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敎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漢藏交流在夏河甘肅拉卜楞今昔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38、39期  作者:宋芳綺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拉卜楞寺 藏传 寺庙简介

    是拉卜楞寺的精神领袖,目前的领导人为嘉木样六世。寺院自一九〇九年创建到一九五八年,历经嘉木样不断扩充和广大僧众的努力,逐渐发展包括显密二宗的六大学院,是大陆西北地区最高佛敎学府,严格的宗敎育,使其成为藏传佛敎的敎育中心,最盛时寺内僧侣近四千人。此外,拉卜楞寺也是维系藏胞的精神重鎭,以往每逢节庆、法会,远居靑海、四川、内蒙等地的虔诚藏胞们,每每不辞千里辛劳,跋山涉水,前来朝圣。此寺每年有七次规模颇具的法会,其中以正月的毛兰姆法会与七月的经辩法会

  • 文章法師風範 頭陀楷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7期  作者:樓達人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李叔同 圆寂 法师 辛亥革命

    正因为弘一法师爱国情操深厚,所以他出家后可以恪守戒律杜绝俗念做到六根清静。不只同居十三年的爱妻诚子因劝说还俗无望回了日本,就是发妻兪氏从天津赶来劝导,他也只尊师命一言也不发地在岳湖楼见了一面后立即登船吿别,然而他的爱国情怀不能灭却。他不只在抗日战争最艰苦岁月里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的口号,表示了「以护法故,不怕炮弹」,愿以自己住处为「殉堂」,以救民族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的心曲,「为民族精神文化树立了丰碑」。(朱光潜语)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四日在厦门南普陀佛敎养正

  • 文章盧委員宗濂八秩壽序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王大任 出版时间:1979-05-01
    关键字: 卢宗濂 八十寿辰 笃信佛 经济委员会

    选民之期望。诸如退除役官兵就业辅导委员会组织法审议之决定,其能以临时性机构变成为长期机构者,先生之建议支持与有力焉。先生公余之暇,喜硏哲理,德配姜淑秀与先生均笃信佛敎,悟道颇深,民国三十九年莅台初期,即获慈航法师传授在家衣钵;同道以为殊荣,曾创办私立慈航中学,现仍关切该校发展前途,综先生一生,自参加革命,献身党国,数十年如一日,今虽年登耄耋,而精神矍铄,不减往昔,从而不知其得天者厚而涵濡者深也,欣逢岳降,宜效嵩呼,顾先生谦冲为怀,力戒舖张,爰略述生平出处大节

  • 文章德勝岩散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3卷 第7期  作者:潘愛娟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德胜岩 旅游 洪岩洞 胡公殿

    方便。风水先生说,这是块佛地。后来华溪人就把这块地送给了塘李人。塘李人就在岩顶建了一座庙,即现在的胡公庙。从此后,华溪人每年迎花旗都要迎到德胜岩来朝拜胡公。每年的重阳节,是德胜岩最热闹的时节,农历初七到初九,岩下的曹村年年都请戏班子进村做戏,每逢十年村里还要举行斗牛活动祭大年,现在虽然斗牛活动不搞了,但十年的大庆依然搞得很体面。岁岁有重阳,年年有今日。这几年,老百姓富了,生意人也好,上班族也好,佛敎的观念越来越浓,人们对宗的理解也提高了一个层次,拜佛兼旅游成了人们

  • 文章無邪集

    来源期刊:《同安》 第49期  出版时间:1994-11-01
    关键字: 迪化街 开基人物 绫罗绸缎 膏丹丸散 文物

    注:日据时代城隍庙附近为全岛中药材批发商集中地,今之民生路口多开设中药店。目前情形亦复如是,各类丹膏丸散均可买到。六、佛敎文物佛敎随缘福慧生·举头三尺见神明。沿街佛像销行远·贝叶莲花龛有灯。注:日据时代,城隍庙至民生路口,佛敎文物店甚多,至今欲求佛像,神龛及各类坛供品,仍以迪化街最为齐全。七、染织颜料白为原色黑为终·化彩从中未有穷。巧织光鲜能夺目·非求染料不为功。注:今之民生西路口一带,为当年染料店集中处,目前已无往日盛况。白色可染任何颜色,黑则无可改染

