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是非分明·羣而不黨的余家菊先生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5期  作者:陳克誡  出版时间:1985-04-10
    关键字: 余家菊 教育 儒家

    见诸实行的。即在今日,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理想。这应当是余先生对国家的重大贡献之一,也是余先生生前觉得可以自应的一端。以儒家思想扬孔门哲学余先生自己承认,他早年提出的敎育原理,是含有孔门思想的(见:孔子敎育学说),亦即是儒家的思想。他认为所谓儒家思想,主要就是仁学。「仁是一种心意活动、仁的心意,是眞挚的心意,亦即眞挚的实践心意。心意须正直无私,以敬存心,以恕待人;不计私利,顚沛造次,不违于仁,含有爱的活动。」因此,余先生除有「仁者无敌」的专注外,并曾出版,「复兴

  • 文章尊師重道·作育人才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孔子诞辰 尊师重教 儒家精神 教育

    九月二十八日是至聖先師孔夫子的誕辰,也是敎師節,民國六十九年九月二十八日,蔣總統在與資深優良敎師會餐時致詞說:「我們把敎師節定在和孔子誕辰紀念的同一天,其意義除了紀念偉大的至聖先師,藉此表揚所有敎師們崇高的貢獻之外,更在强調要傳承以儒家學說爲中心的我們民族文化,加以發揚光大,實是我們敎育的基本目標。」因爲敎忠敎孝,這是儒家學說的精義所在,國家圖生存,民族求發展,就非人民能爲國家盡忠,民族盡孝不可,是以孔子之精神與力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歷久彌新,甚至被...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巨著。其应用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知易

  • 文章心灵改革与儒家思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汪漁洋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孔子 教育 法律 荀子

    今后岁月里,长此下去,犹存关怀忧虑之思。敏感者,认为此地为不可住的地方,设法迁往国外,以谋安定。而国际人士对我不免有所鄙视,投资,观光裹足不前。百姓为之震撼;政府为之忧心。法律者人类行为规模之一,治乱世用重典,固属必然措施,但歹徒逃之夭夭,逍遥法律之外,无从加施,正由此可见道德规范,宗教规范较法律规范为周然,法律规范往往落空。儒家的荀子说:礼禁于未然之前,法施于已然之后,礼禁于前即教化于前,法施于后亦即处分于后。李总统倡行心灵改革之呼吁,即是教化于未然之前。看

  • 文章武炳章先生傳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趙尺子 出版时间:1971-05-01
    关键字: 武炳章 教育 儒家 经学 理学 人物传记

    東北九省接受中原文化,約有三期:第一期爲殷周,箕子東遷,擧族以赴,此爲殷商文化移入東北之始,不徒河,孤竹殆其留裔,紅陶黑陶乃其遺存。而伯夷、叔齊遂以聖稱於史,此爲殷商文化的輸出。極公北伐、漢、隋、唐東征,其軍民自當移殖東北,此爲漢文化的輸出。遼金入關,徽欽北狩,元明取士,皆讀四書,耶律楚材的相才,周遇吉的將節,此爲第三期的成果。但宋明理學的傳入東北則始於同治年間朱顯庭、陸翰章兩公以朱陸王全書供武子彪先生研讀,先生因而成爲宋明理學在東北的傳人。先師武先生諱...

  • 文章儒家教育思想與我台灣經濟發展之關係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43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儒家教育 家族制度 人人平等 儒家六艺 台湾经济

    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其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巨著。其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易知易行,所以儒学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