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承习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永念吾鄕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黃嘉瀾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向往故乡 四季美景 传承习俗 同乡会 互帮互助

    (一)作者:黃國琪鄕長長公子,現肄業於國立淸華大學應用化學硏究所碩士班一年級我是在臺灣出生的,雖然沒有到過家鄕,但很小就知道我是浦東人,世居高橋黃家竹園。據說我們高橋的橋很高,初一丢下石子到月半才聽到「咚」的一聲,當然這僅是說笑,但使我對此鄕名感到極大的興趣,而村宅以「竹園」爲名,亦多麽富有詩意。十餘年前,母親曾畫了一幅油畫,題目是「夢裏家鄕」,在畫裏:那淡淡的月光下,塘水泛着閃閃的漣漪,楊柳、村舍、田野……,當時在我幼小的心靈中,覺得家鄕是多麽寧靜,樸...

  • 文章吉安习俗漫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7期  作者:廖大海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江西吉安 地方习俗 漫谈散文 爱酒之风 习俗传承

    故此「送终」有「崽送女不送」之说。如今,几经移风易俗,「养儿防老」观念已大大改变,儿女有着相同的权利与义务。尽管儿女们成家后一般都与父母分居过日子,但逢休息节假日时,儿女们都会回家「省亲」,帮父母做些家务活,陪父母聊聊天,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习俗具有传承性。有的习俗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其产生的原因渐渐被人遗忘,以致后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平空添上一层神秘色彩。从习俗产生的根源讲,它有存在的基础,经社会实践也具有一定的作用。有的习俗不能简单地斥为「糟粕」或

  • 文章關公——深植全中國人心的文化英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蔡珠兒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关羽 关公 传统习俗 文化传承 关帝庙

    關公,這位俗稱「關聖帝君」或「恩主公」的神祗,蛻身於三國志、三國演義中,原先以忠義的英雄形象出現,一千多年以來,經過戲劇文學的鋪演轉述,關公典故深深寖淫了中國的民間文化。而透過民間的通俗信仰,關公的形象得到累加的投射與發揚,神格因而逐次提昇上漲。遍覽中國的聖賢神祗,幾乎無人能像關公這樣:不但貫穿敎派藩籬,在儒釋道三敎中都享有尊稱、地位,而且同時受到官方崇祀和民間敬仰,更被多種行業尊爲行神。隨著近代工商業社會的轉型,關公更由人格神、商業神,發展爲全能神,因...

  • 文章閒話冬至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5卷 第12期  作者:鄭祥鼎  出版时间:1983-12-10
    关键字: 冬至 历史传承 传统习俗

    冬至,俗稱冬節,一年廿四個節氣裏,具有傳統民俗文化色彩而成爲歲時佳節的,祗有兩個節令——淸明與冬至。依曆法所定,廿四氣節,各坐落邦月那天,陽曆年都有固定月日,每年一樣,沒有什麼變動,如有相差,也祇有一天的時差。陰曆年,則不同,有先後早遲,沒有一定。由曆數家分別根據太陽太陰之運行,推算出來的。太陽運行,自秋分以後,跨向赤道以南推進,至陽曆十下月廿二日或廿三日,半之南緯線(南囘歸線,亦稱冬至點),是日卽爲冬至節氣,陰曆大抵落在十一月,日期或在月頭或在月尾或在...

  • 文章閑話戴氏膏藥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徐一德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戴氏药膏 文化传承 民间习俗 乡贤事迹 戴晓觉

    文中所說的戴氏膏藥,是指海州人戴曉覺配方煉製的膏藥。戴曉覺原名戴士柱,字石庵。生於一八八六年,一九六〇年卒。靑年時代從商,且初知一些中醫外科知識,後棄商從醫,煉的膏藥聞名於海屬鄕里。海屬群衆確信,患了癤痍,戴氏膏藥一貼就靈。因而,戴氏膏藥在海屬廣爲流傳,傳著,傳著,竟傳出一段故事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三十來歲的戴曉覺以行醫、煉膏藥爲生,業餘玩鳥,訓養畫眉。每天早上都到海州城牆根去溜畫眉,一天,他將畫眉籠子放在一處即將坍塌的城牆旁,不一會兒,正在籠裡歡快...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