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学院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齐敬鑫与西北农学院——秦陇思旧录之一——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關德懋  出版时间:1980-04-15
    关键字: 齐敬鑫 西北农学院 往事追忆

    南部故鄕某林区的林务官(如台湾的林场场长)。我们两一同被邀到他的林场官邸度周末,领略水木淸华云山苍翠的景色,享受德国林场特有的野味醃腊。我认识芬次尔也从此开始,知道他不仅是一位林学家,也是一位饱学深思的哲人。这与他的身世以及职业环境当然有关。然而他性情固执不易接受相反的理论,此亦一般德国人常有的现象。一九三三年齐敬鑫与芬次尔都先后回到中国,当然是与戴季陶、朱骝先两公早有成约,协助「西北农学院」[3]的创办。一九三四年秋天,齐博士专程到上海邀我任敎,一如

  • 文章管院长泽良博士功在湖北农学院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黄萬啓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管泽良 湖北农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

    首先请接受我向各位校友的祝福和问候!族弟黄万泽由台中寄来天行校友在《湖北文献》上撰写的《永怀恩师管院长泽良博士》一文,读后悲喜交集。既为管院长的逝世感到悲伤;又为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友们在台湾成立同学会而高兴。有了您们这批精英,为台湾今后农业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一九四一年管院长就任湖北农学院院长,我也是在当年考入农学院学习。到一九四四年有四个班三个系,三百多位同学。外聘著名敎授有:陈凤荪(昆虫学专家,执敎病虫害课程)、包望敏(美国经济学博士,执敎

  • 文章一分耕耘 一分收穫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5期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升任主任委员 纱帽石王 农学院高材生 农政之要

    □晋江杂志特派员驻中兴新邨特派员学济华报导□从农村复兴委员会组长干起,继而担任行政院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六月初升任农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的王友钊博士,是个脚踏实地,硬干苦干的学者,台湾今日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繁荣,王友钊鄕亲具有相当的贡献。王友钊鄕亲,晋江人,泉州城内「纱帽石王」就是他的老家,台湾光复后,是国立台湾大学农学院首届的高才生,留美先后得硕士和博士的学位,为人谦和,事亲至孝。乃兄王友焕鄕亲为旅泰国殷商,兄友弟恭,为模范家庭也。王友钊鄕亲

  • 文章福建省主席吴金赞荣获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所首届“杰出系友奖”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期  作者:陳志達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吴金赞 中兴大学农学院 杰出系友奖

    △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所友会,于七十五年十二月十三日假台北市忠孝东路二段悦宾楼,举行历届系所友联谊餐会,会中报导系所友会会务活动外,并颁奖首届「杰出系友奖」。国立中兴大学农学院是一培养农学专才的学校,历年来为国家造就不少农学人才,遍布海内外。平时各守岗位,认真工作、鲜于连系,为便促进系友感情,学验交流而成立系友会。一年一度的系所友联谊餐会在台北悦宾楼举行,中兴大学贡校长谷绅莅会讲话,历任系所主任亦分别致词,来自海内外系所友二百余人参加,会中并有摸彩

  • 文章(伍、雜著類)一株暹爵柚聲譽冠中華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楊世密 楊衍畦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暹爵柚 名贵果树 南洋客商 栽培 农学院

    最后递到银圆五角,仍供不应求。此柚之所以惹人爱慕,特点有四:⒈味甘甜,质苏脆,比蜜还更醇甜;⒉每瓣剥皮后,柑饭仍成全瓣不散;⒊馨香特异。手拿手留香,口吃口生香,且回味无穷放置屋内,满室芬芳;⒋皮囊亦如其柚瓣,往往教人不忍抛弃,连皮吃尽。难怪人人口碑载道,不胜留恋、羨慕,甚至见之垂涎闪舌。一九三四年后,民国政府高官显贵,只要到了瑞金,绅士即以此柚招待,声誉愈传愈广,遍及神州。一九三六年,全国举办水果评比。中央指令江西农学院特地派员赴瑞选购三二个鲜柚,参加展览

