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家经典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語各篇篇旨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5期  作者:吳延環 出版时间:1989-02-06
    关键字: 论语 儒家经典 孔子

    前言論語行文是語錄體,所有篇名,亦多用首章首句「子曰」下前二三字,故未深入研讀之人,多謂其雜亂無章。梁皇侃在其義疏中有言:「此書之體,適會多途,皆夫子平生應機作教,事無常準。或與時君抗厲,或共弟子抑揚,或自顯示物,或混迹齊凡。問同答異,言近意深,詩書互錯綜,典誥相紛紜,義旣不定於一方,名故難求乎諸類。」民初神童江希張在其「四書新編」中則謂:「四書以本係雜記,其分篇者,亦毫無標準,毫無原則。」時人王靖之兄在其「論語通議」中也說:「論語一書,本爲孔子與諸弟子...

  • 文章黃國璋鄉長八五壽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若佛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范蠡 儒家经典 理财

    在我辈幼小的记忆里,中原伊洛地区,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贴对联,一般农家多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或「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等吉祥话。街市上作生意的门联,则有所不同,印象最深刻的有:「生涯不让陶朱富,货殖何妨子贡贤。」「洪范九畴先言利,大学十章终理财。」前一联所提的陶朱公就是范蠡,子贡是孔子的高徒,名端木赐。巧的是他们两位被商业界推崇的典型,都是我们河南同乡,足证中原地区自古就有经营方面的大贤。后一联则说明儒家的传世经典(四书五经

  • 文章學而第一(「論語」凡例之一)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07期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儒家经典 朱熹 孔子思想

    论语》为儒家经典之一,记载孔子及其学生之言行;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学生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等纪录,为研究孔子思想之主要资料。东汉(公元二十五年至二二〇年)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淳熙年间(公元一一七四至一一八九年),朱熹更列《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为《四书》。历代注释《论语》著作极多,例如:何晏《论语集解》、邢昺《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近世外国学者也不断出版有关《论语》之著作,例如:英国学者理雅各(James Legger)《中国

  • 文章儒家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儒家思想 儒家渊源 理学研究 儒家经典

    一、儒与儒家一、儒—儒家以孔子为祖,但「儒」的名称却是先孔子而有的。周礼说:「儒以道得民」,儒的名称始见于此。什么叫做儒?儒即礼经之所谓君子,而君子又是士人的学德可佩者的通称。二、孔子生平—孔子从十五岁起就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学成,到了五十二岁始以大司寇的职位辅佐鲁定公,五十五岁辞官而去,周游列国,十四年后,回到鲁国,删定六经。他死后,门人集录其言行为论语二十篇,这部书,便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经典。三、儒家甲、儒家的兴起—相传孔子的门人有三千之多,而品学俱

  • 文章西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張載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西铭》 儒家经典 作品原文 原文赏析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渾然中處。故天地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大君者,吾父母之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聖其合德,賢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顚連無告者也。於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知化則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爲無忝,存心養性爲匪懈。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不弛勞而底豫,舜其功也...

  • 文章《禮記·學記》的教學理論與教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8期  作者:廖光厚 出版时间:2015-02-15
    关键字: 儒家经典 新式教育 《学记》概说 教学历程 为师之道 教学方法

    礼记》乃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为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今本含、等四十九篇,大致为孔门弟子及其再诸后学所记述,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状况,儒家学说及文物制度之重要文献,为其中之一篇。郑玄目录记:「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本篇谈亲师敬业,是学者初入学时不可不知的事,比较大学所谈深奥的理论方法,更切于实用,为我国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施教张本之一重要依据。清季八国联军陷京师,辛丑和约成立后,国内反清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清廷深感非改革不足以挽回颓势,乃于

  • 文章學而第一(「論語」凡例之二)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08期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儒家思想 经典解读

    接(二〇七)期▲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說:「領導有千輛兵車的大國,處事兢兢業業,而且要講求信用;善用資源,而且要愛護人民,在適當時候才使用人民。」▲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孔子說:「年青人在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別人。不但要謹慎,而且還要守信。不但要愛護眾人,而且還要親近有仁德的人。付諸實行後,餘下的心力應該用來學習文學。」▲子夏㈠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 文章「論語」之「鄉党第十」(中)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22期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经典摘录 儒家思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攡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一)、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蔬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雖然有最好的食物,不會吃得過飽。雖然有最好的肉,不會吃得過飽。食物霉爛發臭、魚腐了、肉壞了,不吃。顏色難看、不吃。氣味臭惡,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是吃的時間,不...

  • 文章中華人文的核心——恕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恕道 宽仁之道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理学经典 佛学经典

    交流感通并传诸久远,发挥累积经验,用以教化众人的巨大功能,可谓得天独厚,无与伦比。加以双手万能,得乎心而应乎手,无往不利。孔圣的一贯大道,曾子体会为忠恕,依照古人的解释是:「尽己之谓忠,推己及人之谓恕」。做人尽自己的本分,待人以眞心诚意,就是忠恕之道。朱子(熹)提出:「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将为人处事分作两截,如同将天理人欲分为两事一样,并非儒家正传。因为表里如一,始称完人,中庸所言「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才是心传。「以心印心」即心心相印之道,不唯儒者所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