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养德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今贤人论养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2期  作者:劉伯強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古今圣贤 养生

    鉴古知今,从古今贤人对「养生重在养德」方面的名言,列举数点只要稍加释悟,会收举一反三之效。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阳阴,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全道。」这是『黄帝内经』所传的养生之道,是我国最早的以养生精辟言论。孔子曰:「仁者寿」,大必得其寿。「仁」是儒家养生学说的最高思想境界,「仁」者「」也。一次鲁哀公与孔子论「人寿」问题,问孔子「知者寿乎,仁者寿乎?」答曰:「知者乐,仁者寿。」孔老夫子将自己以「仁」为核心

  • 文章王忠铭的养德之道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王裕芳 出版时间:2008-11-15
    关键字: 道德 慎独 寡欲 养心

    孔子说皇天无亲,惟是辅,所以人要修己才能治人,所以儒家自孔子之后,便建立起一套以治国的制度。人要如何去修己而达到治人之境界?那就是要养德。太子少保礼部尙书定安王弘诲忠铭公读的是儒家的典籍,也是孔子的后学者。他的为学也是学做圣贤,要学做圣人就学修己才达到治人之域。因此,他要做善工夫,人要由内在的修养寡欲工夫和外在修养慎动工夫,才能达到于至善的境界而到圣域成圣。人人皆可为圣人,人能养德则为君子,不能养德则为小人,所以君子和小人之别,圣狂之分就在能否

  • 文章胡氏家訓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胡天放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胡氏家训 传统美德 修身 学者观点 为人准则

    在二〇〇六年农历二月十一日是本人七十虚岁古稀生日,阖家团聚,在一起共餐,并作家训如下:祖宗遗训,做人清白。敬老爱幼,传统美。日常生活,勤俭节约。红白喜事,一定简朴。兄弟姐妹,亲密团结。教育子女,兴家之策。低调做人,修身养德。读书明理,提高素质。为人父母,子女样式。邻里朋友,和好待客。诚信处世,不能忘却。集体工作,尽责尽职。与人为善,做人原则。对人有害,心中忐忑。戒烟限酒,切勿赌博。爱国爱家,一等风格。

  • 文章鄉先賢軼聞二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1期  作者:張壽鵬  出版时间:1988-03-01
    关键字: 顾中棠 颜同成 气量 闹市争执 中举 莫逆互嘲

    扒手?伊失金情急,仓卒误认;既属误认,不必追究,纵之去可也。」从者怒犹未息,仍图围殴,失金者骇极,情知误认,瑟缩跪伏顾二爹足下,哀求救命。后经顾二爹婉词劝谕,从者始怒气平息。失金者叩头谢恩,仓皇离去。由是顾二爹之度量德养,倍受鄕党钦敬,其名益著。颜同成先辈颜同成先辈为清末秀才。与其老友某相处莫逆;然见面辄互相嘲谑不已。一日相遇,友某曰:「颜某,即以汝之臭文,狗屁不通,亦能考中秀才,岂主考大人瞎了眼睛,或者阅卷时根本未睁开眼睛耶?」颜翁冷笑曰:「是也,主考大人

  • 文章(藝文與隨筆)敬老尊賢!百感交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1期  作者:莊市人 出版时间:1996-10-10
    关键字: 敬老 社会风气 伦理美德 假药 保肺

    ,仍如往昔,三代同堂而居的家庭,所占比率极高,祖父母级的长辈,仍然受到尊敬,家家户户都有长辈,彼此尊敬,蔚为风气,即使儿孙们男婚女嫁分居,多亦就在附近,互相有个照顾,彼此也不会寂寞!不过,也有其缺点的一面,老人们精神固然获得了满足,恒占百分之八十的老人,钞票实在不够用,尤其是老年人病痛多,农民们看病要自己拿钞票,负担沉重,我接触到几位老年人,有病就「拖」到购些成药吃吃,由之,小病变大病,待病情恶化需动手术,如或在偏僻鄕下以及离海小岛,眞是难以处理,而这

  • 文章養而不教會影響心理(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王子平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家庭教育 心理学 教养方法 品德培养 情绪控制

    什么,儿女同样会爱好,此乃习以为常的缘故,很难改变。所以教孩子,最好是潜移默化,教以做人的道理,纵使碰到不合理的事,应该分析情理与是非,详细解说,藉以疏导孩子的思想行为,才不致误入岐途。一般来说,情绪会左右父母对孩子的管教态度,而父母管教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气质。在充斥暴戾空气,色情泛滥。欺诈虚伪。贪赃枉法,暴力议事,争名夺利的社会,更需要与孩子多交谈。古云:「人若学好,越学越好,人若学坏,越学越坏」。这是必然的事,宜多注意。如果大人们牢骚满腹,气愤不平。孩子们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