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养蚕共返回2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絲綢之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8期  作者:華唐 出版时间:1993-08-10
    关键字: 丝绸 浙江 先民 良渚 养蚕

    中国是世界上早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一直是世界上唯一的丝绸之国。公元前四世纪的欧洲人,就称中国为「赛力斯」(Seres),意即产丝之国。从文明史的角度看,丝绸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入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愧是中华民族造福于普天下人的一项伟大创擧。世界各国的丝网起源于中国,中国的丝绸实由浙江古代先民所发明。关于中国丝绸的发明权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一倜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宋代历史家罗泌的《路史·后记》说,「黄帝元妃西陵氏白嫘祖,以其始蚕

  • 文章桐鄕养蚕习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楊超明 出版时间:1993-05-10
    关键字: 桐乡 养蚕 蚕神 青娘

    浙江桐鄕自古以来是养蚕地区。旧时、,每年分头蚕、二蚕两熟。现则可养五次了,即春蚕、夏蚕、早秋蚕、中秋蚕、晚秋蚕。旧时每年腊月十二日,石门、乌鎭、濮院、屠甸等地农村俗传为蚕生日。届时,养蚕户以米粉掺入南瓜成黄色,或拌了草头成靑色,或用纯白粉,做成似大茧状的粉圆,虔诚祭祀。有些地方并作歌:「黄金白金鸽卵圆,小锅炊热汤沸然。今年生日粉茧大,来岁山头十万颗。」祀求赐个蚕花丰收年。淸明节前后有庙会,俗称烧香节,热闹非凡。届时,养蚕女子发髻上插着红色精制「蚕花

  • 文章防城的蔴績及蠶業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林茂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防城 麻业 蚕业 养蚕过程 缫丝

    黄帝画传文中有云:「古代之衣服,都用兽皮鱼皮或蔴皮等物质,来作制衣原料,棉花是后来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惟丝之发明最早,黄帝正妃嫘祖,为西陵氏之女,知养蚕的道理,乃敎民养蚕缫丝织锦,并采取花汁作为各种颜色,故衣裳五光十彩,益增美丽!」由此可见,中国人在四千多年前,即着丝质衣裳,在黄帝时服制已完备!至于所说的蔴皮,是一种一年生草本的植物,从古到今,在广东防城一带的农村很多,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拥有两个蔴园。一个是专门种植大蔴,高达八、九尺,叶对生,有锯齿,茎皮

  • 文章故鄉拾穗(六七)農業概況——桑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2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8-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桑麻 养蚕 管理办法

    桑麻即桑树与苎麻,本篇先谈桑。桑为落叶乔木之一种,每年刈剪采叶以饲蚕,桑叶为卵形,肥厚而大,浙江湖州所植之桑为最佳,俗称之谓「湖桑」。实似枣状,谓之桑葚,家鄕俗称「桑子」,熟则色呈紫黑,味甘而美,可以之浸酒,据云能治伤痨。野生之桑,树干高大而桑叶则小且薄,桑葚亦小,其叶不宜饲蚕,但家乡滩里或上鄕,凡是用以饲蚕之桑,均为湖桑。谈桑即得谈养蚕养蚕是家鄕农家之一种副业,尤其是滩里之农家,祇要人手够房舍足,简直没有不养蚕的,因之滩里之高田,差不多除果园外均是

  • 文章故鄉拾穗(六八)農業槪況——桑麻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3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9-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桑麻 养蚕 水库

    屈折之地道,地道内之每一转折处,即装置有一扇厚草门,其作用当然是为了防止冷气外泄与热气内流。每年冬季,雇工就附近之沟塘敲氷运囘贮藏备翌年之用,就地取材,价廉而物美,颇合经济之原则,此氷库之式样架构间隔等,均为王长庚先生所设计,由此可见其学识之渊博。农家养蚕之时间,约在每年农历之三月底四月初,此时虽是春末夏初,天气尙属温和,既无寒意,亦不十分炎热。农家每年仅养一次,振华蚕种制造场,则每年饲养两次。养蚕之工具有二,一为竹篾编制之平底圆匾,至少得有十数张,视养蚕

