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儿歌与童谣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遥忆八十年前家乡的儿歌与童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2期  作者:林中人 出版时间:2011-01-10
    关键字: 八十年前 儿歌童谣 毛毛雨 月亮菩萨 可怜的秋香

    距今八十年前,不才六足岁启蒙入家乡小学。髫龄不识文墨,却对儿歌与童谣已能朗朗上口了。事隔八十载岁月,垂老仍未稍忘,亦人生乐事也。儿歌与童谣的文词在当时不知所云,如今凭记忆拼凑起来,确也值得回味,尤其偶以乡音押韵,真的别饶风趣。一、毛毛雨(儿歌)毛毛雨,下个不停。微微风,吹个不停。微风、细雨柳青青,哎呀呀,难为情。(末句三字,传神之至。)二、可怜的秋香(儿歌)暖和的太阳,太阳呀太阳,太阳你曾记得?照过金姐的脸,照过银姐的衣裳,也照过少年时候的秋香,金姐妳

  • 文章临海的儿歌与童谣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7期  作者:陳致遠 出版时间:1983-07-10
    关键字: 临海的儿歌 童谣 临海土话 乡音

    儿歌与童谣,各地都有,各具特色,各领风骚,有雅、有俗,多能雅俗共赏,流传千古而不替;可以占民情,可以卜风俗,似亦颇有硏究之价値。笔者离鄕背井,至今已历数十年,平日只说国语,不说土语,而在台长成之儿孙,只会国语与闽南语,对本籍之临海土话也是一窍不通。是以鄕音久疏,而欲一聆家鄕之儿歌与童谣,更是奢望。家居闲来无事,与内人左思右想,居然也想出了临海的儿歌与童谣共达十余首之多。兹特胪列于后,俾供诸鄕亲及同好者之囘味与参考。一、一根紫竹直袅袅,送予宝宝做管箫,箫儿

  • 文章中原豫北儿歌童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韓貫一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儿歌 童谣 月亮歌 后娘歌 生气歌

    童谣路没草,钱不串,光緖只怕三十三。注一:路没草指铁路。钱不串指铜板。光緖只怕三十三指光緖三十三岁。月亮歌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出来晃一晃,平长谷堆落,月月看初八,十五十六两明似烛,十七十八,人定月发,二十峥峥,月出一更,二十二三,月落正南,二十五六,月落日出。交九歌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揷柳,七九凌开,八九燕来,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庸医歌走一坡,又一坡,新坆没有旧坆多,新坆都是我看死,旧坆吃的是我家父药。不孝歌麻野鹊,尾巴长

  • 文章月光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儿歌、民间故事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3卷 第4期  作者:鄭弼儀  出版时间:2005-10-31
    关键字: 《异物志》 广东童谣 广东儿歌 《广东民间故事集》

    前言清代学者屈大均说「粤诗始于杨孚」,因为东汉时番禺人杨孚,曾将岭南特产分门别类,著成「异物志」,为全国第一部地方物产学术专著,由于其内题目均用韵文撰写,读来朗朗上口之故。而当时民间随口传唱的歌谣,则有歌颂交趾刺史贾琮,以及苍梧太守陈临政绩(请参考广东文献第卅二卷第一二八期「汉代岭南文化盛事」),其内容即逐渐衍变成为民间故事。所以说,我们岭南文化借由「诗」的韵文传播,其历史亦久远且丰富;迄今诗家甚多,笔者未敢斑门弄斧,谨就较浅的民间童谣儿歌、故事来做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