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民俗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家觀念繫於民俗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民间技艺 国家观念

    民間技藝是運用智慧,刻劃生活,表達情感的有力展現,也是歷史的紀錄,千百年一直傳承不休,成爲後世硏究和發表的依據,因此,我們要使其永恆不朽,便要在旣有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但創新決不可被崇洋所扭曲,甚至流於低俗,如當前民間所流行的婚喪喜慶,迎神賽會所表現的,不堪入目的鏡頭,(如裸體舞,或僱人代哭),令人發嘔噁心!此風不可長,在政府大力倡導文化建設的今日,願祈當局從速取締,以正歪風。一、地方戲:亦即一般人所說的家鄉戲,具有鄉土文化的表性,表彰忠孝節義,...

  • 文章棗陽諺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谚语 传统民俗 故乡风貌

    天象初一生,初二长,初三初四晃一晃。[1]初一初二不见面,初三初四一条线。初五初六月芽子,初七初八半乍子。十五六,两头露。[2]十七八,月更发。十七十八,月亮更发。二十一二,月出半夜。二十二三,月落正南。二十二三(天亮)月亮拐弯。二十五六,月出五更头。二十八九,月亮牵着太阳走。月到中秋分外明。月明星稀。月不常圆,日不常中。月怕十五,年怕中秋。历法三年两头闰,三年两不闰。闰年闰月,赶上季节。闰年不闰月,时间错一节。春分秋分,昼夜平分。长不过五月,短不过

  • 文章壓歲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2期  作者:卜昭祺 出版时间:1981-02-06
    关键字: 压岁钱 制钱 传统民俗

    「壓歲錢」一詞,大家耳熟能詳。尤其到了春節小孩們對這一詞更是敏感。俗謂:「錢能通神」「有錢能使鬼推磨」,意指金錢萬能。事實上錢絕不可能與鬼神交易。不過以錢壓歲,在我國民俗中可謂其來有自,自然說來話長。話說我國民國紀元前民間通行之貨幣中,有「制錢」一種。所謂制錢,銅質圓形,每枚一文,是貨幣中的基本單位。因其中有方孔,故有「孔方兄」之雅號。民間舊俗,每到除夕歲首,長輩慣以紅絨線貫穿制錢百枚,名之「壓歲錢」,交付小兒小女收存,蓋取長命百歲之意。小兒小女收到這百...

  • 文章春節話年糕彩頭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2期  作者:李金波 出版时间:1979-02-06
    关键字: 传统民俗 春节联欢 年糕彩头

    每屆農曆春節,在我國習俗必須做年糕過年,這是一椿例行大事,不但爲應景慶節之需,而且爲民族傳統的風俗。在我們家鄕浙東一帶,每自臘月初起,第一項事卽着手做年糕,除了窮苦人家,到街上買些年糕以應付年節外,中上人家都請工人到家裏做—象徵一切自家有,不需外求之意,如現代人所謂的派頭大。大戶人家獨自請人做,年糕多至數大缸,以備吃整年,可作平日間隔的主食,或點心或請客。一般人家則聯合數戶一起找工人做。於是但聞大街小巷連夜一片搗臼聲。家鄕年糕,不像台灣所做的,但有一種類...

  • 文章農曆臘月蒸年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48期  作者:莊政榮  出版时间:2007-02-20
    关键字: 年俗 蒸年糕 年糕寓意 传统民俗

    传统民俗。蒸年糕,首先要合理搭配好粳米和糯米,然后淘(洗)米、磨粉,把米粉蒸熟做成年糕。「今年的年糕要透糯些,又香又黏好吃」寄娘边说边用升箩(盛米器具一升约二市斤)盛米,按五升粳米、六升糯米比例搭配,然后去井上淘米,将白生生的湿米放置大圆竹扁晾乾,倒入籐条制成的五笆内,盖上白竹帘保持米的一定湿度,在当天晚上磨米粉易细,可事半功倍。磨粉工具设备主要是上下两片石磨和木牵杵。牵磨一般需三人,一人左手握木杵头,右手抓少许米粒连续喂入石磨洞内,另二人用力推拉木杵磨米粉

  • 文章今年放鞭炮,不但城裡少——農村爲何也明顯放得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9期  出版时间:2013-05-25
    关键字: 鞭炮 春节 传统民俗 空气污染 农村地区

    今年鞭炮放得明显少了,只在大年夜放了一阵子,十二点过后响了几声就没了。不像以前,从吃过年夜饭起,鞭炮声要响到初一早上。」寨桥鎭吴奶奶十六日告诉记者。据了解,常州市其他农村地区也都有这样的感觉。虽说放鞭炮是传统民俗,但面对春节的「鞭炮轰炸,不少人都觉厌烦。「今年小区鞭炮起码比去年少放了一半,少了往年『碎红满地』的纸屑,少了浓烈的硝烟味,也少了一份担心。「寨桥鎭聚龙湾小区保安谈起今年的变化满脸笑意。在这个鎭的大街上,记者看到有五六家鞭炮摊,生意都很

  • 文章中秋時節話餅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中秋 饼花 中华传统民俗 木刻饼花 福鼎饼花

    中秋節吃月餅,是我國農曆八月十五的傳統習俗。在福建省福鼎民間流傳著一種中秋貼「餅花」。「餅花」是專門貼在中秋月餅上的一種裝飾畫,兩百多年前,由福鼎民間藝人所創始,表現內容以戲曲題材為主,形式新穎,色彩鮮艷,線條清晰,富有地方特色,很有收藏價值。餅花曾流行於寧德市的霞浦、福安、柘榮各縣,以及浙江省的平陽、蒼南一帶,各地群眾都習慣於在賞月吃了中秋月餅後,把一幅幅餅花貼在自家大廳或房間的牆壁上裝飾欣賞。早期的餅花是剪紙餅花,藝人們透過剪紙剪出各種精美圖案,其中...

  • 文章客家人講究好彩頭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9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民间习俗 好彩头 婚嫁礼俗 传统民俗

    粵東梅州市大埔、梅縣等七縣一區與閩西龍岩市永定、寧化等純客家縣的地方。客家人極其講究「好彩頭」,亦即好兆頭吉祥話。結婚喜事逢年過節,遷新居,做生日或拜壽,出外探親或旅遊,甚至辦每件事都想有個「好彩頭」,或在送禮的諧音作爲「好彩頭」的吉利,比如碰上好事物、好言行、好時日等,其心中就異常高興,覺得辦事將會順利地達到預期的目的而獲得成功。相反地如若碰上「彩頭」不好,往往會認爲可能「行衰運」、「觸霉頭」,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及時改變主意,或等待有「好彩頭」時再進...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