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冬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冬至的民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2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2-29
    关键字: 冬至 民谣 谣词

    中国民俗以冬至为「交九」,每九天为一九,共为九九。而民间以交九后,各九天气气温不同。因此,有人把各九天气气温编成民谣去形容它。本来黄河流域中原的气候,到了农历十月就降雪了,所以有十月一日(初一读轻声)棉顿顿(读轻声)的谚语。若是到了农历十一月就交冬至(交九)(国历是十二月二十二日,润年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气就冷了!先由冷,渐渐更冷!到了立春,然后又渐渐温暖起来了。它的谣词,是「头九二九不出手,」(就是不伸出棉袄袖)也有说成「揣着手」的,「三九四九凌上走

  • 文章闲话冬至节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張天生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冬至 中原文化 冬至风俗 冬至节景

    冬至本末上古殷人卜辞,已有星名的记事,知天象、记时、日月年法。武丁分一日为七段,祖甲分一日为十段,以干支纪日,以太阴历纪月,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之一日为一年的历法。早在三代之时已四分;春秋时代,使用「圭」测量日影长度,定一年中日照最短,最长的两个节气,即冬至与夏至,合称「二至」。冬至是昼短夜长,开始阴气下藏,阳气上升,大地万物还阳之时。「尧典」记:「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教授民时。……其定仲冬之法,曰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按日短者,冬至也;昏昴星中

  • 文章河南冬至的民谣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41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1-03
    关键字: 河南 冬至 民谣 九九消寒图 数九

    中国民俗以冬至为「交九」。每九天为一九,共为九九。而民间以交九后,各九天气气温不同。因此,有人把各九天气气温编成民谣去形容它。本来黄河流域中原的气候,到了农历十月就降雪了,所以有十月一(初一读轻声)棉顿顿(读轻声)的谚语。若是到了农历十一月就交冬至(交九)(国历是十二月二十二日,润年是十二月二十三日)天气就冷了!先由冷,渐渐更冷!到了立春,然后又渐渐温暖起来了。它的谣词,是「头九二九不出手,(就是不伸出棉袄袖)」也有说成「揣着手」的,「三九四九凌上走

  • 文章(歷史文物)鄉墅文化拾遺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7期  作者:張振郁 出版时间:1995-07-03
    关键字: 三伏 夏至 冬至 立春

    之后还有六天至十五天,才是「三伏」故秋后还有一伏。⑵九九:「九九」与「三伏」是分别一年中最冷与最热的日子。数九九是从「冬至」日数起,一九、二九、三九、四九……到九九,共八十一天。过了三九到「大寒」所以九九中,又以三九、四九为最冷,因为从「冬至」至五九刚刚四十五天,「立春」适逢六九的第一天,故习传有「春打六九头」之说,气候渐转温暖。因为九九是从冬至数起,数到六九时相隔四十五天,所以是「冬至」后的第三个节气,第一个是「小寒」第二个是「大寒」第三个是「立春」,因此

  • 文章歳暮冬臘話雪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冬季感怀 忆北方的冬 瑞雪兆丰年 农闲冬藏时期 冬至 冬腊雪寒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北风其喈,雨雪其霏。」就是当地冬天的写照。时入小雪大雪,眞的小雪大雪像撒盐、似弹棉一般下个不停,空中雪飞,地下银舖,白茫无涯,天地一色,光洁耀眼,煞是好看!冬至(俗称交九)是最寒冷的时期,谚:「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这四九三十六天,历经小寒大寒,眞是名符其实的酷寒奇冷。遍地雪深数尺,途几为塞,点水滴冻,河渠成冰,人马车辆涉渡,直在冰上行驶,池塘变成溜冰场,黄河也常结成冰路。气温常在零下廿度以下,寒气凛冽,贬人肌骨,肌肤外露,辄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