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元宵花灯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肆、故鄉懷舊)綿江舊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4期  作者:楊傳霖 出版时间:1983-01-31
    关键字: 祭圣 进香 武昌起义 淘金 元宵花灯 窖藏

    当时颇为光荣,但昙花一现,翌年洪宪帝制即推翻矣。八、元宵花灯农历正月十四、十五两晚城鄕各地花灯,如龙灯、马灯、鲤鱼灯、茶灯等,在各街道沿途表演。十四晚,在水背街、粜米街游行。原在康赵庙前搭戏台,每处龙灯上台表演时,台下左右两旁对着龙灯施放烟火及爆竹,嗣以观众太多,改在万寿宫前河埧上擧行。元宵节晚,则在城外各街道表演,并在赵公庙前台上,对着龙灯一如在康赵庙前,施放烟火爆竹,后为安全计,改在赵公庙后空坪上搭台烧花灯,明如白昼,天开不夜,观众如潮,甚为热闹。九

  • 文章回憶與懷念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黃統鑄 出版时间:1982-06-06
    关键字: 浙江省永嘉县 元宵花灯 淸明祭祖 年糕 压岁钱

    长老公论,可以排难解纷,化戾气为祥和。贫病者获救助,婚丧大事,亲族邻右,共同襄助,农事耕具,互相呼应,互通有无,到处有温暖,凡事皆人情。农业社会,四季八节,时序分明。平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节日欢乐,串联平淡平实生活,节奏和谐。春节元宵花灯閙秋收冬藏,农事了,新年来临,年新衣新鞋新,一片新气象,一团和气,见面恭喜,男女老幼,携香烛,拜佛祭祖,佛殿祠堂,香烟缭绕,人山人海。亲戚互相拜年,春酒招待,礼尙往来。正月十五舞龙灯,老少俱欢腾。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份组合

  • 文章福州人的生死:榮哀續談

    来源期刊:《闽聲》 第28期  作者:瑩侔 出版时间:1968-12-15
    关键字: 结婚 元宵节 花灯 守灵

    福州人的「生荣死哀」已发表于前两期,以临稿匆促,未及详尽,故有续稿之必要。福州人一结婚,堂上即抱孙心切,二三个月之后。如果没有「喜」讯,就会向注生娘娘庙里「请花」,祷吿早生贵子。至元霄节(正月十五日)前,娘家更有送灯(音兴丁同)之举。送灯使者,多用男人,盖以其宜男也。故正月一过,路上可以看到许多男孩子以甘庶挑着各种花灯行走。这十有八九总是「亲家舅(小舅子)送灯」的。送灯之例,每年均有,即已生有男孩之家,希望生的更多,故此例不可断。并且一定要比现有的男孩多

  • 文章閩俗元霄燈節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作者:蘭亭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除夕 元宵 俗谚 花灯

    舞龙灯,省城内布司埕(淸时布司衙门在此)地方广大,每値正月十三至十五,入晚城内外所有龙灯,都集合此地比赛,叫做「九龙相会」,锣鼓鞭炮之声,振耳欲聋,舞术鬪奇争妙,观者人山人海,午夜方散。看灯福州正月八日各样各色的灯都出笼,城内在南后街左右南台则在中亭街一带各店舖所,观者买者络绎不绝。所以家鄕有一句俗谚,叫做「元宵单看初八灯」,因为过了初八各种花灯都被人买之将尽,不足玩赏。菜头灯还有一种灯,为吾闽所独有的,即是所谓「菜头灯」。此灯是以整个萝卜挖空其心,仅剩其外

  • 文章长兴的花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蘇興活 出版时间:1975-02-28
    关键字: 花灯 长兴 元宵 鞭炮 舞狮

    从前太平时节,在元宵前后的一段日子,浙西太湖边上长兴城内灯火辉煌,金吾不禁,鄕下人也多于此时拥进城找亲戚,看花灯。这几天夜儿的各色灯火,把一座古色古香的长兴城,益发粧点得富于诗情画意。家家户户小孩子玩的手提灯儿不说,大人们玩的桃花灯、荡湖船、踩高跷、舞龙、舞狮、………等,都是够人瞧上半天儿。不管那样灯儿,都非常讲究;在长兴都是由纸扎店里的专门师傅巧心设计,不是马马虎虎像小孩子扎着玩儿就了事的。这些纸扎店,长兴很多,师傅们都是当过几年学徒、吃过苦、受过折磨

