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节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古风腊八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賈默然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腊八粥 腊八节 习俗 释迦摩尼 佛教

    腊」是「猎」字演变而来,古代每逢年末岁暮五谷收藏完毕,人们便去山野打猎,用以祭祖敬天,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为「腊祭」;秦统一全国后,制定历法:将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为「猎月」。猎月最重大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称「猎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又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日子,故又称「成道节」。它的由来也有一段故事: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原是王子,成佛前曾四处寻求人生的眞谛。苦修行多年,后因饥饿难忍一无所获,意欲放弃苦行。一天,他来到北印度人

  • 文章漫談臘月三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2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8-02-10
    关键字: 腊八节 腊八粥 祭灶节 掸尘 民俗

    一、古风腊八节「腊」是「猎」字演变而来,古代每逢年末岁暮五谷收藏完毕,人们便去山野打猎,用以祭祖敬天,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为「腊祭」;秦统一全国后,制定历法,将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我国。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原是王子,他游遍名山大川,寻求人生真谛。一天,他到了人烟稀少的尼连河畔,酷热又累饿,终于昏倒。这时一个名叫苏耶妲(意译「善生」)的牧羊女路过,将所带

  • 文章乙丑臘八粥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1期  作者:馬靜齋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腊八节 腊八粥 诗词

    緬懷粥會哲人遠,遙望金門紀念亭。四二年來百歲日,狄君武又囘西京。釋伽牟尼成道日,家家臘八粥芬芳。蓬萊粥會卅餘載,歲歲平安祝健康。丑牛粥會作東主,十位鄕長意志高。書畫琴聲娛臘八,年年雅會樂陶陶。王字擅長奉化郞,龍飛鳳舞盡文章。腕底筆墨生花筆,蘭馥春秋山水香。行雲流水甬江舟,手上相機景色留;老少紅男綠女笑,大包鹹甜粥香優。松柏歲寒葉永靑,精神矍礫萬年齡。盈堂十二開顏客,虎歲吉祥如意馨。

  • 文章八节与腊八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5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腊八节 腊八粥 传统习俗

    腊」从「猎」字演变而来。在古代每逢年末岁暮五谷收藏完毕,人们便去山野打猎,用以祭祖敬天,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为「腊祭」;秦统一全国后,制定历法:将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十二月,称为「腊月」。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腊八节」又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日子,故又称「成道节」。它的由来有一段故事: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原是王子,成佛前,曾四处寻求「人生的眞谛」。修苦行多年,后因饥饿难忍,一无所获,意欲放弃苦行。一天,他来到

  • 文章春節漫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88期  出版时间:1976-01-15
    关键字: 农历 春节 八节 阴历 夏历

    了几千年,人们心灵上感觉上成了习惯,更重要的是旧历也有它的优点,很多地方是阳历赶不上的。中国古代把一年分为四时八节:春夏秋冬叫做四时;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八节。少昊氏时代,测算日月星辰行动的方法还没有发明,对于这八个节气的日期,只能靠候鸟的行踪来决定。因此,政府特地设了许多官员去追寻候鸟的行踪。燕子以春分来而秋分去,司分的官便叫做玄鸟氏。伯劳以夏至鸣而冬至止,司分的官便叫伯赵氏。黄莺以立春鸣而立夏止,司分的官便叫做靑鸟氏。锦鸡以

  • 文章臘八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99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78-01-20
    关键字: 腊八粥 佐料 腊八节习俗 无锡 台湾

    過去故鄕在陰曆十二月初八,不論城鄕,家家戶戶都吃臘八粥,一般人的說法,吃臘八粥是消罪過的,因爲每個人難免不狼籍飯米,暴殄天物,都是罪過,吃了臘八粥就可消去這種罪過。臘八粥的做法,考究與否,大有不同,普通或較爲貧苦人家煮的臘八粥,只是和菜粥差不多;考究人家煮的臘八粥,就不一樣了,他們化錢很多,臘八粥裏至少要放進八至十六樣佐料同煮,這中間,有蓮子、大栗、火腿、紅棗等各種價値昂貴的東西。據說,在前淸時代,宮廷裏對吃臘八粥,很爲鄭重其事,皇帝特派王公大臣在宮中的...

  • 文章八节的三种传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4卷 第1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12-01-10
    关键字: 腊八节 腊八粥 添福增寿

    二〇一二年一月一日为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按照我国民俗,此日民间有吃腊八粥的风俗习惯。那么为何要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吃腊八粥呢?据了解,我国民间吃腊八粥有三种传说。第一种传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

  • 文章歲時習俗話臘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5期  作者:雅言 出版时间:2002-02-10
    关键字: 腊八节 祭灶节 小年 风土习俗 祭祀活动

    古代祭祀,春烝秋尝,冬日的祭祀则称腊祭。今日的腊八节,祭灶节皆从古代的腊祭演化而来。㈠古代的蜡祭与腊祭先秦时期,祭祀活动频繁,崇祀祖先要祭,对山川河流等自然神只也要祭,春、夏、秋、冬,祭祀的名称不同而活动不断。其中冬季有两个重要的祭祀——蜡祭和腊祭。蜡,音乍。蜡祭是岁终对八位农神的祭祀,《礼记·郊特牲》云:「天子大蜡八」。郑玄注:蜡祭有八农神: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此八神皆与农事有关。先啬是造田者,即神农,列蜡祭之首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