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修县志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淸湘寄忆(上)——读全县志杂感(原附全县图因制版困难,从略。——编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王恢 出版时间:1989-01-10
    关键字: 县志 建制沿革 选举与文化

    一 緖言阳明山上,境寂心淸,山下探亲热潮汹涌沸腾,羨结伴之还鄕,嗟予不知其所往!忆及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死者无葬地,葬者被发掘,戚戚于心,因读县志消遣。志所载山川文物,多交往而目覩。故国神游,故人宛在;湘山无恙,湘水长淸。盖幼避乱城鄕,印象特深,长而忝任鄕区县政,遍历鄕村。一山、一水、一木、一石,无不神萦而梦牵。因就记忆,文野杂陈,聊记个人之闻见,颇存当时之实情。唯感于方志为民史之基,文献务宜足征,唐突鄕贤,非所愿也。二 修志经过这部县志,是在民国

  • 文章灌云县编修县志 究竟始于何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炳超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编修县志 区域发展 历史记载

    近几年灌云县的方志学者们,据现有的史料,认为自一九一二年建县以来,第一次编修县志是在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当时成立「县志局」,吴伍任局长,许绍蘧任采访员,杨镜湖任县志总纂。后因日军入侵,日本飞机轰炸县城板浦,修志工作被迫中辍。在此之前未闻有修志之说。近日,我见到了民国八年(一九一九年)张作霖撰写的《公保官堪舆禀》一文,文中称:「今我灌成立,现已八年,我灌云县长创造经营,监狱、设官医、刊县志、立学校,百事俱兴,秩序渐备」等。文中「立学校」与大陆

  • 文章方志的改進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1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64-05-01
    关键字: 四川方志 县志 旧志重印 优劣述评 体例内容

    为「地方志书纂修办法」九条,对于地方志应采体例及其内客,更有了具体的规定。我们以后纂修县志,如照上述规定办理,便可望做到较为理想了。至于四川通志,淸代曾经两。一刊于乾隆元年,计四十七卷,首一卷,由黄廷桂等,张晋生等纂。一刊于嘉庆二十一年,计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由常明,杨芳灿等纂。两书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及中央党部图书馆中,均有收藏。民国九年杨沧白先生任四川省长时,发起组织「重修四川通志局」,于是年五月二十三日成立。其后时作时辍

  • 文章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8期  作者:朱之洪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县志 重修县志基金 文献委员会 朱之洪 志费用

    县志自民国二年癸丑,余与重庆守吴恩鸿二三人者,即倡议续修。时道府县及军府官文书具存,耆老健在,而荣县赵尧生先生适旋蜀重庆,意即商聘主撰,以讨袁军败罢议。十一年重开县议会,议决重修,以代管统计课城隍会田宅为重修县志基金,县田房拨册费为补助,数甚微,乃按条粮议每粮一两附征银一圆,六年而止。十三年,杨裕昆来为县长,始成立重修县志筹备处。明年,王海平继杨任,首聘总纂。十五年春,郑东琴长县,始开局延分纂,置采访,向君仙乔龚君春巖先后为总纂。蜀局多故,中更俶扰

  • 文章康熙沭阳县志景印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沭阳县志 沭阳历史 志情况 重修县志

    稼穑,士笃诗书,敦朴尙义,尊儒慕学,有洙泗之遗风焉!」沭之有志,殆始于明万历二十年,知县德化徐公可达之倡纂,至清康熙七年,知县乾州梁公文焕加以续修,嗣康熙十三年,知县奉天张公奇抱又行重订,由鄕先贤胡又弓简敬总其成,再后嘉庆十三年,海州直隶州知州,长沙唐公仲冕纂修海州志,其有关沭阳部份,尙可略供参证。迄民国肇兴,鄕前辈徐葆愚先生守增,董鲁泉先生春沂、施心权先生应生、家铁秋先生绍矩等,有修辑沭阳县志之擧,稿成缮有抄本,惜未付刊,今已荡然无存,此为历次纂修县志之槪

  • 文章「乾隆枣阳县志」评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3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乾隆枣阳县志 甘定遇县志 修志人员 县志结构 地图艺文 三志对比

