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教教义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忍耐的力量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个人修养 基督教义 佛教教义

    唐朝有兩位禪宗高僧,寒山與拾得。有一天寒山問:「世人輕我、騙我、謗我、欺我、笑我、妒我、害我,怎麼辦?」拾得答:「我惟有敬他、容他、讓他、耐他、隨他、避他、不理他,再過幾時看他。」拾得的話,正如佛祖對阿難尊者的敎誨:「一個人在受到毀謗之時,應該默默的忍耐,佛不爲利益、傷害、讒言所動搖。」一個懷有堅定的信仰,崇高理想的人,在他奮鬥的過程中,一定堅忍執着,鍥而不捨,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生的道路不是完全平坦順利的,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得意也有失意。當我面...

  • 文章再話天童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0期  作者:湯玉龍 出版时间:1981-11-01
    关键字: 天童寺 佛教教义 膳堂 僧侣衣装 禅房布置

    在本刊第一五七期封裏的圖片中,看到了幾幅來自家鄕「天童寸」的近照,油然地興起一股親切的感覺,欣慰故物無恙。這與筆者曾在本刊第一四六期中所報導有關該寺的情況,尙能符合。由這幾幀照片,又撩起了我對該寺的一絲漪漣思念,再藉本刊園地,來聊一些有關寺內和尙們生活上的瑣事。還記得在家鄕有兩句諺語,是「只看見和尙吃肉,沒有看見和尙受戒」、「做和尙容易受戒難」。這話的意的意思,對一般人言,則是對於某些喜歡隨便批評別人,或說長道短專挑剔他人短處的那些長舌婦般的人,予以一種...

  • 文章佛敎與道敎之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2期  作者:張源先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佛教 道教 思想之别 思想教义

    中國占驗協會爲宣揚道學,於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星期日下午七點至九點半假高雄港口慈濟宮前舉辦道敎弘法大會,由中國道敎嗣漢第六十四代天師筆者主講:何謂佛敎?佛敎沒有創世主的觀念,釋迦牟尼不以創世主自居,也不是主宰神。在本質上,佛性一律平等,所以,佛敎不將釋迦牟尼敎主當做唯一的神來崇拜,也不承認另一個宇宙的創造神的存在,主張因緣與因果,否定神的權威,所以,佛敎徒是無神論者。佛敎徒說:泥塑木彫的,土地城隍牛鬼蛇神,絕對不能稱爲菩薩。佛敎到了五代以後,由於政治...

  • 文章南传佛教文化概说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2期  作者:張勇 出版时间:2012-12-25
    关键字: 南传佛教 文化教义 文学建筑艺术 民俗文化 政治认同

    般若)。④八正道(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的方法或途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二、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和教派南传上座部佛教是指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云南部分地区分布和流传的佛教,因其由印度向南传播、属上座部,故名南传上座部佛教。释迦牟尼(西元前五六五年—西元前四八五年,约与我国孔子同时)逝世二百年,印度阿育王举行佛教第三次结集后,派传教师向恒河流域以外及古印度境外弘布上座部佛教。结集,佛教名词,意为合诵、会诵、编纂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