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理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二程子淺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蔡元培 二程子 《中国伦理 儒家思想 理学研究

    前言蔡元培《中国伦理史》说:「吾族建国以来,以家庭为模型,以一族文化同化异族,故一国如一家也。」又说:「唐虞三代思想萌芽,人文心理以家长制,发展为敬天畏命之观念,之后儒家、道家、农家、墨家、法家兴起,洎乎周代,人类之公性,不仅体魄快乐自餍,恒欲求精神之幸福,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兼采尧舜禹汤之古义,推本性道,以励志士,先制恒产,乃教凡民。以礼节奢,以乐易俗,公德私德上承政府下依民心,天人之间恭敬祭祀不言鬼怪。」儒家思想至汉董仲舒渐为正统,惟汉末至魏晋,经学

  • 文章城南書院與殷薛張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95期  作者:張依仁  出版时间:1976-08-15
    关键字: 城南书院 殷薛张氏 伦理 同乡会 张氏宗谱

    尝思我中华民族五千年历文化之延续,实即为由家族而宗族而国族繁衍绵延之一部伦理史。敎吾辈对列祖列宗,不特须愼终追远,俎豆蒸尝,且须详稔宗族之由来及发展,方不愧为我中华民族之一份子及其宗族内之后裔。每念及此,便羞愧不能自已,盖吾仅知吾张氏宗祠在城南之殷薛,家严之谱名为世贤,吾之谱名为依仁而已,余则一无所悉,诚恐子女成人后询及若祖若宗与吾世代相传之家乘,将何以答对?实则吾辈理宜且有责任对子女有所提示,使知家之有谱与国之有,为同等重要,国无则政刑紊乱,家无

  • 文章華冑——華裔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43期  作者:槐靑  出版时间:1980-08-15
    关键字: 饮水思源 东方文化 伦理 绿卡 历史

    愼终追远」,「飮水思源」,可能到现在还是中国文化的一部份,更为伦理敎育中的深远要求。东方文化之可贵,伦理关系较浓,而维系这个制度于不坠,实综合其大成。新文化倡导以来,我们把伦理、科学、民主并重,而把「伦理」列为优先,可知民族精神与立国之道,「伦理」高于一切,今天我们能战胜共产主义的最大凭借,还是我们有伦理观念与伦理热诚;反之,共党则无。他们已把亲属关系破坏殆尽,伦常制度已不复存在。有朋自新大陆来,谈「绿卡户」下一代近况,摘要如左:⒈父母学养俱佳,对

  • 文章三晋文化的伦理道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康金聲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三晋文化 伦理道德 历史故事

    在中华文明的历长河中,道德伦理的光彩异常夺目。早在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代,三晋人物就以其高卓行为显示了崇高的人格力量,鼓舞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献身正义事业,对历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建做出巨大贡献。本文四个方面阐述三晋文化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不朽建树。一、已诺必诚,恩怨分明言而有信在中国古代是十分重要的道德原则。古代三晋人物在这方面有许多生动表现,可资后人学习借鉴。公元前六三七年,晋公子重耳在国外逃亡期间,受到楚成王的款待。及离楚时,楚王问重耳将

  • 文章清明節祭祖掃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3期  作者:歐陽柳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清明节 孝文化 历史典故 民族团结 伦理孝道

    兄弟,敬于长上,忠于国家。所以孝是维系家庭关系的中心,孝是立身,处事的基本修养,然而以此为中心,发扬光大,使人能忠于所事,忠于国家民族。兹列举历故事的孝行一则,以示正确的孝行。后汉三国时代,吴国大臣陆康的儿子陆绩,别字公纪,童年时活泼伶俐,而且天性纯厚,对待父母更是一片孝行。他无论吃什么东西,总是挂念著双亲,是不是也有得吃?有一天,陆康奉了吴国君孙权的命令,到九江去拜谒袁术,袁术是当地的盟主,显赫不一世,倘能见到这位盟主,一般人都觉得很是光荣,那时陆绩祇

  • 文章上黨文化的特點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7期  作者:李仁和 李麗君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上党文化 历史地理条件 传统伦理道德 价值观念

    这里「济济洋洋有齐鲁之风」。宋金元期间,泽州一县就出了好几位状元。据《潞安府志》记载,从宋代到清代,境内共有八十四人考中进士,六十三人任过尙书,十二人做过宰相。辉煌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和连绵不断的农耕文明使上党农家一般皆崇奉「耕读传家」的古训,并深深地积淀于民众的思想深处。时至今日,这里的人们往往喜欢在「人文荟萃,英才辈出」的口号下,列举出与本地有关的一系列帝王将相之名,以增强自己的历自豪感。这正是上述根基深厚的政治文化的反映。四、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値观念上党

  • 文章媒体、社会和历、文化研讨会两岸三地学者菁英参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7期  出版时间:1999-05-15
    关键字: 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 中央大学 《这时代的历史、文化与前瞻》 《媒体与科学对伦理与法律之制衡》

    泛而深入之了解。而两岸三地学者能够共聚一堂,显示中国文化与历自然不可分割之关系,此亦为时代之趋势与象征。开幕式之后,随即展开研讨,上午讨论「媒体与科技对伦理与法律之冲击」,由传播学者徐佳士教授担任主持人;下午讨论「这时代的历、文化与前瞻」,由中央大学文学院长赖泽涵教授主持,总共发表论文十四篇。上、下午两场研讨会之前,并由杨国枢、李亦园进行专题演讲。杨国枢以「培育人文与科技并重的新人类」为题,探讨台湾社会科技与人文发展失衡的问题。李亦园则以「这时代台湾文化

  • 文章中国传统伦理与现代生活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4期  作者:谷鳳翔 出版时间:1979-01-01
    关键字: 中国的传统伦理 中国历史文化 钻木取火 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 结秦晋之好 哲学文化

    一 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国历文化,源远流长。据世本所载:「燧人钻木取火。伏羲氏作瑟琴、作八卦,以俪皮制嫁娶。神农氏和药济人,作耒耜敎民稼穑。蚩尤作兵器。黄帝造舟车,作冕旒。伯余作衣裳。苍颉造书……」。易系辞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由此可见中国的上古时代,在文明的创造上已有甚高的成就;而且对于食、衣、住、行、育、乐各生活要素,以及文物礼仪制度,亦建立了堪称完善的规模。孔子删书,断自唐虞。盖以唐尧之时有洪水。考证古的人即以此为界限。因洪水以前的文物

  • 文章晉商國際學術研討會紀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馬偉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晋商国际学术研讨会 地域概念争论 山西票号研究 伦理道德研究 社会史角度 个案研究

    在中国历上,晋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时代,晋商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经济力量,执全国内外贸易之牛耳,盛极一时,以雄财善贾饮誉海内外,创造了显赫的业绩。他们在经营体制、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在长达近五个世纪的商业活动中凝结而成的晋商文化,为后人所重视。二〇〇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由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晋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及我国内地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六十余名学者,从不同侧面研究探讨了晋商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