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之瑋寶——漢代石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夏美馴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中国历史 石刻艺术 文化传承

    考古學者在地面上、地層裡發現史前的遺物,如石鏃、石斧、石杵、石臼等,就可證實上古人民在穴居野處,茹毛飮血的生活當中,已經開始使用石頭作爲實用器具,也說明了我們中國的雕刻,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及後造舟車,製兵器,鎔銅鑄鼎,雕刻藝術漸有進步。商代雕刻益繁,銅器的刻鏤文飾,玉石的雕琢,甲骨的鏤刻圖樣,俱有文物足供考證。周代石鼓(獵碣)鐫鑿(一說秦代遺物),秦的金人和鐘鐻鑄造,螭虎紐玉璽的雕刻,藝術成就至足驚人。漢代藝術遺物,在石上雕刻文字或花紋的,有石畫、造像...

  • 文章中国禅宗传承简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王立忠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禅宗 神秀 北宗 佛教传承

    楔子我經常看:台視每週六下午播映之「中國民間故事」節目,故事的選擇,製作的認眞,都可圈可點,令人鼓掌叫好;諸多敎育性情節,益人益世,更是功在萬民,由衷欽敬!今年(民八四年)七月八日、曁十五日,先後播「舂米和尙」、「血染紅塵路」節目,相當精彩,從情節上看,神秀大師相當「惡劣」,該說是其罪當誅!我讀過一些關於禪宗的書,沒有發現神秀的罪惡,卻發現到神會篡改禪宗修道方式與硏禪精神,把東土初祖達摩大師的主張推翻,改爲支派了;他的用心,似乎有些機巧陰詭;世人爭名奪利...

  • 文章低頭思故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故乡思念 《杞县文献》 文化传承

    西岡挺翠,河橋觀柳,高陽晚渡……是杞縣的八景。這塊平衍的土地,四季分明,盛產著五穀雜糧,飼養著六畜驢騾,我們的祖塋、宗親、恩師、親友、同窗都在這裏。鄕賢爲我們鋪好了康莊大道,定好了人生的目標,北方之強,明是非,別善惡,用鮮血頭顱,對抗過民族大敵,惋惜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狂風暴雨,兵馬倥傯,我們離開了這可愛的故土。漂泊,流浪,快要半個世紀了。是噩夢,是悲憤,或是幸運,陶淵明的詩句:「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覊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往事如水如煙,月朦朧,...

  • 文章黃河的悲愴、中國的哀傷「河殤」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12期  作者:陳曉林 出版时间:1988-12-30
    关键字: 黄河 中华文化 历史传承 《河殇》

    雲山蒼蒼,河水泱泱。澎湃汹湧的黃河之水,向世人傾訴著中華民族的故事,也傾訴著全體中國人的哀傷。終於,那一片河山大地的萬里渾茫,那一個古老民族的千載悲運,經由「河殤」這樣一種形象化的、史詩型的表達方式,密集而迫切地呈現在人們的眼前。—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河殤」的主題,是整個華夏文明的命運與展望。人們或許會覺得,相對於「河殤」想要處理的這個碩大無朋的主題而言,它的文字不免顯得過分直率,節奏不免顯...

  • 文章經學與中國文化(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8期  作者:劉雨民 出版时间:1988-08-30
    关键字: 经学 中国文化 理性 思想传承

    十、尊崇理性所謂理性,源於人心之所同,含有綜合槪念之「中」、「一」、「公」、「平」、「明」、「同」。所有義務觀念與利他精神,禮法與道德,寬宏仁讓,平平正正,開明通達,推己及人等均屬之。因其明天理、通人性、合人心、近人情,故能吸引包容外族及其文化,而本身精神不受影響,巋然獨存,實爲中國民族文化之精華。孟子善言理性:「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納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鄕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此觀之,...

