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养生文化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長在深閨人未識」的風水寶地(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4期  作者:盛鑫夫 出版时间:2010-05-10
    关键字: 象山县 徐福文化 彭祖 修行遗迹 养生文化

    创建象山养生文化的始祖。唐代象山立县时,县治就设在彭姥村。二徐福出生于战国时期,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齐(山东)瑯琊人,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说他是(江苏)盱眙人。也许是慧眼识宝,相见略同,徐福在遍历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各地的大小岛屿后,偏偏认定了象山为他心目中的蓬莱仙境,在彭祖彭姥养生处「隐迹两年」。徐福三十六岁时上书秦始皇,自告奋勇愿去东海蓬莱仙岛寻觅长生不老之药。二见秦皇时,索要三千童男童女和良种百工,已存觅地自存之异志。到象山时,徐福已四十

  • 文章漫談氣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李樹猷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气功 中华文化 养生 功效

    年来海内外报章杂志,时有「气功治病」,或教气功之类的广告,而民间对学习气功的兴趣,也渐见提高,可是大家对「气功」这个新鲜的名词,或许仍不尽了解,将问「气功」到底是什么玩意?眞的能治病吗?练习气功对身体会有那些裨益?这都是极待知道的谜底,本人硏习气功已有数载,拟藉本文介绍一些气功的基础常识,以供大家的硏究参考。一、气功是中国固有文化的菁英中国人的保健之道,除提倡「节饮食、愼起居之外,主张对身体要经常劳动,所谓「戸枢不蠹,流水不腐」的原理,对精神要保持宁静

  • 文章漫談山西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8期  作者:方聞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山西醋 醋文化 养生保健

    世人常言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又說五味俱全:甜、酸、苦、辣、鹹。是七事、五味、皆有醋,乃食物調味品也。我山西省素盛產醋,人善釀醋,常譏笨人爲「非做醋的好手」。而所產者味美價廉,遐邇皆知,人人嗜之。外省人輙以「老西」代稱,鄕人惡之,而原無惡意,其實山西產醋,醋以山西名。而山西醋特好,因之人多以此雅號常掛嘴邊。名地出名產,相得益彰。淸季晉省有諺語:「山西有三寳,煤、鐵、祁寯藻。」現可改稱「山西有三寳,煤、鐵、醋罎子。」同爲鄕邦之光。茲見在美...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7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热河通讯 保健养生 文化遗产 故乡

    ,更是我们后辈乡亲値得效法学习的榜样。热河省由于地理环境因素开发颇早,对于人类文化遗产贡献很大,如何善为利用保存,实为重要课题,本刊特予阐述「发掘乡土宝藏保存文化遗产」及「漫谈建平文化遗址」,均具有知识增进与仔细探讨的价値,在医疗保健养生方面,葛理事长建埔乡长的「台湾植牙进入新纪元」,赵伯良乡长的「健康养生之道——灭酸」,对乡亲们身体保健养生方面提出人体酸性化是现代人百病之源的警语,谈到乡土风情之回顾,苏日新乡长的「塞罕坝与乌蓝布统」,高世荃乡长的「浅介丰宁

  • 文章白居易的社会背景及养生之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孫菊園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白居易 社会文化 养生

    时代文人和妓女的交往之深。这不是个别或少数诗人的嗜好,而是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就如魏晋时代知识分子好喝酒、好吃药一样,唐代文人则好狎妓、好冶游。它和宋以后程朱理学薰陶出来的伪道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裏唐代吏议较宽固然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唐代文人在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特气质和心态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态支配下所发生的文人和妓女间的普遍交往,给唐代诗人提供了一种别有情韵的生活,并极大地丰富了诗人们的感情体验,激起了他们创作的冲动

  • 文章(特载)酒文化与药酒养生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黃亦錫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酒文化 药酒养生 医疗保健

    ·1999年[2] 《皇帝内经素问译解》第114页·杨维杰·乐群出版公司·1978年[3] 《国学基本丛书—白虎通义》第254页·故宫博物院。[4] 《酒文化与药酒养生》第213页·李志刚·台北大作文化·1999年[5] 《天工开物》第413页·明·宋应星·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5年[6] 《本草纲目》第892页·明·李时珍·天一图书社[7] 《酒文化与药酒养生》第214页·李志刚·台北大作文化·1999年[8

  • 文章不思八九 常想一二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8期  作者:張文斌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文化艺术 养生之道 心态 名联 健康

    古今许多吟咏养生之道的名联佳对,既给了我们艺术享受和丰富的文化营养,又指导了我们的养生保健。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自书在江苏兴化老家厨房的门联是「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此联说明了他常吃蔬菜粗食,常饮天然清洁之水,饮食清淡,益于健康。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曾撰写过这样一对养生名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眞为却病方。」此联与《养生格言》中「节食以去病,寡欲以延年」的养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著名作家冰心九十四岁时曾给某杂志社撰写了养生妙联:「事因

  • 文章晉謁鄉賢楊世煥大師紀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1期  作者:劉志儼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杨世焕 气功 医疗养生 思想文化

    瑞金 劉志儼退休閑居,神情懶散,爲彌補運動之不足,乃逕行勤練太極拳、外丹功、長壽氣功、香功等功法,以裨益身心健康。幾年以來,練功迄未中輟,惟功力成效則未見彰顯甚感納悶。一日與老同學某某兄談及,承其不棄,除鼓勵繼續勤練功法外,並賜寄智能氣功大師楊世煥鄕賢有關氣功講座作品,展閱之下,覺其內容實用,文筆清暢,可讀性甚高,於是乃欣然鑽硏修習。楊大師「氣功講座」作品,係以生物觀點及物理現象爲立論基礎,以深入淺出手法,分類申論氣功之作用,並以道德爲修持氣功之根本,亦...

  • 文章雲南最美鄉村—江東銀杏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0-12-25
    关键字: 江东银杏村 文化内涵 腾越文化 新农村建设 银杏保健养生

    江东村位于腾冲县北部,距县城三十五公里,隶属固东镇,国土面积三五·四二平方公里,人口三千七百四十七人,全村有银杏一万多亩三万余株,因保存有一千余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银杏又被誉为银杏村。据考证,明洪武初年,江东先祖从四川到腾戍边,或许是深受征战之苦,取休养生息之意,在房前屋后和庭院里种下了许多故乡的银杏,以此来怀念故乡,历六百余年之发展为今天的江东村。因受中原文化、腾越文化的熏陶,江东古银杏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被誉为「健康树」、「养老树」、「和谐树

  • 文章南宋大诗人陆游养生诗话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戴建中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陆游 养生之道 诗意情怀 传统文化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勤于创作,注意强身健体,虽历经忧患,年老了还是「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独明」。他活了八十六岁,是我国历史上长寿诗人之一,他有什么养生之道呢?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十常」:常咏诗:陆游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词,传世之作即达九千三百余首,是我国古代诗人中诗作最多的一位。他擅长吟诗咏词,写有大量情辞俱佳的优美篇章,常以吟诗养生、袪病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