  • 文章人工改導使蠶平面吐絲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5期  作者:丁仲涵  出版时间:1991-11-20
    关键字: 平面吐丝 全国杰出青年 养蚕

    丁园园丁 丁仲涵舍间世代务农,对养蚕列为副业之一,蚕之结茧,出自天然,百年来并无变迁,近年都以人工改导,蚕不能结茧,而改为平面吐丝,可谓巧夺天工,兹抄录报载记事片段,以飨读者,天下文章一大抄,幸勿见笑。好在本刋并无稿费,可免赚取酬金之讥。囘溯养蚕结茧过程,最古老之工具,系将稻草去壳存芯,整把在腰间捆扎,上下端散开成帚状,俗称山帚(文言称簇)专供饱食桑叶之蚕儿,准备上山吐丝作茧,嗣后有人发明以硬纸版制成小方格如蜂窠状,以代山帚,每格仅容一蚕,使各自安心吐丝

  • 文章勤耕耘是收穫的不二法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3期  作者:本會名譽理事長陸潤康鄉長 珊瑋  出版时间:1997-07-20
    关键字: 耕耘 务实 种田 养蚕 同乡会

    際此炎炎夏日、鳳凰花開的季節,正是莘莘學子們踏出校門步入社會的時刻,也是生命中重要的轉捩點。如何在浩瀚的職場中掌握契機,最需要的就是歷練豐富的鄉長們,將他們數十年來寶貴的人生經驗,傳薪給青年人。本鄉訊青年園地版有幸承蒙本會名譽理事長陸潤康先生同意並關愛,將幼年時在家鄉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世事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相信對心情焦躁的青年人,有若醍醐灌頂,對未來的生涯規劃,助益很大。

  • 文章我邑的綢業(續)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54期  出版时间:1975-06-15
    关键字: 丹阳 绸业 养蚕 缫丝 绸产品

    所以蠶戶往往將桑葉挑回後,仍暫時放在袋內,等用時再行倒出。好在江南從淸明至小滿一半個月之中,桃花雨季節已過,難得有繼續下雨幾天的事,如遇霪雨連綿,則添了蠶戶不少的麻煩。育蠶最要緊的是食料,卽桑葉,桑葉於小滿時採取後,經過三個月之時間,便又長的很好,簡直和小滿以前沒有兩樣,好在科學發達,可用藥水消毒,將室內蚊蠅全部消滅,窗門上釘上紗門紗窗,自白露起,再養一場秋蠶,據有經驗的人說,秋蠶和春蠶一樣,成績很好,可是在我們家鄕,除正則女校蠶桑科在抗戰以前試養過,其...

  • 文章桑葉棗及其他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36期  作者:海峰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桑叶枣 桑椹 养蚕 绫罗绸缎 桑树

    桑叶枣,外地人叫它桑果,学名则称桑椹。这种果实在南方是很多,也没有人当它为水果,只有种桑的人家或少数人到桑围里摘食,不过是好玩而已,绝对没有把桑叶枣摘来当水果贩卖的,不似现在的人,把它形状得如同「仙果」,还高价出售,说它能补血益气,滋阴壮阳,养颜美容等夸大不实的宣传。不过桑树的身价是相当高的,效用也相当广的植物。因为桑叶是唯一能养蚕的最好饲料,蚕能吐丝做茧,茧能抽丝,丝能织出绫、罗、绸、缎的布料来,这些布料是做衣服的最高级品,也是最漂亮的布料之一,丝还能

  • 文章顺德的养蚕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3期  作者:王杰謀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采桑养蚕 养蚕女 地方风俗 顺德

    的,非常有趣的习俗。顺德的女子,由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观念的影响,认为结婚生子是女孩子的丑事,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因为该县富庶,谋生容易,养蚕又是适合女子的工作,所以她们养成鄙视男人的高傲性格,和自力更生的独立能力。她们以养蚕抽丝纺纱织绸的工作来维持她们和家中的生活,她们宁愿一辈子不嫁丈夫,把美好的靑春和锦绣的年华埋葬在养蚕的屋子里(顺德人称这种处女们所集居的地方为「姑婆屋」,是男人们不得擅入的「禁地」),这些屋子是养蚕女们筹款建造的,由于「蚕虫」被人们视为

共26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