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做法口味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門人的鱗介之需——介殼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4期  作者:顧保安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龙虾螃蟹 鹦哥嘴 稻蛸蜞 黄蚬 蚌类 海螺 甲鱼 做法口味 外貌特征

    海門介殼類,除「海螺絲」外,均產自溝渠,茲分述如下:一、龍蝦:褐色,前頂尖削如利刄。腹有兩螯,張合如剪,體僅約四寸,無台灣產之雄偉,邑中原無此物,似係「外客」,味亦遜於台產,邑人不嗜,故繁殖力甚強。因喜食軟脚蟹(即初脫殼之蟹),致上沙蟚蟹,幾無噍類。按龍蝦,我邑原無此物,筆者今夏返鄕時見之,特爲補充如上」。二、蟚蟹:褐色,頭胸部甲甚寬,腹甲扁平,雄者小而尖,雌者大而圓,有雙螯八足,橫行甚速。味鮮美,盛產於農曆八至十月,近年因小龍蝦介入水族,專食新脫殼之蟹...

  • 文章蓆包飯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8期  作者:陳湧濤 出版时间:1981-12-30
    关键字: 席包饭 材料与做法 口味特色

    某日與同鄕會張理事應天兄及海外歸僑閒敍家常,談到台灣生活富裕,經濟繁榮,在吃的方面,雞鴨肉魚已不是上品,大家所喜愛的在珍奇的海鮮,就如台北市言,觀光大廈林立,飯店酒樓擧目可見,偶有嫁娶喜宴,必須月前預訂酒席,而菜單上不下十餘菜餚,但所謂全雞全鴨蹄膀獅子頭之類已不復多見,我們閒談至此,忽想起以往常吃的也是客家人常吃的蓆包飯,我們凝思刹那,不禁懷思古之幽情。蓆包飯始於何時,固無從稽考,惟廣東東江一帶的客家人,無論學生,樵夫、工人,脚夫。終年累月多吃蓆包飯,這...

  • 文章西湖的蓴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9期  作者:左秀靈 出版时间:1970-11-20
    关键字: 成名来历 通志记载 季节时令 口味做法

    但是话又说囘来了,罐头蒪菜还是不如新鲜的好吃,因此要吃新鲜的蒪菜,还是要到杭州去。杭州的蒪菜季节分春(淸明至端午)、秋(白露至降霜)两季,每年到这个时候,杭州各地的馆子门口都悬挂上写:「新鲜西湖蒪菜」的大招牌,当然没有必要去认眞分辨:到底是不是湘湖运来的冒牌货?在当时惟有西湖孤山的楼外楼,才眞正是从三潭印月中采来的蒪菜。蒪菜的做法普通有:鸡绒蒪菜和蒪菜汤两种,前者即张季鹰喜欢吃的蒪菜羹,是把鸡肉弄成肉松状和蒪菜一齐煮,后者就是蒪菜淸汤。当然也可随各人的喜好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