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出会共返回6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会务报告)江津县同鄕会八十三年岁入预算

    来源期刊:《江津》 第43期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会务 预算 会费 征信

    台北市江津縣同鄕會八十二年經費收支報吿表八十二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卅一日台北市江津縣同鄕會八十二年發放獎學金名冊中華民國八十二年樂捐會費餐費徴信錄

  • 文章龙与涨水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4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四川盆地 涨端阳水 水涨满江

    父老相传,四川盆地,原为太古时期之西海。以故深山大泽,精灵蕴蓄至多,每年夏秋之际,大雷大雨,万山洪发,所有江河溪涧,水位涨落无常,因而出蛟龙之说,年年处处,咸有所闻,似乎证据确凿,绝非虚语然者。地理与气候有连带关系,习久为常,见月晕而知风,探础润而将雨,较之现代化气象报吿,准确得多。蜀谚:「早烧雨、晚烧晴」,(指朝霞与晚霞,俗谓火烧天)百验不爽。「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靑山戴帽帽,不消问神道」。将雨无疑,非常肯定。四五月之交,夏雨始来,江河水初浑

  • 文章东海绝景——朝阳洞观日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81期  作者:金立高 出版时间:2000-06-20
    关键字: 东海绝景 旅游 日出 朝阳洞

    的千步金沙,好似身入仙境,眞不愧为「海天佛国」。但最能反映普陀山特色的风景,当推「朝阳洞观日」。朝阳洞,滨海朝东,为普陀山观日的最佳处。历史上总以高山之巓……泰山日观峰观日为最佳,殊不知在东海之中的莲花洋上的普陀山朝阳洞观日,有得海独厚之优,无与伦比之美,有东海绝景之称。朝阳洞观日,不受四季之限,不同的是观赏时刻的早迟而已。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都有回味无穷的体会。今年初夏的一天,游客们未等金星摇落,早已在千步沙畔的朝阳洞上,聚精会神地等候,千百双眼

  • 文章東瀛隨筆(三十)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3期  作者:張成寬 出版时间:2010-04-10
    关键字: 耶稣 灵魂 内人轶事 灵魂问题

    死亡的时刻九分钟。说到「灵魂」,很多人认为是无稽之谈,甚至斥为迷信。但圣经中教导我们:「人有灵魂」,事实上也有人经历过「灵魂」的窍。在圣经中,耶稣提到一个无知的财主,他的财物,多到无处收藏,要盖更大的仓库存放。他对自己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先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耶稣的弟弟雅各,在他的《雅各书》上也提到:「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一般人都以为人死如灯灭

  • 文章福州人的生榮死哀

    来源期刊:《闽聲》 第20期  作者:瀛振 出版时间:1968-04-15
    关键字: 道士 诞辰 生日

    临水奶」祭谢。一谢产妇的平安,再祈保庇婴儿的容易长大。这当然是过去的衞生知识和设备不够,妇女生产靠稳婆的土法接生,不知衞生消毒为何物,遇到难产,一筹莫展,只有听天由命了。再次婴儿脆弱,衞生常识既不太懂,死亡率特别高,最重要者莫如「珠」——天花。和「疹」(痳疹)了。所以有一句说「未出疹以前不算是自己的孩子」。可见其严重和害怕的心理,现在已进步至有免疫疫苗了。换句话说:「疹」已是历史的名词。上一代的人,能够长大的,只有靠「听天由命」,莫怪其求神祷佛。因此

  • 文章絕頂峯看日出有海天一覽亭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日出 览亭 海音洞 佛像

    至寺后上绝顶峰看日,更是游览鼓山的观光客必到的一个去处。上面说过游十八洞因路途遥远,有肩舆可资代步,而上绝顶峰也可雇代步,因上去的人大都选在天未明之际,故代价较高,战前物价隐定时大槪在一元二角左右即可来回。寺后有「国师塔」,是和尙上西天后藏骨的地方,(就是和尙的墓地)迂迥崎岖的石级后,有一贮水池,引集山中的泉水,作为寺里的「自来水」,全寺飮用的水,都靠这个水源供应。由此步行五华里,至「白云小顶蜂」。旁有巨石为鼓状,号石鼓岩」,鼓山的命名即由此。再向

  • 文章陳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3卷 第4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陈平 汉王 六出奇计 周勃 丞相

    阳武人陈平(?~前一七八年),家贫好读书。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称善。平曰:嗟呼,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及诸侯叛秦,平事魏王咎于临济,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事项羽,拜为都尉。后复仗剑归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王与语而悦之,即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史载:陈平曾为汉王六奇计,使汉王卒得天下。这六条计策是一、请捐金行反间,使项羽诸将离心。二、以恶草具(不堪食用的食品)进楚使,离其君臣,范增因而愤然离去,归未至彭城疸发背死。三、女子二千人荥阳

  • 文章万尺高空观日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1期  作者:李和恆 出版时间:2004-06-01
    关键字: 封面 日出 太平洋 飞机 相机

    曾在台湾阿里山的山顶观日,也曾在太平洋西岸的花莲海边观日,但在高达一万公尺以上的高空云层看到日景象,却是生平第一次。凡是搭乘波音七四七型飞机横越太平洋的人都知道,飞机离地后,是在高达一万公尺以上的高空云层上飞行。如想要在飞机上看到日是很困难的。因为台美途中由于地球自转的时差关系,以及班机起飞的时间不巧等因素,往往漏失观日时刻。以常理来讲,由台赴美,飞行航向是由西往东,日东方,只有驾驶室内才看得到;如由美返台,飞行航向是由东往西,那只有机尾才能

  • 文章憶你前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30期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兄弟 潘安 媳妇 情人眼里出西施

    兄弟二人,貌如「潘安」,各已婚娶,兄之妻可称是「绝代佳人」,鄕闾邻居非常羨慕之,而弟之妻丑如「东施」,但夫妇间的爱情甚笃。某夜,正在「房事」,妻谓夫曰:「你俩兄弟素有美男子之称,兄娶嫂如『西施』,你娶我如『东施』,实不相配。」夫慰之曰:「妇人之美在德,今既成为夫妇,必系前缘,我仍专心爱妳,俗云『情人眼里西施』,不会是『情人眼里东施』的,反正下面那一空也相同……。』妻一闻夫言,非常感动,内心永铭不忘。未几,夫偶病而逝,妻哀痛大哭,一面哭,一面说:「死人

  • 文章鐵路之旅——阿里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6  作者:黄淑賢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铁路 阿里山 日出 神木

    车外,别无一物,真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是另一种境界。阿里山到了,我们又被小旅行车载到熟悉的阿里山宾馆的小木屋,与旅馆的卧室别有一番风味。日出奇观为著第二天看日,宾馆主人叫我们凌晨三时就得起来,还得多加衣服。无奈我们竟聊天到深夜,删合上眼不一会,就又匆匆赶上祝山,凉爽又淸新的空气,不由得不深深吸,的确是城市的人难得的享受。在黎明前刻,祝山台上站满了人山人海各据一方的观光客,朝着东向目不转睛的注视。一阵凉风掠过,东方渐现微白,慢慢地由微明加些,再加些微红,又多些微红

共62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