  • 文章維護古蹟珍惜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文物古迹 传统文化 历史传承

    退休後,老友們一見面,二話不說,劈頭便是:「你在幹什麼?沒事最好多看些老書,因爲老書……。」老朋友的關懷,意謂著,決不可老讓時間一片空白,除感激和心領他們這種近乎申誡式的昭示外,豈知我早就把工作安排得風雨不漏,甚至比公職在身還緊湊,因爲時間已經操控在自己手中,再不作適切的處置,尙待何時?退休歸隱,首先自我規範,使動靜得宜爲要務,大原則是:對自己要客觀評估,對事務要冷靜分析,對工作要認眞處理,與人交往要嚴守分際,如此尙可紓解情感,消除壓抑,開闊豁達,樂觀進...

  • 文章燭光搖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杜銘澤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诗歌 教育事业 文化传承

    窗子,張開了笑臉,風兒,輕輕地撥弄琴弦,燭光搖曳,跳動著一顆紅心,人影兒,依稀可辨。童子嗲聲嗲氣:「奶奶,您是爸爸的老師!」不惑者,遞上淸茶一杯,肅然起敬。秋霜染髮的老人,端坐侃談,祖孫三代—師生歡聚在窗前。憶當年,老人初上講壇腼腆,三尺講台寫人生,潤物無聲灌心田,誦讀四書五經,還學莎翁作品,描繪著大千世界,祖國藍天。看今朝,昔日學子成大器,靑出於藍勝於藍,爲人師表育雛燕,九章算術、物理化學多鑽硏,心裡蘊藏著人類生活的甜蜜。展未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 文章寫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韓濤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写作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新写实主义

    的心态和步伐。回顾五千多年来历史文化的优秀传承,先圣先贤非仅为子孙们奠定了本位文化潜坚厚的立足点,还留给我们太多太多的学术宝藏。今天从事写作的人,理该承担起对固有文化整理发扬的庄严使命,并以之敎育我们的后人。如果不此之图,对于光怪陆离的时代文化幻象,趋之若骛而顾盼张惶,眞不知伊于胡底了。时潮流乱,徬徨失据的人心,每于艺文之中表现了弃旧的自卑与求新的杌陧;扭曲了的理想主义,于强化了新写实主义病态中肆意扩展,丝毫不顾道德的情面,无视于历史文化予我们的厚待,闹鄕土

  • 文章奇人奇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閔鋒 出版时间:1995-10-01
    关键字: 李公涛 翰园碑林 河南乡贤 文化传承

    古人云:家齊而後國治開封東郊範莊有一處聞名海內外的農村小院,院裡花木蔥郁,修竹青翠,一丈多高的玲瓏假山矗立在一池清水中,「山」上懸泉飛瀑,景色宜人。在長廊纏繞的門扉上,雕刻著著名書法家牛光甫寫的「翰園」二字。「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個小院之所以出名,就在於它的主人是名聞遐邇的中國翰園碑林創建人李公濤,他被人們譽爲當代「文化愚公」,他的家庭被評爲「五好家庭」。十年來,李公濤全家爲了弘揚民族文化,自籌資金,帶領全家,無私奉獻,艱苦奮鬥,...

  • 文章故立法委員馬乘風先生行誼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河南乡贤 马乘风 立法委员 文化传承

    故立法委員馬乘風先生,以字行、世居河南省宜陽縣柳泉鎭中石村,耕讀傳家、家風淳樸,祖益衆公,父明紀公,均能秉傳統之遺緒,廣結善緣,嚴守治家之道,承先唯謹,啓後有方,故教子弟以身教爲鑑,以學業爲重,幼入私塾,受嚴格訓練,入經史之門,奠國學之基,後入學堂,由小學而中學而師範而大學預科,從不感課業之重,一生爲文著書,暢所欲爲,蓋拜私塾之厚賜也。民國十五年冬,感於國事蜩螗,内憂外患,遂加入中國國民黨,志在救民,以身許國。旋奔向武漢,投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親仰 蔣公...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