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仁义道德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做人应有道义心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山房 出版时间:1994-08-20
    关键字: 仁义道德 善道 人生处世

    。秦氏大悦,汉家四百年的基本,实肇于此。到唐明皇避安禄山之乱,至扶风,壮士颇怀去志,流言迭起,明皇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未能向父老妻子言别,朕甚愧之,今听自返家,朕与子弟入蜀,今与卿等诀别,归见父老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将聆毕,不觉哭泣起来,众人皆曰:『死生皆从陛下』。从此流言寝息。总而言之,人类在社会上,接触人与人之间,应付任何种种问题,应为不应为,三思而后行之,是否背于仁义道德,庶几人生当世无傀之。

  • 文章新年新氣象 實踐新理想 創造新價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6卷 第1期  作者:吳紹起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新理想 新价值 实践德行 仁义道德 祥和

    生命的本质,是能在时间中成长,在历程中创新,在过程要日新又新,生命的价值也才能生生不已,中国人讲求修养品德,在实践人生的德行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也就是人生价值自觉的肯定。实践德行就是力行仁义道德,提升人的品格与价值,「仁」是克己待人以礼,「仁」是人之德,「恕」是行「仁」之方,「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要有一颗「将心比心」相互体谅之心,推己及人,行仁恕之道,就是我们同乡会服务的准则,同乡会以无私无我之精神,以及诚恳求是之态度服务乡亲

  • 文章亞洲文化中心第二屆亞洲學者會議開幕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8卷 第12期  作者:陳立夫  出版时间:1976-12-06
    关键字: 第二届亚洲学者会议 开幕词 亚洲文化中心 和平 仁义道德

    理,仍在发展,由于强国之争覇,与弱国之被愚弄而互相火拼,战争之爆发,仍到处可虑。无他,强国之不重视道德,不守言诺谋利而大量销售过时之军火与小国,为买卖则竟资侵略者以粮,亦所不惜。如此而言和平,不亦自欺欺人乎?吾亚洲诸国,其文化与宗敎信仰虽各有不同,然重视仁义道德则一。人类不欲求共生共存共进化则已,如欲求共生共存共进化,决非武力与金钱所能达致,必有赖于道德之功能。武力祗能为道德服务,金钱祗能作道德助力,和平始有保障。国与国一如人与人,无两者完全相同者。若强人同

  • 文章中道與仁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5卷 第11期  作者:蔣緯國 出版时间:1973-11-25
    关键字: 国际精神文化协进会 人居集体生活 仁义道德 哲学思想 日本

    相爱,便是以「仁」为本的强以济弱。人类文化就是根据这个原则而发展的。这就是天性,就是上帝的精神。这就是人性,是人与兽所不同的地方。现在再让我们就字面上来分析一下中国人所谓「仁义道德」的思想。先从这最后一个「德」字上讲起,「德者,得也,」就是获得的意思。中国最古与最重要的一本哲学经典是「易经」。里面的乾卦一节中谈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义是说整个的宇宙是在那里运行;这种运行是永恒的,是发展的和进步的。君子(当然包括淑女)也必须要求自己永恒的进步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