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田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拾穗(六〇)農業槪況——肥料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78-11-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肥料 农田 农学

    六、秧草:因秧草所開之花小而色黃,故家鄕俗稱之謂金花菜,亦呼之謂盤歧頭或草頭。其莖臥地延伸,花形似蝶,其莢甚小,圓形若螺旋並有刺,家鄕隨處可見。惟有家野兩種。野生者最大約與大盤碟相若,莖葉較細,可以䥥刀挖囘,洗淨後切碎煮熟以喂牲畜。辭源所載之野苜蓿,卽屬於野生之盤歧頭,又曰南苜蓿者,可能卽是指由農家專事種植亦可謂之家生之秧草。(按苜蓿有南苜蓿北苜蓿之分)。苜蓿之所以有秧草之稱者,蓋因其可作秧苗之肥之故,此乃余想當然耳之推想。由於其可作秧苗之肥,故農家便適...

  • 文章春雷響起故鄉情

    来源期刊:《浦東》 第48期  作者:安湛 出版时间:1987-04-15
    关键字: 妇女节 惊蛰 春雷 农田 故乡

    妇女节后一日,上午十时五十四分,台北市细雨濛濛,突然霹雳一声,春雷初爆,今年的「惊蛰」节是三月七日上午十时五十四分,相距恰恰是两天。「惊蛰」是种植的气节,春雷一响,万物复苏,冬眠的生物,相继回生,冰封大地,开始解冻,在台湾,四季如春,这种时序交易,感觉有限,但在节气分明的故鄕,却有明显的形象,换了一个节气,就好像另外一个世界。在故鄕春雷一动,就是春耕开始,大家收起过年的余情,走向户外,迎接新的一年工作,休闲静止了四个月的农田,逐渐萌生绿意,翻土的翻土

  • 文章故鄉拾穗(六三)農業槪況——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8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农田 故乡 农业概况 水利 沟塘

    我北鄕沿孟河两岸之各鄕鎭农田,由于沟塘及农田地形之高低不平关系,除临近孟河边之农田可由孟河引水灌漑外,其余之农田,均靠沟塘平时之蓄水以灌漑。至于塘之名称,则因地因形因姓或因事而各异其称,如长沟、圆塘、弯沟、扁沟等便是因形状而名者。如张家沟,李家塘等,便是因沟塘四周之田属於姓张或姓李曁附近之村庄住户姓氏为张为李而名之者。如孝沟上,节塘上,义湾塘等则是因事而名之者。不问是沟或塘,均须保持非常深且有出入水道。其所以能保持很深之故,是由于每年近沟塘边农田之主

  • 文章松陽佃農及「二五」減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1期  作者:葉楚 出版时间:1982-01-06
    关键字: 松阳佃农 二五减租 农田赋税

    实施「二五减租」。规定田亩每百斤收获量,佃农业主均分,各得五十斤。业主应得租额中,再扣除百分之二十五,即五十斤中减除十二斤半,给与佃农。亦即佃农每百斤中应得六十二斤半,业主应得卅七斤半。台湾省于民卅八年,实施农村个租「三七五减租」,佃农缴交地主田租,限于正产品稻谷,每千斤中为三百七十五斤。佃农可分得每千斤中之六百二十五斤,其他耕种杂粮副产品,均留归佃农所有。此办法实源自浙省之「二五减租」。台省农村经济改善,受「三七五减租」所赐甚大;且奠定以后农田放领,达成「耕者有其田

  • 文章思鄕小記之二

    来源期刊:《闽聲》 第2期  作者:一士 出版时间:1966-08-01
    关键字: 西湖公园 农田水利 瓜棚菜圃 游行

    总督署,由总督松寿亲予接见,允将请愿书转电北京枢府,众始散去。其后淸廷虽有预备立宪之议,宪未立而淸室已亡矣。西湖公园之肇建福州西湖,其始仅资农田水利之利用,附湖之窰角、保福等鄕,资以灌漑,无旱灾之虞,又可杂殖菱藕之属,以为副业。湖中一片陆地自南而北,前为农林学校,后为开化寺,余皆园地,瓜棚菜圃交错其中。民国三年,许世英为闽省巡按使,百废俱擧,既濬深西湖,复收购此中民田辟为公园,农人始犹昧其利,纠集窰角妇女,服麻衣持香赴按署请愿,欲保持此一片土地为衣食之资,经

