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八旗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杭州旗營掌故(下) 轉載一士類稿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11期  出版时间:1986-11-10
    关键字: 杭州 八旗 掌故

    (湖山之秀,汇于西城,吾营尽占其胜。吾师王梦薇先生每入营必低徊忘返,尝题柳营八景,曰梅院探春,倚园消夏,西山残雪,南闸春淙,吴荡浴鹅,井亭放鸭,仓河泛月,花市迎铠,并绘图征诗,一时传为美谈。)修筑东西两岸隄,争输鹤俸覆香泥。小桥官柳靑靑外,谁把桃花补种齐。(光緖元年八旗捐栽杨柳于河岸,傥再间以桃花,当更可观也。)新妆结队过门前,为赴关爷祝寿筵。如此英雄眞不朽,馨香俎豆二千年。(俗称关帝为关爷,五月十三日为诞期,士女多寿之。)参差红烛间沈檀,为赛今年合境安。齐

  • 文章八旗制度八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佟福森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八旗 清朝 满族 努尔哈赤 八旗制度

    满清,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他们能凭著为数仅十余万的八旗兵,征服了拥有一亿五千多万人口,并具高度文明的大汉民族;同时统治了中国达两百六十多年之久;平心而论,无可否认:当时的满族人很了不起!八旗兵很了不起。满族原属中国东北边疆以渔猎为主的部落;秉性率直标悍,善骑射,有组织。狩猎编组习惯上是以共同出猎;每十个人里举一人为总领,称牛彔额真;其余九人各出一箭表示授任给他以为权限;所谓牛彔,就是满文的大箭。后来清太祖努尔哈赤为扩充编制,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一六零一

  • 文章从张垣营城子与新营坊谈清代八旗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3期  作者:張國柱 出版时间:1978-07-01
    关键字: 八旗兵制 历史 清代

    张家口上堡旧都统署附近边路街迤东有营城子、新营坊、上下东营,迤西有上下蒙古营。每个营区约住三四百户,六个营区均设有围墙营门,住户原来都是满洲族,习称旗人。鼎革前,由官家按口发给足用的钱粮,饱食暖衣,无虞匮乏,此乃清代旗兵驻防官兵的特设驻扎区。淸太祖努尔哈赤自建州衞(今吉林省省城吉林市)崛起,平定叶赫乌拉诸部,兼并邻地,以满住为尊号,称满洲汗。与明廷争横,创制满洲八旗: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以色辨别。淸代兵制,肇始于此。约略

  • 文章老兵的話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95期  作者:凌林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军制 清朝军制 八旗 国军军制 学校

    蓝、镶白四旗,是为满军八旗。这个「旗」字却成为满人的代表名词。淸初满人为征服者,全国各地均划地而居,其地统称「旗下」,称满人为「旗」,军队曰「旗兵」「旗营」,女士所穿长袍则称「旗袍」。唯独没有「旗语」不若今日别有用心人士,硬把我国福建省南部所用土语,即「闽南语」作为「台语」,甚至称之为此为台湾之母语。不知把同时来台闽北福州话,粤北客话置于何地?更有甚者,庙堂之上,议会之中,就政治、文化、敎育、宣传、时时兴起「国台语」之争,诚可叹息!此是题外文章,就此表过

  • 文章清朝甲兵之本——八旗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1卷 第1、2期  作者:金振古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八旗 制度介绍 发展历程

    满族形成于明代后期,它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组织成员之一,满族在东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五八三年以后,它的杰出领袖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经过三十多年的战争,统一了女真各个部落。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生产和战争的需要、努尔哈赤创造了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八旗制度。八旗制度的建立,是在女真族生产生活长期发展中而形成的。在女真各部落中,有一种打猎的组织,叫做「牛录」。女真人在围猎的时候,每人各带一镞箭,以九人为一单位,这十人中的头领叫「牛录额真」(「牛录」汉语是大

