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规范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四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管仲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四维 道德标准 道德规范 传统规范 国家根本 儒家思想 治国理念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則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逾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附:禮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是正正當當的行爲。廉是清清白白的辨別。恥是切切實實的覺悟。

  • 文章禮學權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传统礼仪 传统文化 经典著作 传统道德 行为规范

    」又礼器篇:「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利,顺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礼字本义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礼,古文礼,说文上:示部,段玉裁注云:「履,足所依也,引申之,凡所依,皆曰履。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故礼字从示。……见于祭祀者,最为具体,故从示以显其义,又因礼为一切礼仪规范之缘起,因而古文礼写作礼。徐锴说文系传云:「乙始也,可知礼为对神表示敬意之行为。」按时下出土之殷商甲骨文,与两周(东、西周)金文,仅有无示之豊,未尝有以

  • 文章徵稿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89-12-15
    关键字: 金坛乡讯社 征稿启事 青年同乡 人文传统 内容规范

    同鄕会为加强我邑旅台同鄕间之联系与敦睦鄕谊,并为增进旅台靑年同鄕对家鄕之认识,自民国六十年一月一日起,创办「金坛鄕讯社」(季刋),每期免费寄赠鄕亲,其任务为传播吾邑鄕人,鄕事之消息,及发扬过去珍贵的人文传统。其内容范围,擧凡:本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敎育各项有关史料;山川、风土、习俗、文物、典章之记述;鄕贤传略轶,家鄕谚语;旅台同鄕简介;旅台及海外同鄕动态;往事追忆:时事论著;诗词文艺;旅游观感;家鄕新貌;靑年园地;及同鄕会会务报导,政府开放

  • 文章倫理觀念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41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5-07-25
    关键字: 伦理观念 传统 中国文化 社会转型 道德规范

    洁西卡:上次信中未提到伦理的话,意犹未尽,现在再加简单说明,你曾学过EQ课程,伦理就是人际关系。社会伦理是与社会大众相处之道,基于道德;家庭伦理是亲人间相处之道,基于爱心。这种爱心是与生俱来的,父母爱子女就是慈,子女爱父母就是孝,兄弟姊妹之间相爱就是悌,或者说是友爱。一家人彼此相爱,其乐融融就是天伦之乐,这都是凭情感智慧。我国人的伦理观念已有数千年传统,这是一种很好的人际关系的道德规范。自古以来,维系社会的祥和,弭平纷争于无形,尤优于律法的约束。现在单就

  • 文章(壹、論著類)父子倫理的古今觀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9期  作者:曾春海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父子关系 伦理规范 传统社会 家庭结构

    在中国文化里,「家」是个人找到根源感而可资认同和落实归属感的地方。人生的幸福与否,首先就看其家庭生活是否充实美满。一个人若赢得了事业的辉煌,却失去家庭亲情的温馨,对中国人而言,未必是幸福的人生。在男性中心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中,父子关系可说是家庭人际关系的主轴。因此,父子相处是否和谐和乐,父子关系是否融洽,常是判断这一家庭生活是否美满的重要指标。本文试由剖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的父子关系;三纲中以父统子的伦理规范;评论「父为子纲」的误解与误差及对古今父子

  • 文章湖南东安县「家族规范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東安縣同鄕會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湖南东安县 家族规范 地方传统 孝悌之道

    摘自新增县志中)我东安县人,在原籍多聚族而居。族有族规,家有家规,历代相传,好像不成文法,正可以补救敎育和政令所不及的地方,所以古人说:「礼失求诸野」。虽然时代和环境不同,规范也因时因地而不同,但是祖先遗规,不可不知。现在说明几点,使本县在海外的子弟,知道对于祖先的遗规,有所选择和取法,也许有些帮助吧。一、对于祖先:我县同姓的大族,多半都建有祠堂,每家亦有供祖先神位的家堂,每逢初一和十五,大家都向祠堂和家堂烧香化纸;每天早晚上香。淸明日和旧历除夕,家长

  • 文章談禮

    来源期刊:《同安》 第55期  作者:莊敬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谈礼 优良传统 安定规范 强者尊荣 富者高贵 弱者远祸 举止文雅

    礼是我国传统优良文化,国家安定的规范,社会祥和的准则。它发乎中而形于外,是个人品德器识才情的表现。无论贫贱富贵,男女老少,都应以礼行事,才会和谐圆满。礼能使强者尊荣,富者高贵,弱者远祸,贫者免辱,父子慈孝,兄弟相亲,夫妻和爱,朋友笃义。但礼尚往来,必须互相尊重,彼此恭敬,才是最高境界,否则就非完善。礼的风范是举止文雅,行为端庄,而不失态;仪表安详,容貌愉悦,而不失色;交谈诚恳,应对得体,而不失言。诗书传家久,礼乐继世长,乃千古铭训,意义深远,値得深思力行。

  • 文章管窥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与造就贤杰群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3卷 第6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教育 尊师重道 伦理规范 道德伦理 传统教育思想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等错误思想,怎么不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来呢?我们要正本清源,首先要加强品德教育,大力提倡四维八德的道德修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历史的经验法则,故传统的道德伦理,关系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民众的祸福,绝对不可放弃。因此,我们应继承教育的优良传统,养成尊师重道,长幼有序的伦理规范,务期移风易俗,发展健康文化,这样才能培养为国为民照耀千秋的豪杰。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