    半世纪,无疑是存世最早的枣阳方志,也极可能是第一部正式发行的枣阳方志,即使篇幅不大,也显得十分珍贵。二、《乾隆枣阳县志》的来历枣阳知县甘定遇,字见龙,一字跃津,江西奉新人,贡生,乾隆二十四年(一七五九年)上任,何年卸任不详,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年)《枣阳县志》(即本文所称之《乾隆枣阳县志》),他在任时见到康熙十一年(一六七二年)刘嗣煦所修县志一帙,他认为「其间纪载之体烦简之宜,去取之公,不能尽无遗议,又距今已九十载中,所为政治因革,户籍登耗,风俗人才之推移

  • 文章周著《民国新四川县志丛谈》序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29期  作者:文守仁 出版时间:1965-01-01
    关键字: 《民国新四川县志杂谈》 序文 县志研究

    周礼春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论者以方志之作,托始于此。顾或者谓:周礼一书,后世伪托,已成定论,乌得据此以为说哉?然晋楚鲁之书,见于孟子,周代建国,各有专记,已无异辞。封建既罢,郡县代兴,以今例之,实属分地纪载。然则方志之兴,溯其起原,盖已古矣。其后历朝,作者辈出,宋明淸三代尤盛。前淸康熙十一年,曾诏各郡县分辑志书;雍正年间,且颁省府州县志六十年一之令。所以汲汲如此者,岂不以非徒为国史取资,而体国经野,实关政要者乎!尝阅近人

  • 文章民国新合川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8期  作者:蜀俠 出版时间:1964-02-01
    关键字: 《民国新合川县志 编撰体例 优劣分析

    民国新合川县志,共计七十三卷,木刻二十四册。知事郑贤书主修,县人张森楷总纂。张字石亲,淸癸已科擧人。合川以往修志经过,据民国新志凡例载:「合川自汉为县,至隋而郡而州,沿及前淸,州名弗改,有无志乘,前未之闻。宋任逢有合州垫江县志序一篇,当为创合州志之始。淸初邹孝廉珩,藏有州志数帙,不著谁撰。乾隆十三年,宋锦乃搜集之。五十三年,张乃孚重修。光緖二年,程修业等续修。旧志仅存,传者盖寡,固以年代差远,抑亦帝国陈编」云。光緖二年程纂合州志,计十六卷,首一卷,现

  • 文章永川县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44期  作者:許曾陰 出版时间:1974-08-01
    关键字: 永川县志 永川县政概况 马慎

    过溪铁岭而访厥图经,庶亦谅其信今而传后也。光緖十九年癸已仲秋月,署理县事江右景山许曾荫谨撰。(注)永川县志,淸许曾荫等,马愼总纂。马字晋卿,辛卯科擧人。光緖二十年刋行。民国三十四年,永川县政府依照四川省政府所颁「县政概况」纲目,由县长周开庆主编,编成「永川县政概况」,全书约二十万字,于三十五年下期出版。因撰辑精审,获省政府传令嘉奖,幷饬检送全川各县县政府一份,藉供编纂时之参考。以「县政概况」纲目之拟订,实当时四川省政府改进县志编纂之构想。惟战时县政业务

  • 文章監利先哲王柏心(子壽)著述草目略

    来源期刊:《監利文献》 第2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监利先哲 著述目览 县志 世系表

    商务印书馆予以订正(函另别录),藉明史实。此虽小事,微不足道,然以涉及鄕邦先正文献之信征,不得不有矫显误而不已于言,意殆如斯。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容曰不可。是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当由史乘载记以觇之,方足以明其涯略,庶尙友古人若接席,而读其书如相语。轶猛虽中祕之未窥,尝不释卷以自乐。迨览柏心氏手蹟,缅怀先哲,油然启幽古之思,浑忘闇鲁,蒐诸史籍钩稽硏索,勒成小篇,不无愚得,使读柏心氏书者稍有裨补,且堪资谭监利艺文之小助,聊识槪略,藉供他时重修县志时以备文献之采征。一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