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评述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聲樂家任蓉的生活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蔡文怡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任蓉 演唱家 人物评述

    對於一個旅居異國的演唱家來說,演唱生涯是艱辛的,在掌聲遠去、布幔低垂後,剩下的只是疲憊的身體,和一顆孤寂的心。任蓉非常幸運,她一直有著一位「知音」伴侶,相隨相倚,鄧神勢是她在師範大學音樂系唸書時的同學,也是一位很好的男中音,由於鼻子不太好,如今才「棄樂從商」。「神勢是一位要求非常嚴格的老師和丈夫,由於他『內行』,所以每次我演唱,他都要先聽,而且也幫著提意見。」在任蓉的心目中,「唱歌是我的生命,而丈夫和兒子却是生命之泉。」初識或深交,每位朋友都喜歡任蓉那張...

  • 文章「才高命舛的曹植」一文補正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46期  作者:劉昌孝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曹植 人物评述 历史研究

    於本年七月下旬,接家君由台北來函吿知:我四月間寄文獻社的「才高命舛的曹植」蕪稿,已蒙採用刊布於本年七月十日出版之第一四四期,季刊平郵付寄,約九月份始可寄達西班牙。是將該文底稿抽出,閱讀一過,發現原稿第十八頁所敘「子仲樂於灌園」的典故錯了,深感自己下筆粗疏,除向文獻編者及讀者群致虔誠的歉意,特撰此短文,補綴正確的出典,藉贖錯失。三月寫稿時,對曹植「諫取諸國士息表」中「子仲樂於灌園」一句,腦際第一個反應是明人張鳳翼撰有灌園記,以及平劇黃金台,俱敘齊閔王世子田...

  • 文章張學良功與過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梁肅戎 張理國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张学良 人物评述 西安事变

    西安事變主角、有少帥之稱的張學良將軍昨以一百零一高齡病逝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前立法院長梁肅戎昨日以「同鄉」身份表示哀悼,他説,張學良主張統一,保衛東北的領土完整,深受所有東北人的景仰,但張學良晚景淒涼,雖然活了一百零一歲,他和所有東北同鄉都對此表達哀悼之意。梁肅戎表示,他是民國九年出生,比張學良小了將近二十歲,也談不上與張學良間有什麼關係,不過,他在民國七十九年擔任立法院長時,曾發起爲張學良祝壽活動,過年期間也曾拜年,直到民國八十二年張學良赴美前,彼此往來...

  • 文章總統 蔣公的求知欲與治學精神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楚崧秋 出版时间:1981-04-15
    关键字: 蒋介石 治学精神 人物评述

    先總統 蔣公的學養和一生行誼事功可資追述闡揚者太多,今逢蔣公九秩晉四誕辰紀念,特願就他的「求知欲」和「治學精神」兩方面,根據一些親身體驗,來略加探討,希望稍助國人認識、效法 蔣公的好學精神。蔣公的一生始終好學不倦,他深信「知識卽力量」且切己力行。故在他的一生中,無時無刻不在注意接觸、接受各類新的知識,進而予以融會貫通。他自幼年時候起,未曾一日廢學。他持之以恆的治學態度,可由一件事看出。 蔣公曾謂:「幾十年來我每日必有日課,每日必記日記,雖在造次顚沛中,也從...

  • 文章一代長才郭嵩燾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杜連喆 李醒民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郭嵩焘 晚清外交 洋务运动 人物评述

    去(六十七)年四月十五日,拜讀中副姜公韜先生大作:「知人論世說傳記—兼介兩部明淸名人傳集」。覺得姜先生知識淵博,見解正確,令人欽佩;姜文最後一段有云:「淸傳成書迄今三十餘年,近年來新史料的發現與探討,已使該書多有値得商榷之處,但是無可否認的,淸傳與明傳仍是目前最有價値的兩代名人的傳集,這兩種高水準的工具書,在外國的學人推動主持之下,竟得完成,固不免令國人感到羞愧,爲今之計,筆者頗望有心人土把這兩部書給翻譯出來,以方便國內硏究明淸史的學者的參考……。」讀後...

