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剧种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豫劇考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豫剧公演特刊  作者:汪季蘭  出版时间:1972-05-20
    关键字: 豫剧流传 剧种区别 戏剧考略

    的地位而代之的情况。现居台中的毛兰花(凤麟)女士,曾被视为陈素眞的传人,但来台后甚少在豫剧圈中露面。尽量吸受他剧优点杨蔚认为河南戯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没有抱残守缺的固执,过去,河南戯自以河南的音、腔为准,近年来经过改善,尽量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尤其从平剧中吸收了不少做工、场面,在尽可能保持鄕音的情况下,使梆子趋向国剧化。梆子能流传久远,自然有它的特点。演唱豫剧三十年的张岫云指出,豫剧的任何一本剧情,都脱离不了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可以说是以演戯协助社会敎育

  • 文章我與秦腔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5期  作者:馬靜亭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秦腔 地方戏剧 甘肃调 剧种

    去年四月二六日,是黨國元老于右任先生百齡冥誕。陝西同鄕會爲紀念前賢,特在臺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辦了一場秦腔公演晚會,演出劇目是「二進宮」、「投軍別窰」、「南天門」及「斷橋」。因爲是難得一見的地方戲公演,報章早已騰載,是晚西北同鄕及愛好戲劇人士,一齊湧進劇場,座無虛席,掌聲雷動,可謂盛况空前。在演出的一個月以前,陝西同鄕會總幹事王保民先生,奉幾位鄕長之命,以我籍隸西北,又是平劇票友,特來邀約演出一齣秦腔。當時使我旣感驚喜,又甚惶恐,但在「盛情難卻」下,...

  • 文章台州亂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9期  作者:浙江傳媒提供 出版时间:2014-09-10
    关键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台州乱弹” 剧种

    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台州乱弹」。是全国目前唯一以乱弹为名称的剧种,起源于明末清初。

  • 文章浅谈广西的民间歌唱艺术和剧种多元民族特色孕育出丰富多样的人生戏曲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广西歌唱艺术 广西剧种 广西文化

    白话为唱词,流行在整个桂南地区。在南宁、梧州、玉林、岑溪、北海、钦州、防城、崇左都有粤剧团或粤曲社,甚至在凭祥,我都听过有人唱粤曲。上个世纪对日抗战时期,粤剧薛觉先、马师曾、红线女、关德兴(靓次伯)等名伶在广西各地巡回演出,处处轰动。粤剧是公认全国地方戏剧中,音乐性最强的剧种。它除了包含有京剧昆曲里的西皮二黄,还融入潮(州)剧曲谱、小曲(国乐演奏曲常常采用,像「平湖秋月」、「旱天雷」)、国语歌曲曲谱。在乐器方面,伴奏粤剧可加入西洋音乐的色士风、小提琴、大提琴

  • 文章飛馬豫劇隊演員素描(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7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7-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中国戏剧种类繁多,几百年来最受人欢迎的,莫如皮黄。自前淸中叶乾嘉两朝,以迄于今,代有名角,盛况未衰。因其发源于安徽,到北京后始益昌大,故初有徽班之称,亦名京剧,以别于当时流行之昆曲也。嗣后昆弋腔调日见式微,只能附于皮黄班中加演一二出,至北部六省——直、鲁、豫、晋、陜、甘各地之梆子戏,亦于同光之季先后入京,或自成一军,或附京戏班内梆黄合作,名白「梆子皮黄两下锅」,此风至民初尙存,彼时梆子虽犹具一部份号召能力,究不如皮黄之雅俗共赏也。皮黄戏在百余年前初名京戏

  • 文章通渭小曲——劉海打柴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通渭小曲 民间曲艺 《刘海打柴》 地方剧种

    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人民需要文化,也非常渴望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艺术。因此当地民间艺人在那时十分活跃。他们吸收了来自晋、秦、陇、蜀及周边各地往来客商带来的各种地方曲艺精华,揉合了当地民间小曲的基本内容,创造性的形成了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曲艺剧种——「马营小曲」。由于「马营小曲」是当地民间生产的艺术成果,所以它自形成后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很快,不但当地人民广为传唱,而且也由往来客商带到了外地,不断地进行交流和传播。鉴于当时文化水平和传播媒体

  • 文章飛馬豫劇隊演員素描(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8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9-08-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地方剧种 豫剧演员 演艺生涯

    (四)何景泉:乃河北省東光縣人,生於民國十一年壬戌,現年五十八歲,從民國廿六年全國抗戰時期,那時他才十六歲,卽已投效了八十九軍工作,參加抗戰陣營,至卅八年始編入海軍陸戰隊,五十年元月一日奉調加入飛馬豫劇隊,到了四十二歲(一九六三)才開始學唱河南戲,因其自幼卽愛好國劇,在軍隊中,不時與同好者淸唱消遣,雖未登台一試,但對於此道迷戀已深,有些基礎,故學起來較爲容易,經過這十幾年的磨練,更兼有一條高亢豁亮的好嗓子,唱起來帶一點兒沙音,顯得格外好聽。在動作上運用國...

  • 文章湖濱音樂堂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1期  作者:丁立鳴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湖滨音乐堂 程茂筠 创办历史 演出剧种 音乐艺术

    Tschak off:“Cossack Reuels”(原引文如此)即《哥萨克之狂舞》等。这支乐队,在1934-1936年间,举行了一场场大小型的音乐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约在1937年前后,乐队移交给武汉励志社,因抗日战争暂受失利影响,该乐队部份人员,又再合并于重庆中华交响乐团。改良平剧,也是当时湖滨音乐堂,上演的剧种之一。由音教会裘德煌任组长,裘早年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平生热爱歌剧,他编写过许多改良平剧,如「宫井埋香」、「飞来的祸」、「模范军人」等。「胡阿毛

  • 文章淺談家鄉漢劇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陳明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家乡娱乐 戏剧文化 汉剧 汉剧团演出 戏剧种类

    往昔家鄉娛樂,戲劇方面,約有三類,為漢劇、木偶劇、潮州劇。潮州劇或稱白字戲,演員有數十人,全為男童,偏重唱工,多以生旦為主之全本連台戲,其丑、淨、老旦等少數角色,則由成人扮演,武場用小鑼、小鼓、文場樂器甚齊備,伴奏柔美,演員每唱完一句或一小段,則有幕後全體演員之和聲,並有其進三步退三步之獨特台步,然以河洛話唱念,吾鄉人多聽不懂。因之,演出機會甚少。木偶劇或謂木猴戲、傀儡戲。劇團由五、六人組成,只須搭小戲台即可演出,其木偶以七條懸絲操縱,至為靈活,演出時以...

  • 文章話説閩侯七里老藝人閩劇十枝花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157期  作者:林炳釗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闽侯七里 闽剧十枝花 老艺人 剧种 “福州戏”

    閩劇,俗稱『福州戲』,創建于明末清初。當時福州城郊出現『儒林』、『江湖』、『平講』三種不同流派,均用福州話演唱的民間小戲。而閩劇就在這三種小戲基礎上吸收外來的徽調綜合發展而成的,距今將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閩劇的傳統劇目豐富多彩,據統計將有一千多個。其中:一、反映歷史故事的,如『紫玉釵』,乃取材于《唐人説薈》中之『霍小玉傳』,這劇本通過霍小玉與李益兩人戀愛被拆離成爲悲劇,揭露封建社會父母包辦婚姻制度的罪惡;『璠間祭』取材孟子《齊人有一妻一妾章《及華周杞梁之妻...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