  • 文章杭州旗營掌故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8卷 第9期  作者:轉载一士類稿 出版时间:1986-09-10
    关键字: 杭州 八旗驻防营 掌故

    书名应并蒋山堂。(王东冷,汉军人,裁汰后敎棋卖字,游四方,书学频罗庵,能乱褚)军帅群钦多艺才。工祺善画漫相推。张成风角翻新学。五两银鸡妙翦裁。(嘉庆八年,将军宏公工棋善画,又精制器,尝以银片翦一鸡,高置竿头,占四方风信,历试不爽。)梅花重补聘名师,敎育深恩大树滋。为语八旗佳子弟,报崇应建范公祀。(将军范恪愼公礼贤下士,剏立梅靑书院,补梅延师,以汉学敎授八旗子弟,至今因之。)英雄原不碍风流,传说元戎艳福修。画罢牡丹春画永,闲凭妓阁看梳头。(道光间将军湘上公善画

  • 文章大淸皇帝簡介(一)太祖努爾哈赤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3卷 第3期  作者:大中 出版时间:1993-03-01
    关键字: 努尔哈赤 清朝 皇帝 八旗制度 金政权

    地方官。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八旗的制度,万历二十九年,只有黄、红、蓝、白四旗,现在又增设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八旗制度。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他的子、侄则是各旗的统帅,称和硕贝勒,或固山贝勒,以后贝勒以下又设固山额真即都统。作为每旗最高的管理人。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在赫阿拉城(今辽宁新宾)。自称可汗,建国号为金。史称后金。翌年号天命。这个政权,就是后来大清政权的前身,努尔哈赤自然的成了清朝的奠基人。在金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營内情實録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3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八旗 编制 挑缺 白丁 死亡

    始终保持其固有的特点,非亲历其境者不得其详。笔者出生于旗营,身历其境,兹就记忆所及,对福州辛亥光复前满族旗营内部各方面情况作一概述。甲、旗营的一般情况(一)编制驻防福州的满族八旗员兵,从北京旗营南迁来闽时,总计不过二〇〇〇余人,连同眷属也只有四〇〇〇人左右。所谓八旗就是八面旗帜,即正黄、镶黄,正红、镶红,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内中正黄、正红、正白、正蓝这四面旗帜是纯色的,至于镶黄旗帜则是黄色旗帜镶上红边,镶红是红色旗帜镶上黄边,镶白是白色旗帜镶上蓝边,镶蓝

  • 文章(耄耋闲话)浅谈清代八旗军制的兴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6期  作者:朱永霖 出版时间:2011-05-10
    关键字: 沈阳故宫 八旗军制 兴盛时期 衰落原因

    沈阳故宫又名「盛京皇宫」,历史学家称之「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所谓「一朝」是指大清帝国皇朝,「两代」是指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皇朝,沈阳又是清朝的崛起兴隆之发祥地,直至今日仍保存和流淌着它的余韵和回响。从日前在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大清盛世—沈阳故宫文物展」,就是最好的例证。八旗军制的特点要了解清代八旗军创制,必须先了解「满洲」、「蒙古」、「汉军」等三个八旗军创制人与时期,方能有助认识,所谓清代八旗军制—「正黄

  • 文章辛亥革命前——旗營內情實錄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8期  作者:伊通甫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八旗火援 秋操 演炮 马政 辛亥革命

    除上述,须提及的还有前锋营的训练,其训练场地所在汤门街中间路东(科举废后,前锋营训练停止,该场所改为八旗桑蚕局。该局每年产丝不少对旗民生活不无少补,辛亥后瓦解),从每旗抽选十人,共计八十人人营练习武艺,培养其冲锋陷阵的本领,以备战时充先锋队之用。参加训练的人要有较深厚的武术功底,训练项目为爬城、跳高、跳宽、举石锁(百斤以上)、骑术等等,俨如马戏团的武功夫,实际上也不适用。训练停止后,这批人被编为八旗消防队(当时名叫『八旗火援』),队所在得贵巷中间路北(即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