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制度改革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職位」與「品位」兩制合一新人事制度實施之我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7期  作者:李嶸崢 出版时间:1986-11-01
    关键字: 人事制度改革 改革原因 改革益处

    人员的合格人员。㈢考试及格人员之任用,依以下规定:1.高等考试或特种考试之乙等考试及格者,取得荐任第六职等任用资格。其必要时按学历分级擧行考试者,分别取得任用资格之职等,由考试院定之。2.普通考试或特种考试之丙等考试及格者取得委任第三职等任用资格。3.特种考试之甲等考试及格者,取得简任第十职等任用资格。4.特种考试之丁等考试及格者,取得委任第一职等任用资格。㈣各机关不得任用其他机关现职人员,如有特殊需要,得指名商调。㈤各机关拟任公务人员,得依职权亲定先派代理,于

  • 文章記集中支付制度的建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馬駿 出版时间:2001-10-01
    关键字: 李国鼎 财经制度改革 悼文 回忆往事

    國之大老李國鼎先生,於今(二〇〇一)年五月卅一日與世長辭,噩耗驚傳,心中感到十分悲痛。雖說國鼎先生享壽九十二歲,功在國家,萬民感念,應屬福壽全歸,了無遺憾,但值此經濟景氣低迷,政治導向未定,人心思治之際,對於像國鼎先生一樣公忠體國,無私無我,竭智盡心臻國家於富強,社會於繁榮的卓越貢獻,益增追思縈念,難捨難忘!國鼎先生在當過經濟部長之後又調任財政部長。他對我國經濟發展與成長的貢獻,凡年紀稍長的人都有目共睹,耳熟能詳,其對六十年代十大建設之擘畫與成就,使中華...

  • 文章回首前塵路 期許新血輪 李啓元 鍾鼎文 楊公邁 三位資深國代對談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15期  作者:中國時報記者訪問 出版时间:1991-12-01
    关键字: 李启元 宪改方案 政治评论 制度改革

    談國大臨時會:最後一次參與,一致盼早交棒。執政黨憲改案:不是很完美的,但可以被接受。會不會再提案:大多是老黨員,稍疏導就沒事。期許增額代表:建立議會規則,落實眞正民主。(本文係中國時報政治組主任陳守國先生在事先未吿知採訪範圍而臨時邀約情形下進行採訪,記者尹乃菁小姐記錄整理。訪問時間是民國八十年四月十日中午,訪問地點在陽明山中國大飯店一〇五室。刊出時間爲民國八十年四月十一日,刊出版面佔該報第四版上欄四分之三。標題內容,與原報導文相同。——編者註)四十年來未...

  • 文章悼念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 回憶往事 懷念巨人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5期  作者:李國鼎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蒋经国 悼念先贤 历史回顾 制度改革

    我們的總統經國先生不幸於本月十三日崩逝,噩耗傳出,全國軍民同胞無不悲痛萬分,在其逝世之前日尙前往總統府親自處理國事,不惜把最後一分力量,最後一滴心血,貢獻給國家,爲全民效力,鞠躬盡瘁。這種犧牲奉獻的精神,仁愛的襟懷,全世界領袖之中能有幾人。筆者與經國先生先後有廿三年以上同事及長官與部屬的相處經歷,茲以無限傷感的心情,囘憶這二十幾年共事的歷程,就比較重要的一部分事情,略爲陳述藉以表達這無盡的哀思。一、共事伊始民國五十四年一月行政院局部改組,當時有三位新人入...

  • 文章俞振光爲家鄉建「安息堂」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57期  出版时间:1998-07-15
    关键字: 俞振光 安息堂 家乡 殡葬制度改革

    台胞俞祖兴先生(即俞振光先生)为推动家乡殡葬改革事业,四月十一日委托夫人徐玉英女士,专程从台湾飞抵家乡,捐款一·五万元,用于建造「安息堂」,在前黄镇被传为佳话。台胞俞祖兴先生,系武进市前黄镇漳湟村河南村民小组人,今年七九岁,早年去台湾,业已退休。现任台北武进同乡会总干事。他获悉家乡实行殡葬制度改革,曾多次与家乡联系,支持家乡破千年旧俗,共树一代新风。态度明朗,认为平掉坟头,那是顺应潮流之举。并和夫人徐玉英女士共商达成共识,决定委托夫人徐玉英专程回乡,捐款

  • 文章掃墓時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4期  作者:殷新波 出版时间:2001-05-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心理诉求 传统习俗 丧葬制度改革

    臨川 殷新波清明是一扇緬懷故人的窗口,讓我們透過生死的阻隔,借助虛擬的想像,重溫親人的音容笑貌。清明的內容和要務,本來該是祭掃墓場,正如《道禮》中所云:「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荆草。」掃墓,其實是用一種古老的方式,在生者與死者之間,在人們的精神家園裏,架起一座無形的心靈橋樑。清明掃墓賦予我們的,也許是愉悅和輕鬆,也許是滿足和慰藉,也許是憂傷甚至痛徹心扉的酸楚。但無論何種感受,都不影響我們產生清明掃墓的習俗,萌發將親情...

  • 文章戰前崑山試行警管區經過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4期  作者:夏敬庸  出版时间:1975-06-20
    关键字: 设立警员 实行警察区制 昆山警察制度改革

    江蘇省政府陳前主席果夫,以警政是內政的骨幹,國家的內政要上軌道,必從健全警察制度開始。而我國之有近代式之警政,歷史甚短,而且一般人的目光,又把過去衙門內的捕快皂吏來看警察,警察旣不受人尊敬,也就失去了自尊,因此優秀靑年,多不願獻身警察。警察素質旣差待遇又薄,社會上的觀感又如此,所以警政之萎靡不振,是全國的普遍現象,不獨江蘇而已也。這實爲我們政治建設上嚴重問題之尤。但積弊旣久,如制度上仍其舊貫,就是訓練一批新人,分派出去,短期內或可振作一時,但日子久了,還...

  • 文章「江蘇省房改方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6期  出版时间:1991-12-20
    关键字: 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住房公积金 住房补贴

    本文刋載於十月卅日「無錫日報」,吳季賢鄕長接自無錫家中寄來。在台同鄕對家鄕民間住房問題,莫不寄以關切,特寄本刋轉載。

  • 文章陳榮昌先生評傳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張誠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制度改革 戊戌新政 修建祠堂 经正书院 教育贡献 皈依佛门

    过于求全责备,认为他是前清遗老,不肯出任民国官职,反对辛亥革命。其实,筱圃先生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并非一成不变,他能亲书《护国门碑记》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碑文,实属一种顺乎革命潮流的举动。[2]他晚年办学,服务桑梓,为发展云南省教育事业,在培养人才,改革学制,转变学风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他先后担任过经正书院山长(院长)、云南高等学堂总教习(校长)、云南国学专修馆馆长,云南教育总会首届会长。在主持云南学务期间,根据云南实际,创办了一批专科学校,大大提高了云南的教育水平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