  • 文章不經之談的燈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4期  作者:張二  出版时间:1987-12-01
    关键字: 灯谜 传统文化 人物评述

    —右传之二章——如蒙同好不弃,欢迎赐敎,谜底见下期。1.普天同庆。(时新名词)2.大家恭喜。(现代名词)3.一夫一妻。(商业名词)4.未有先学养子,而后嫁者也。(周易)5.减肥成果。(宋词一句)6.迂哉夫子。(曲牌一)‘7.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词牌一)8.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鄕谚)9.守口如瓶。(佛家语)10.且顾今朝。(七绝一句)11.九一八。(乐府一句)12.言可为天下法。(日常必需)13.非其类也。(论语)14.此唱彼和。(鄕谚

  • 文章孟子述評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4期  作者:胡伍戎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孟子史略 人物评述 思想概说 治学之道

    新建 胡伍戎一、孟子事略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此據史記孟荀列傳正義之說。又據漢書藝文志:孟子一書原有十一篇,其中有四篇有目無辭,因手邊資料不足,無法査考。現傳七篇,載在孟子。又據師古註引聖證論云:「軻,字子車。」惟未詳其所出。此見辭源孟子條。他在戰國時代鄒地誕生,幼年喪父,賴其母三遷住址,斷機相勉,始知發憤讀書。由於賢母教子有方,並受業于子思之門下,乃與其學生著孟子七篇。他的學說是尊王賤霸,重仁義,輕功利,創性善說。畢生闡揚孔子思想,後人尊爲亞聖。據...

  • 文章胡雪巖之一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2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89-05-10
    关键字: 人物评述 生平事迹 名贤传记 胡雪岩

    客歲台視國語連續劇演出「八月桂花香」,主題溫馨感人,寓意深邃,落幕雖久,佳評仍不輟,果然魅力非凡,尤以劉松仁飾胡雪巖,演技精湛,達到收放自如境界。胡雪巖之爲人,並非像劇中所演如何念故舊,篤風義,滿口仁義道德。其實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暗地單騎入花叢,輕佻之徒。好在觀衆,是欣賞演技劇情佈局。而無人追問故事之虛實。胡雪巖,讀書不多,原來是極爲平凡之錢莊店倌,是所謂:「操子母術者」,在淸同治年間,開設阜康錢莊。因緣際會,結納外國某銀行買辦。僥倖突破八陣圖,闖出...

  • 文章道契天人的周敦頣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7卷 第3期  作者:董金裕  出版时间:1979-07-15
    关键字: 周敦颐 宋代理学 天人合一 人物评述

    宋代的學術要以理學最爲大宗,理學的興起,雖然黃震曾說:「本朝理學雖至伊洛而精,實自三先生(按指胡瑗、孫復、石介)而始。」其實胡、孫、石三先生對敎育的振興以及異端的攘斥,與後來理學的發皇雖然確有其不可磨滅的功勞在,但是平情而論,他們於理學所探討的主題,可以說是完全尙未接觸到。因此視三先生爲理學的先導則可,若必謂理學的發展始自三先生,實有待商榷。而眞正開始闡發心性義理的精微,爲後來理學家導引出一條新路向者,吾人不得不首推周敦頤(茂叔)。黃百家在宋元學案中謂:...

  • 文章南俠展昭其人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8期  作者:李楨祥  出版时间:2014-11-25
    关键字: 展昭 人事背景 人物评述 《三侠五义》 “南侠”

    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値世间方饱于妖异之说,脂粉之谈,而此遂以粗豪脱略见长,于说部中露头角也」。【人物评述】《三侠五义》人物虽有「行侠尙义」和「致君泽民」的共性,但又个性分明。「白玉堂的心高气傲,锋芒毕露;蒋平心机深细,谨愼而又灵活;展昭谦逊平和,谨小愼微;欧阳春深沉老练,直朴豪放;艾虎则粗中有细,活泼可爱;沈仲元忍辱负重,随机应变;丁氏双侠,富贵气象,风流倜傥。」从展昭讲,他四救包拯,目的并不是荣华富贵,只不过体现了其一贯行侠仗义的精神罢了。后来,包拯御前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