  • 文章故鄉拾穗(六四)農業槪況——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9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5-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槪况 水利 农田 水车

    久旱不雨,溝塘內之水缺乏來源,自然日漸減少,如再不適時吸取以作灌漑之用,則有乾涸之虞,而溝塘四週之禾苗,亦已屆非灌漑不可之程度,於是各田主約定時日,分別邀請至親或左鄰右舍,對象均須是年靑力壯者,否則便無法勝任,將九人軸之車水設備,運至田頭溝塘邊架好,定時進行搶水。搶水也得有一定之條件:一、必須灌漑之田畝面積各戶相差無幾。二、必須田內是種植禾苗。三、必須溝塘內之水量已不足溝塘四週田畝灌漑一次之時。簡單的說,卽是相等田畝之數家,在同一時刻,共同以水車在同一溝...

  • 文章將荒地變良田 石礫地坡地河川地等都難不倒他過立先見證台糖發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洪茗馨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台湾 糖业 过立先 甘蔗 农田水利

    过去嘉南平原施行三年轮作制度,第一年先种稻米、第二年种杂粮、要到第三年才种甘蔗。甘蔗可以获得的土质实在相当贫乏,但过立先却运用他在农田水利的丰富知识,一点一滴逐步开垦改良,一片荒芜遂成绿油油丰田。水利局副局长退休后,过立先就到台糖担任机工处厂长,被公司调派至花莲,他花了十年时间天天研究、开发,终于让只有七百公顷的农地糖产量从每年三千公斤变成八万公斤。有了花莲糖厂的成功经验,台东糖厂松软、低劣的土质,就不是大问题,过立先先行定区轮流放牧,再利用牛粪当肥料,拿有

  • 文章故鄕憶往戽水與「喊桑」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期  作者:秋心  出版时间:1972-08-20
    关键字: 故乡 农田灌溉 水车戽水 桑歌 一筹满了

    故鄕的农田灌溉,在没有戽水机器船以前,都是用水车戽水的;水车有用牛拖转的,有用人力脚踏的;现在但谈用人力脚踏的,这种水车有一个用木板拼合制成的水槽,长短不等,视河水与田岸的距离而定,岸高用长槽,岸低用短槽,所以有三、四丈长的,也有一、二丈长的,槽中装以木制戽斗,戽斗一个个用硬木做的活络绞链(俗称凹公头)连起,一端环绕在车轴中心的轮齿上,车轴两端搁以尺多高的架子,装设在沿河边的田岸上,名为「车垜」,车轴两边,各装踏脚二,三具,或三、四具,一具踏脚,就是装

  • 文章故鄉拾穗(六二)農業槪況——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27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3-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水利 农田 地理位置

    全长约七十余华里。孟河古名孟渎,渎者讲也,即浅而且长之沟渠,系唐代元和年间常州刺史孟简所开,其开浚之目的即为灌漑农田;至明代洪武二十九年,因鉴于江潮有时汜滥成灾,同时潮落时水亦随潮退而囘流迨尽,一为防止潮涨时可能汜滥成灾,二为使潮落后河内仍保有足以灌漑及维护航行之水量,始于孟城之东北角固陈山西北之古孟渎口,设置一水闸,藉以改善上述之两种现象。该时孟渎口距长江边不远,自唐代迄今已近千年,正所谓沧海桑田,变迁廻异,长江已逐渐向东向北挪移,距固陈山已有四十余华里

  • 文章抗戰期間家鄕土地之耕作方式及租佃關係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7期  作者:潘震宇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农田耕作 租佃关系 成本分析

    中华民族,原本以农立国,我丰县亦为一农业地区,县境内没有高山峻岭,也没有大河大川,方圆数百里一片平原,土地肥沃,农产品丰盛,出产小麦、高粱、大豆、小米、花生、棉花、芝蔴…等约数十种,境内人民以农为业者,约占百分之八十。日寇侵华,县城沦陷,由于其兵力不足,仅能顾及点线,而我农民在常备部队保护下,大部农田均可作正常的耕作与生产,然由于土地分配不均,富者拥地千亩,贫者无立锥之地者,为数不少,中小农能完全自耕者,恐不及其半,故大部农民均为租地耕作,因而形成了租佃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