  • 文章湖北农学院校友七十三年春季联欢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72期  作者:李發強 出版时间:1984-07-10
    关键字: 湖北农学院 访台联谊

    客歲八月六、七兩日,母院旅居南台灣的各位校友,爲使曾是飽經戰亂的烽火兒女,又是刼後餘生的患難窗友們,再次重聚敍舊。特地柬邀各地師友曁家屬五十餘衆,齊集台南新營,擧行爲期兩天,空前未有的聯歡會。忙壞了必敬、仕琦、以琭各位學長,曁藝華兄夫婦,大盡地主之誼。年逾八十的高師啟圭,也欣然蒞會,並以「台南歡聚口占」爲題,賦詩抒懷說:「濟濟英才聚一堂,中興氣象各飛揚,三軍奏凱收京日,皓首楚狂老更狂。」盛況一時,意義非凡。兩日聚晤,大家在歡欣中捕捉回憶,在忘我下激盪情懷...

  • 文章我與東大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趙牖文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东北大学 农学院 柳东雅 求学经历

    均甚简陋。但学生如肯用功,亦尽有自己的时间,从容涵泳,不被杂事干扰。我在初中祇读二年半,未毕业,即于十八年暑期,投考东北大学附属中学,幸得录取。入学十余日,适逢东大农学院招考农预科新生,我即改今名报考。到了考期,向学请假,不获准许,我乃擅自离校,前往东大北校,参加考试。考完后,回校一看,方知已被学校挂牌开除了。好在是时身上还有钱,即搬行李住入旅馆。从叔毅绰赴平过沈,到旅馆来看我。他问我万一考不上怎办?我这时才想到问题严重,有点忐忑不安。过几天放榜,匆匆赶去

  • 文章蓬瀛存知己 湖北农学院旅台师友七十五年联欢散记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83期  作者:李發强  出版时间:1987-04-10
    关键字: 湖北农学院 访台联谊 联欢会

    一、以家有喜事的欢心策划聚会用陶渊明先生「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的诗句,来形容湖北农学院旅台校友的感情,以表达这群曾历战乱烽火,又是患难窗友,复经将近半个世纪,岁月交往的亲切友情,是再恰当不过的句子。四年前旅居南台的文化,必敬、艺华、仕琦、崇彬、以琭、王简兄等,在台南县新化清平食堂,共商发起,邀请各地旅台师友曁家属每年聚会一次,以释思念,颇投彼此心愿。打从前年南台聚会后,北区的师友,就开始关心今年聚会的事。直到今年四月六日,正逢故友杨兆轩学长物化十周年

  • 文章简介湖北农学院枣阳籍就读同学名录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湖北农学院 枣阳籍 同学录 办学经过

    我于一九四九年六月毕业于湖北农学院。一九四四年九月在恩施考进该学院,一九四五年初志愿从军,接受青年军二〇四师的一年战斗训练,在一九四六年六月复员,再回原校复学,完成学业。兹将湖北农学院办学经过,依据「同学录」所载,简介如后:湖北农学院原名湖北省立农学院。湖北省自张文襄公首创高等农林学堂,一时人才辈出,声教几遍全国。辛亥被毁,弦诵中断。迨一九三七年,伍廷飏、程天放分掌本省建设教育,以农业綦关国计民生,未可阔疏,与各方商定在武昌宝积庵前高等农林学堂旧址,设立

  • 文章與抗戰勝利前後同步的大學生活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羅光煥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抗战胜利 大学生活 湖北农学院

    当一九四四年的六月,在郧阳棒槌河畔的简师校园,参加了高中毕业会考之后,大家就得毕业离开学校——八高。继续深造的同学,分别前往大后方——四川、云南一带去报考大学哪!我与乡亲刘成皿同学买舟东下,返回家乡小住几日,再会同表兄杨永和启程前往恩施去投考省立各学院。那时湖北省在恩施设有四所学院;分别是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及医学院,采取联合招生的方式办理。前往恩施的路程,是从鄂北,穿过鄂中,一直要走到湖北的西南方。我们三个人合请一挑夫,挑起行李,沿着战场边缘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