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雅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將風標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77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孙震 “大将风标” 诞辰 忠勇 儒雅

    的。我说这些话,是指明我对于孙先生的祟敬,自信有其深度,并非泛泛之词。我对于孙先生的整个映像,是「大将风标」四个字,大将风标的具体表现,则拟规纳为忠勇、儒雅、谦诚、淡泊八个字。我在大学原习师范敎育,但生逢国家内忧外患,穿上军服却先后十几年,追随或认识军中人物甚多,而心目中使我祟敬的「大将风标」有朱绍良先生和孙先生两位。其他具有这种风标的人一定还很多,恕我体认不够,无从说起。朱绍良先生之大雅雍容,我曾撰有「朱绍良先生年谱」(商务印书馆出版),有所引述。现在一谈孙

  • 文章兩浙人英傳㈨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9期  作者:章乃羹梅先 出版时间:1985-09-10
    关键字: 浙江先贤 名哲传记 儒雅 王充 宋濂 虞翻 阚泽 顾欢 黄溍

    雅儒王充 字仲任,後漢上虞人,少孤,鄕里稱孝,旣長卒業太學,師事班彪,好博覽,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嘗游市肆,閱所賣書,一見輙能誦憶,遂博通百家言。歸鄕敎授,仕郡為功曹,以數諫諍不合去。充好論說,以為俗儒守文多失其眞,乃閉門潜思,著「論衡」八十五篇,破經傳宿疑,解當世盤結,同郡謝夷吾上書:薦充,肅宗特詔公車,徵不行,復作「養性書」十六篇,永元中卒。虞翻 字仲翔,三國吳餘姚人,少好學,有高氣,年十二,客有侯見兄者,不過翻翻追與書曰:僕聞琥珀不取腐介,磁石不受曲...

  • 文章鄉先生何涵旭蕉公小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7期  作者:竺桂良 出版时间:2006-06-10
    关键字: 何涵 移风兴教 承志堂 何恭房 儒雅

    象山西鄕儒雅洋村有何恭房,主人何涵(一八四五~一九二三),谱名开昕,字旭蕉。幼而颖悟,孝事二亲,与兄源悌友。清同治二年(一八六三)登副贡,选授桐庐县教谕,目睹吏治疲沓之风,官场夤缘之习,毅然辞职还鄕,以兴教移风为己任。输款海防,议叙内阁中书,不求仕进,鄕居敬老字幼,排难解纷,扶弱抑强,不避嫌怨。清末,欧风东渐,推行新政,革科举,兴学校,提倡男女平等。何涵以兴教为己任,勇倡风气之先,于村侧创办广志女子完全小学。新建校舍两幢,特聘宁波技工建西式礼堂与教室

  • 文章蒙顶山与儒雅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7期  作者:孫茂煥 出版时间:1996-06-10
    关键字: 蒙顶山 儒雅洋乡 天寿寺 象山文化

    十月初一登蒙顶,奇观日月并同行。佛国天寿华藏殿,云雾香茶留客心。蒙顶山是浙江沿海的名山之一,屹立在象山半岛西部儒雅洋鄕辖区,因春夏常有云雾蒙顶而得名。海拔五八四•九米,素有「登蒙顶而众山小」之说,又称「象山屋脊」。山座十余平方公里,山顶有四个并列山峰,宛如一对双峰骆驼先后向无际的沙漠奋进。人们陡登山峰,群山拜在脚下,都像恭敬孝顺的儿孙,逗人喜爱快慰。站立顶顚,视野豁然开朗,心旷神怡。举目山外环水,周视茫茫大海,船只逡巡其间,「孤帆远影碧空尽」,身入胜境

  • 文章歐陽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9期  作者:伊珍林供稿 出版时间:1996-08-10
    关键字: 欧阳桥 诗词 乱石拱桥 淡港溪 儒雅洋村

    欧阳桥,座落在儒雅洋村北西沙岭脚。源自蒙顶山南麓缘溪,于隔溪张与源自棋盘岩西侧的溪水汇合后,名淡港溪,自南蜿蜒而北,经此沿夹谷流向淡港入海,欧阳桥横跨溪上,旧时为县城去西鄕的重要通道。这里两岸双峰夹峙,山峦起伏,竹木茂密,使人有天地狭小之感。据宋宝庆《四明志》载:「陈雅阳桥,县西三十里」明成化年间,同知欧阳懋署象山县事,途经这里,适遇鄕人修桥,遂改儒雅洋桥为欧阳桥。并即兴赋诗一首。欧阳子过欧阳桥,千载奇逢在圣朝。潮涨东溟连渤海,峰高西岭通云宵。隔林啼鸟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