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刘桂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福禄寿菜馆董事长 郑刘桂娣苦尽甘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7期  出版时间:1975-10-01
    关键字: 餐馆 老板娘 慈善

    本刊专访)在西门閙区,如果有人提起星星包饭中心,一定不会忘了那和蔼可亲的老板娘,从包饭中心至万胜楼,到九月六日开幕的「福禄寿菜馆」都是她经营的餐馆事业。当初从三千元小生意做起,而发展至今日颇具规模——「福禄寿菜馆」的董事长郑刘桂娣女士(见上图),谈到从事菜馆的经验,总像一部廿四史,还得从头说起。她是个军中眷属,当她先生从军中退役下来后,他们就在成都路那边设立了「星星包饭中心」专办团体伙食,每天一大早,就忙着赶往中央市场买菜,囘来后又赶着洗菜、切菜、炒菜

  • 文章大埔刘桂发先生荣获国际书法大赛铜奖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巨案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获奖新闻 国际书法大赛

    现旅居梅州市的刘桂发先生,大埔县大麻人,最近,在二千年『龙冈杯国际书法大赛』中荣获铜奖,并获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奖金壹仟伍佰元。据了解,刘桂发先生长期致力于钻硏中国书法,曾获全国正书大展入选等多次得奖,这次是梅州全市书法界唯一入选并获奖的作者,其代表作为孙过庭《书谱》全文四千余字的头小楷。

  • 文章书法家刘桂发先生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7期  作者:寬慎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书法家 大埔 书法作品

    刘桂发先生遗像刘桂发先生,一九三〇年七月生于印度尼西亚,四岁归国,回祖籍广东大埔大麻。幼承家传,喜爱书法。解放前曾在县府从事文书缮写。解放后在饶平工作,一九八四年在饶平县新丰镇任职供销社退休。一九六二至一九八三年受不公正待遇,回祖屋公洲式好居,廿余载寒暑,苦练书法,进研古文。一九八九至一九九〇年江苏无锡书法艺术专业结业。期间,遍习颜真卿、欧阳询楷书,王羲之、怀素行草书,兼及篆隶,旁涉历代书法理论,融合贯通,增益甚多。其书法作品,有欧虞之峻朗,王褚之秀媚

  • 文章刘桂贞殉国纪实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高慶仁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殉国 烈士 自卫军 抗日战争

    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城北,蜿蜒起伏的群山之巅,矗立著两座雄伟壮观的纪念碑。其中东边的那座名为「抗日英烈纪念碑」,碑名由抗日老战士陈雷题写。碑的背面刻着由新宾著名书法家安宝鼎书写,和纗刻的十八位抗日烈士的名字,他们代表着新宾县境内为抗日而英勇犠牲的,有名的和无名的数百位烈士。在这十八位烈士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她就是刘桂贞(或写作刘桂珍)。刘桂贞,汉族,为新宾县人,一九一三年(民国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生于新宾镇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家姐妹四人,刘桂

  • 文章刘桂发先生书作荣选扬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中国书法艺术 书作获奖 艺术作品

    刘桂发先生是大埔大麻恭州人,数十年来锲而不舍、孜孜精研中国书法艺术。现旅居梅州市开设“式好轩”文房四宝店,是梅州市唯一以自己书作展的书法家。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国书协展览部、天津书协等协办的第二届全国正书大展,是近年来书法界高水平的一次盛会。书协创作评审委员认真评比、从一万三千件作品中评出全国四百件入选作品,其中广东省八人,刘桂发先生书作荣幸入选于八人之首,是文化之乡大埔的光荣。

  • 文章(人物类)代表传略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4期  作者:李啓元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总干事 商品检验局 渔业公司

    代表讳,字馥斋,绥远托克托县人。祖籍河北省任邱县,淸朝中叶,始由冀迁绥,定居现籍。祖父单名浩,祖母王氏,托邑望族,农商为本。父德聚公,方正贤明,热诚待人,深得邻里称誉。母张氏,慈祥温淑,相夫敎子,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德聚公生子女四人:先生居长,生于民国七年农历十月三日。大妹梓,二弟株,均陷大陆,生死未卜。三弟奉一(梅),现任中国广播公司会计室主任,三弟媳王幼云,相夫敎子,誉播闾里。代表少承庭训,勤勉好学,初入归绥中学,继转北平国立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文章(人物類)馥齋遺著選集序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4期  作者:張逢沛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返乡探亲 渔业 国际局势 核武器 经济问题

    老友刘桂馥斋兄作古,瞬已数月。本集是亚琴大嫂遵馥斋兄遗命选集来台以后大作付梓。当馥斋兄春季卧病荣总之时,其哲嗣天锡世兄由美返国省亲,于离台前夕即在电话中相告,其尊人遗著将予选印,文稿上注明请张明诚,李先良两先生及我为之作序云云。张李两先生学术文章均负时誉,与兄又属党校同学,自然是最适当的人选。我虽学殖疏浅,然已无法推辞,亦惟有勉强应命。馥斋兄刚毅果敢,才识闳通,故在事功上,无论行宪前的从事党务工作,及与敌匪周旋,以及行宪后担任经济行政与主持国营渔业,无不

  • 文章(人物類)『馥齋遺著選集』序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9-12-01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国民党 爱国运动 抗日战争 论文

    好友刘桂兄字馥斋,绥远托克托县人,祖籍河北任邱县。秉赋优异,才华洋溢,有为有守,有胆有识,忠党爱国,志节坚贞,诚社会之菁英,党国之栋梁。弱冠即信仰三民主义,加入中国国民党。就读中学时,从事学生爱国运动,表现有高昂之靑年革命精神。因愤恨北洋军阀横征暴歛,残民以逞,乃于民国十六年冒险间道远赴南京,考入培养革命干部之中央党务学校,得亲霑校长蒋公中正之德敎,信仰主义益笃,革命意志益坚。次年随国民革命军北伐,担任政治宣传工作。民国十七年夏中央党务学校毕业后,先后

  • 文章抗戰時期遷禹縣之學校對地方敎育文化之影響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9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3-07-03
    关键字: 禹县 私立豫北中学 地方教育 汲县

    班,敏修兼任校长,对地方颇有贡献,当时的故门生故旧,健在者甚多,于是李老先生首先避地来禹,其他地方闻人,来禹避难者亦不少。㈡是当时禹县契税款产管理局局长徐圣思(字明睿),为汲县人,对于地方人士,亦多有交往,受徐局长影响亦很大。由于有此两渊源,所以汲县各中等学校,于民国二十七年冬季开始,陆续相率迁禹。兹将迁禹之各级学校及对地方敎育文化之影响,分述于后:一、省立汲县师范:校长为(字萦甫)汲县人,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学生分男生部和女生部,共有九班。迁禹县十三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