  • 文章蘇東坡江郞才盡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3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9-03-10
    关键字: 苏东坡 中秋节 杭州 西湖 六祖慧能 禅宗

    羊肠小径,荆蓁夹道。树木森翳彳亍前进。行至数百武果露一座竹篱茅舍。叩户启门者,则是气质矜持端雅,高洁阴逸一徐娘。屋内虽环堵萧然,而地可鉴人,一尘不染,称得上整齐简洁。东坡陈述来意,并敍出身背景。妇曰:慕蔺久耶,卒未遂瞻韩之愿?今幸在僻壤山野识荆,是缘。憾妾乃独居,依道德规范,两性有藩篱之阻。狃于礼俗,歉难从命。众人谓:深山前不包村,后不着店。旁有虎豹窥伺,情非得已。此际,苟若是儒家,也有嫂溺叔援手之例,就是佛敎禅宗,六祖慧能故事,当能耳熟能详。其继承五祖衣钵

  • 文章記弘一法師在杭州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1期  作者:裴白 出版时间:1984-01-10
    关键字: 弘一法师 浙江第一师范 皈依 扮演茶花女 “诗书画”三绝

    李叔同初名康侯,一名息,亦名文寿,字叔同,号息霜,天津人,三十八岁在杭州皈依佛敎,法名弘一,人们都以「李叔同先生」或「弘一法师」称之,李家从事金融,雄于资财,叔同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曾执浙江第一师范,音乐和绘画,民国十五、六年,他的学生刘质平,丰子恺等传他的衣钵在上海,杭州任,刘质平音乐,丰子恺绘画,凡是中学、师范,请到他们能每周讲几个钟头,就可作为标榜了。叔同,美丰姿,长身玉立,跌荡风流。他在我国戏剧史上,是开辟一个新天地的人物,那是

  • 文章不問未來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2期  作者:周聯華 出版时间:1978-09-01
    关键字: 传道 沪江大学 基督教

    竟有神来之力,跨得不费工夫了。我的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甚至连我自己都不相信,我有一天会成为传道人。我的家庭与基督信仰毫无关联,不但没有丝毫渊源,还有着相当敌对的成分。因此,以我家庭的背景、父母的期望以及自己的抱负,我是绝对不可能做传道人的。生长在道的信仰家庭我生长在一个道二都信的传统中国家庭里。从我六岁开始就跟着父亲不吃有四只脚的动物,如牛、羊、猪等肉类。后来,我的父母亲都虔信道,他们都在家里茹素学道唸经,我在初中的时候,也在上海的一所道观中跟

  • 文章佛陀指舍利来台有感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8期  作者:沈國楨 出版时间:2004-08-10
    关键字: 佛陀指舍利 台湾佛教界 佛教 台湾政界 指专车

    恭迎「佛陀指舍利」来台,是台湾佛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件盛事。翻阅旧报纸,让我豁然记得我在民国九十一年的二月廿三日下午,我也是一个在台北市新生南路上参加的恭迎群众。兴奋的目睹「指专车」缓缓驶过转入台湾大学体育馆安座,供信徒瞻仰。虽已是二年前往事,但记忆犹新;特将当时亲身见闻经过记述如下,祈望佛陀慈悲能助我台湾化解危机:民国九十一年二月廿三日下午三点左右,我参加浙江同鄕会新春团拜和餐聚,刚返家门从电视新闻报导得知:「全世界唯一幸存的二千多年前佛陀遗留

  • 文章中國人的「俗信」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7期  作者:謝鼎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佛教 信佛 妈祖庙 信仰

    我们家鄕当年流行一句话:「家家弥陀,处处观士音。」就是大部分家庭主屋内香柜上都供有观音像,一般吃素老先生、老太太们,经常口念「阿弥陀」,这就是习俗信仰佛,其他基督、天主、回等一槪不知,在各地文献中都有「俗信」这个名辞。至于台湾的俗信,不属于任何宗,而是妈祖神。妈祖的出生地是福建省莆田县湄州湾,有林姓居民以捕鱼为业。某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一女,坠地不哭,取名林默娘。年八岁,每逢风雨如晦之夜,她提灯篱跪在高处,引导许多迷失方向的渔船得庆生还。默娘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