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兴农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昔日省城创业 而今回乡兴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12期  作者:郭承豪  出版时间:2001-12-10
    关键字: 创业 兴农 农业 东阳

    三十二歲的歌山人郭衛紅,在東陽市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政策感召下,懷著滿腔熱情,決心爲故鄕發展高效農業貢獻力量,於是他協同沈樂平、周良等志同道合者,於二〇〇一年四月三日,邀請浙江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系主任徐立幼、園藝系張放、畜牧系陶岳榮等敎授,組成了一個聯合考察團,奔赴橫錦庫區考察原西坑口村的大片閑置土地,通過充分論證,認爲西坑口村興辦生態農業得天獨厚:國家爲了扶貧,己全部安置西坑口村移民;這裡保存著原始的青山綠水,極少污染,由於交通不便,人爲的干擾...

  • 文章刘邦兴农策略与我国传统农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1期  作者:孫啟善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刘邦 兴农策略 农业体系

    高能同步发育栽培技术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及省、市政府丰收奖、科技进步奖、重大科技成果奖和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专案赞助。可见汉农业技术古为今用,仍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中国耕作栽培技术在两汉时期已十分精细而科学,所以笔者认为我国两汉时期形成的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是科学先进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是我国古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2成形的耕作制度一九五〇年,在睢宁县双沟乡发现的《农耕图》是东汉时期的石刻,反映的是当时农业生产实况。从石刻内容上可以证实

  • 文章兴农山庄退休人员研习吟草

    来源期刊:《江津》 第42期  作者:聶鼎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兴农 花甲 书画 聚会

    ㈠半生劳碌庆赋闲,结伴硏习兴农山;老人聚会乐融融,上课游玩并座谈。㈡兴农山庄风光好,居高临下可远眺;辽阔视野舒胸怀,恬淡飘逸人间道。㈢岳军张久志一同,休闲活动不放松;暂别诸罗孔子庙,寻幽览胜在兴农。㈣岁逾花甲不言老,心境爽朗学年少;身手矫健如往昔,饱食能睡更自豪。㈤人生苦短叹悲秋,心理障碍如毒瘤;劝君凡事莫计较,益寿延年无所求。㈥退休追求第二春,再创清新不染尘;琴棋书画选一项,社会服务不后人。㈦我心如寄悲老怀,夕阳黄昏幕色哀;生老病死何所惧,阴阳道上任去

  • 文章刘邦兴农策略与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上)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9期  作者:孫啟善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刘邦 兴农政策 传统农业 技术体系 形成发展

    提要:刘邦初起丰沛后,出师秋毫无犯,灭秦约法三章,实行轻徭减役,使他深得民心,消灭了暴秦、战胜了强楚、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西汉立国以后高祖和文、景诸帝又出台了一系列兴农政策,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国力。两汉始终把「重农贵粟」作为重要国策,采取了九条措施,使农业得以科学的发展。两汉继承了原始农业和列国先秦农业的精华,集大成为传统农业技术体系。使汉代农业在工具改革、耕作制度、水利工程、栽培技术、畜牧兽医、果菜生产等整个大农业都比先秦时期有了突破性进展

  • 文章三洲村農工發展新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三洲村 农工发展 科技兴农 工厂发展 就业问题

    三洲村面临韩江,风光秀丽。全村有四百多户,一九五0多人,其中有农村青年七八0多人。过去因洪涝为患,农田失收,成为县内贫困山村之一。一九七三年,政府帮助村民修筑了三洲大堤。堤内数百亩农田,从此旱涝保收。二00一年农村人平均收入达三八00多元,全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繁荣发展新景象。三洲村关工组长曾金域介绍说,为了立足本村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们引导农村青年走科技兴农,科技致富之路。今年投入培训经费三六00元,共举办水稻、蜜柚、养蟹等实用技术

  • 文章從政五年半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6卷 第1期  作者:王良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昌图 农政 兴农 抗日战争 行政