  • 文章供岁迎春接福赏元宵观看花灯

    来源期刊:《闽聲》 第19期  出版时间:1968-03-15
    关键字: 迎春 接神 元宵 花灯

    香案始行拆除。「灯市」,元宵只看初八灯的流言,因为天气放晴无雨,大家都空此时买灯,出嫁的儿女,娘家要买「观音送子」花灯,赶在士上彩日前送往。因此初八日灯市畅旺,家鄕南后街,中亭街一带,为城台集中的灯市地区,拥满人潮,花灯的式样,纸扎的、草花的、藕丝的、纱布的、薄绸的、争奇鬪艳、精致玲珑,燃起红烛,五光十色,琳瑯满目,红女绿男,欣赏不已。「元宵」正月十五俗称元宵,又曰上元,相沿自唐宋时代,天下升平,官民同乐,所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金吾不禁夜迄今蔚成

  • 文章元宵与万载花灯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18期  作者:王水寶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元宵节 花炮之乡 元宵跳傩 万载花灯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民间,这天夜晚,各家各户,楼上楼下,甚至猪栏牛棚都要点灯,预示新年光明。从正月初七到十五,民间还要玩花灯,称「闹元宵」。元宵节的来历,说法很多。因其是一年的第一个月的十五夜晚,故称元宵。另一种说法是,与道教有关,汉代吕后崇拜「太乙天神」,且太乙天神又对汉高祖有恩,故吕后(即吕雉)于每年的正月十五,举行「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大典。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拥立刘恒为帝,事也凑巧,扫除吕后势力的这一天,又正好是正月十五

  • 文章漫谈元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元宵由来 元宵 元宵志趣 回忆看花灯

    三桥,谓之「走三桥」可以却病延年;并于是夜迎接「紫姑神」,可以问卜终年之休咎。待满淸入关后,元宵花灯,又恢复了旧观,仍如明代盛况,较之金元政治手腕高明多矣!淸人让廉在「京都风俗志」云:「北京元宵节,三街六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分「琉灿、纱纸、羊角等、还有西洋式灯、火燃机发、灯上花鸟人物、堕落如挂、历历分明!同时江南人过元宵,也一样热闹。淸太宗时,每年上元日,到东华门外放灯,亦例不禁夜。有鲍辛圃咏元宵诗:「料丝羊角灿成行,簇帛堆绸锦绣装,岁岁灯棚变新式,鳌山

  • 文章上元佳节逛花灯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劉亮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元宵节 花灯 风俗

    维妙维肖」,使元宵节点缀得多釆多姿。昔日元宵花灯最具代表性的是「土灯」、「纱灯」和「活灯」,每一盏灯都有一个故事,而内容又多以吉利为主。土灯—土灯是泥塑的,再染色上釉,故事角色由二人至三四人,以木板为垫,竖小竹揷置,不设背景,外面也不加玻璃罩。纱灯—纱灯的头面也是泥塑的,塑工非常精细,灯身纸扎作底,以色锦纱为表,这类纱灯以山水树木、花鸟、鱼、虫、亭台楼阁为背景,外罩玻璃。活灯—活灯是一种活动的灯,也像走马灯式绕场进出,人物动作如擧手投足,敲铙打鼓,非常酷肖。这些

  • 文章彩灯耀目闹元宵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8期  作者:磐石  出版时间:1981-02-01
    关键字: 春节 民俗 元宵节 花灯 猜灯谜

    系用十二根木撑着,龙身金麟片片,眼睛光芒耀人,大嘴能吐出淡水,喷成云状,满街异香,眞是别出心裁,花样百出,令人称奇不已。尤其是,街衖巷里,或提或拉着花灯,皆以龙、虎、鸡、狗、火炮、飞机、坦克等为形,内面燃着烛火,点点像天上星星,耀眼夺目,煞是奇观。台省电力发展甚盛,各城市鄕鎭都有电灯,每到元宵节依照当年生肖制成人物,敍述故事的电动花灯,像猴年故事以水濂洞、狗年是义犬救主,龙年则为长坂坡子龙救主等花灯。例如蛇年,电动花灯之画面,编制白蛇精被法海和尙扣禁雷峯塔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