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染途径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淺談「愛滋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王文琳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艾滋病 传染途径 预防措施 治疗方式

    餐具、握手、礼貌性亲吻(避免法式深吻)、共用厕所、浴室、游泳池游泳等而传染。三、爱滋病传染途径:⒈性行为传染:与爱滋病毒(HIV)已感染者进行没有防护的性行为,是目前全世界爱滋病传染的主要途径,也有与感染者发生肛交、阴道、口腔等方式之性交而感染。据统计:因性行为而传染爱滋病率约占70%-80%。其中异性患者约占60%-70%。同性恋者约占5%-10%。⒉血液传染:A.爱滋病毒(HIV)在血液和精液中的浓度约为1,000倍。输血(特别是对经常输血的病患)有极微的比率

  • 文章SARS 知煞防煞 自助互助 吉人天相㈠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34期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非典型肺炎 传染途径 防护方法 隔离措施 疾病病征

    至14天。SARS的症状SARS主要症状为发高烧(>38℃)、、干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其尚可能伴随其他症状,包括头痛、肌肉僵直、食欲不振、倦怠、意识紊乱、皮疹及腹泻等症状。SARS的传染途径目前所知,SARS的传染途径为近距离(通常是一公尺以内)的飞沫传染或密切接触。如果您未曾到过流行区,也未曾与病人有近距离的密切接触,并勿须太过恐慌,若您有任何疑似症状发生,请戴上口罩并尽速就医。SARS病例的定义依据5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对「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 文章淺談腸病毒——手足口症感染症狀及預防治療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7期  作者:王文琳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手口足症 致病原 症状病程 肠病毒 传染途径

    医师王文琳一、致病原:肠病毒,此类病毒计有六十八种。又分为:⒈小儿痲痺病毒:三种。⒉A群克沙奇病毒:二十三种。⒊B群克沙奇病毒:六种。⒋伊柯病毒:三十二种。⒌新型肠病毒:四种。又分为六十八型及七十一型。二、潜伏期及传染途径:病毒进入人体后,生长于上呼吸道、口腔及肠胃道黏膜。约经过三~六天潜伏期。再经由血液而散播到全身而发病。患者排泄物:如口水、呕吐物、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极具传染性。肠病毒的症状与血液感染也有关系。病毒也可经由自主神经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