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儒学教育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虹橋書院:舟山群島書院的肇端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9期  作者:翁源昌 出版时间:2011-12-31
    关键字: 虹桥书院 余天锡 舟山群岛书院 儒学教育 教育世家

    南宋时期舟山教育、文化环境的宽松、活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南宋时期,文化重心南移,东南名师巨儒辈出,各种学派纷呈。南宋时书院总数有四百多所。宋初诸帝不仅利用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也通过支持书院以表明对儒学的尊崇认同。南宋学者吴泳在《御书宗濂精舍跋记》中认为,宋初岳麓、石鼓、白鹿洞等书院,「皆由上方表赐救额,盖所以揭圣范崇道规也」。而南宋理宗更是推崇新儒学,对书院格外重视,屡次赐额于各地书院,对儒学饱学士子予以褒奖,亲自书写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在统治者

  • 文章寫春聯以自况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春联 儒学 教育

    近二十年來每於舊曆年節,書寫春聯,張貼大門,藉以自況。有的是成語,有的是自撰。或係自我吹噓,或屬自我解嘲,貽笑大方,不足言文。茲予錄出,以助興趣,並供識者譏評。

  • 文章豫章古文明的奠基人子羽先賢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4期  作者:王炯堯 出版时间:2014-02-15
    关键字: 子羽传儒 人才辈出 弘扬儒学 熊育锡教育救国 教育振兴

    一、子羽将儒学传播到江西澹台灭明(公元前521年),字子羽,鲁国武成(今山东费县)人,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身后葬于豫章永和门内东湖之滨(今南昌市东湖区南昌二中老校园内)。他是第一位把儒学传播到楚地江城(今南昌市滨江湖地区)的文明使者,使处于「吴头楚尾」的古豫章大地舆中原文化相结合,迈进了礼仪之邦的「文明社会」。澹台子这位儒学大师筚路蓝缕,成为了古豫章文明的奠基人和第一位大教育家。澹台子的事蹟《论语·雍也》中记载:「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

  • 文章儒家思想是導向人類的明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鍾競生 出版时间:1988-04-30
    关键字: 孔子 儒家思想 理性 儒学 文化教育

    。儒家诸子,皆重视「博学」,并且要注意德行。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博学可以广知,亦可寡过,而做一名有益社会的国民。荀子且吿知我们求学的门径。他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同前)经书、子书是我国文化的精华,也是先圣先贤思想之结晶,多读受益,不读则愚蠢无知而且无能。博学的途径,大部分取向书本。可是现在教育普及,知识爆炸,五花八门的书刊充塞巿场,思想纯正的必读之书,固然很多,但销路欠

  • 文章道德教育的宗教情怀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8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科学精神 宗教信仰 儒学 精神重建 道德教育

    解除现代人的精神困惑与心灵创伤,其唯一的途径便是重建宗敎信仰,重整道德规范,以之实现民主法治,如是则宗敎、道德、法治三者环环相扣,始能适应生存于现代化的生活,并能因而复归于天人合一的境界。四、宗教与道德是现代化的两大支柱㈠我们需要具有宗教情怀的道德教育回顾中国人的宗敎生活,我们寻出如家礼敎的宗敎性格,从而发现礼敎中孝道所具有的宗敎意义,最后认定孝道是中国人在没有「高级宗敎」下所赖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与行为之依据,并以宗敎性格相对待。长久以来,中国人藉著孝道的宗敎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