    称部员。当时伪满号称「三位一体」,人事可以相互交流。农政业务之推动,有时三者合一协力进行。1.兴农社简史伪满时期为便于控制农民之经济及生产,分别于民国二十三年(伪康德元年)十二月七日,设立金融合作社,以县(市)为单位。从事放款、存款业务,以农民为对象。民国二十六年(伪康德四年)七月三十一日,又设立农业合作社其主要业务如下:(1)农产物检查、贮藏、运搬、调制、加工、贩卖。(2)农业仓库之经营管理。(3)农产物交易场之经营管理。(4)各种利用的设施。(5)必需

  • 文章(近代人物)故王倬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王倬华 振兴农业 特警班 调查站主任 脑血管阻塞

    先生河南省洛阳县人,生于民国四年七月二十日(阴历六月初九日)。幼而天资聪颖,及长好学深思,曾考入河南大学农学院肄业,有志致力于振兴农业。値抗日军兴,基于救国赤忱,遂于二十六年考入军事委员会战干四团第一期,学军事于西安。继于翌年转学中央警官学校特警班,习警政于兰州。为献身报国,奠其始基。先生于民国二十九年毕业于特警班,由军委会分发至桂林,嗣调西安等地工作,积功升任中校。民国三十八年随军播迁来台,先任职于国防部保密局,继调任文职于内政部调查局(后改隶

  • 文章「架上金盆」放金光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家乡公益 科技兴农 水利交通 兴学育才 捐资建设

    大埔县洲瑞镇位于县城西南部,周围群山环抱,林木映翠,地形有金盆状,古有「来上金盆」之称。长期以来,当地一万六千多人口,耕耘著八〇九六亩土地,过著半农半工(瓷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洲瑞的大地,面貌焕然一新。二十年来,旅外侨胞情系家山,热心桑梓建设,捐资总额达千万元人民币,对文教、民生、交通、老人会等作出了贡献。如旅外乡贤余达水先生近年来惠捐五十多万元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外,又投资一百万元发展白水磜果林场达五百多亩。洲瑞镇以科技兴农,发展

  • 文章大埔顺兴农庄满园春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大埔县 顺兴农庄 农业经济 顺兴集团 创业发展

    順天時,順地利,順人和,祈求風調雨順順;興大志,興科技,興勤儉,務達莊園永興興。這是由廣東省扶貧農業龍頭企業大埔縣順興種養集團公司董事長鄧延壽親撰的一副楹聯。它用鍍金大字鑴寫在順興莊園大門樓兩旁,金光燦燦,格外醒目。它充分地表達了莊園主人鄧延壽、總經理鄧延光昆仲勇立潮頭,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開拓創業,科技興園的鴻鵠之志。崩崗換成桃花源順興莊園位於湖寮鎭下壢村人造平原,占地面積三五00多畝,南鄰風景秀麗的梅潭河畔,北靠山青水秀的獅子山麓,旁邊省道公路上車輛穿...

  • 文章胜利后复校的宜兴农林科高级职业学校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29期  作者:徐鰲潤  出版时间:1984-03-15
    关键字: 宜兴农林科高级职业学校 复校简史 招生计划

    民国三十五年二月十七日起,在宜兴的江苏省立宜兴农林科高级职业学校及在武进的江苏省立常州中学,同时招考新生,于二月底开学。此为吾宜省立农校战后复校之喜讯也。此次复校得力于张故道镕鄕长之呼吁,胜利之初张鄕长任江苏省府委员兼新闻处处长。据张鄕长生前谈及,彼等在省府第五次委员会议通过了各省校初步调整办法,该案中决定恢复省立宜兴农林科高级职业学校,因为宜兴西北东三鄕稻田果蔬耕作面积广阔,农产品向来外销各省,而西南、东南、正南三面为丘陵地带盛产林木,又境内濒洮湖、滆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