是牛角的,我家二伯父親眼所見,用很多隻牛角筒一個接一個套制而成,其硬度可想而知。有一回,金老生病躺在床上休息,幾個好事後生鬧著要玩玩他的牛角弓,請他將弓弦繃起,他說恐怕床不結實,不...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