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文风光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南北兩京漫遊散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4期  作者:劉子暎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北京市 南京市 游记 古都历史 人文风光

    南北两京,不仅为吾中华民国国民所景仰,亦为外国人士所向往,以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思欲兴临佳地乐止胜境者,实繁有徒,考究其因,端在一个京字。京者,帝王之都也,山水钟灵,人文毓秀,当然是块好地方,就凭这个京字,可以广招天下客也。南北两京,不但是历史古都,而且是现代都会,南京古称金陵,北京又名金台,故亦可称南北两京。南京是六朝故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史有记载。还有南唐李三主(先主李升、中主李璟、后主李煜),明朱洪武帝、太平天国洪天王,都城的名称

  • 文章澤雅古道——打造休閒旅遊區 古道互通要先行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4期  作者:周吉敏  出版时间:2014-08-01
    关键字: 泽雅古道 地域文化 旅游开发 人文风光 笔记资料

    周吉敏,女,温州瓯海人。一九九五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二百多万字。曾出版散文集《月之故乡》、《民间绝色》等。本会何副理事长纪豪日前返台,为会刊社带来泽雅古道等三本有关温州文物的书,在泽雅古道一书中,作者踏勘整理出十条「优线」为:”周岙古道“、”南山古道“、”庙后古道“、”十二盘岭古道“、”门槛山古道“、”天长岭古道“、”古耸古道“、”黄坑古道“、”吴坑古道“、”桂川古道“,作者并对古道人文、风情、历史、风景甚至旅游导览都做了详尽解说且附上照片,尤以

  • 文章示女兒中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5期  作者:涂浩瀾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诗词 修水县 人文风光 家乡风貌

    潘善福鄕长以「修水人文光耀华夷」八字嵌头七律及傅筱萍鄕长五言绝句和青玉案,盻归词各一首。谨抄录原文步原韵敬和:原诗:修水人文光耀华夷台北潘善福修成华夏好园田,水孕材猷甲路先。人地天恩施万福,文章华国启千年。光前裕后酬常德,耀启英明多俊贤。华夏宗祧隆享誉,夷模汉德史连篇。原诗:五言绝句:秋思傅筱萍独倚江边阁,中天月自娇。君今在何处,夜夜听归潮。原词:青玉案·盻归傅筱萍澎湖赣水双分处,黄河崽,阿山女。骨肉同胞长别苦。「三通」应待,月圆朱户,荡起来时橹。故园花草

  • 文章山奇水麗話桂林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2期  作者:李雁蓀  出版时间:1978-09-20
    关键字: 山水景色 人文古迹 城市风光

    「奠五岭之表,联两越之交,屏蔽荆衡,鎭慑交海,枕山带江,控制数千里,诚西南之会府,用兵遣将之枢机。」抗战之役,桂林即为大西南之重要军事基地,一时人文荟萃,风气大开。桂林城筑于桂江上游,漓江西岸,地势海拔六百五十尺,所以终年常有大风。当地的俗谚有:「朝风作,一日止;暮风作,七日止;夜半风作,十日不已。」桂林城垣不大,环城仅十里余,本来有十二个城门,后来因为年久湮废,仅存水东、文昌、南门、西门、丽泽、北门、就日、迎春、伏波等九门。市区并不辽濶,也不壮丽,可是夹道

  • 文章藍色文化——明清小說探勝遊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8期  作者:曹晉杰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旅游业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明清小说

    发展旅游业,离不开自然与人文景观。盐城既有湖、海、湿地和珍禽异兽,又有众多人文景观,明清小说探胜便是众多人文景观中的一大亮点。一、明清小说探胜游资源丰富按照《中国通俗话本小说总目提要》记载,我国截至清末为止,现存的古代小说有1154部,其中与盐城有直接、间接关系的有100多部,近十分之一。㈠小说作者为盐城人或长期定居在盐城:《水浒》作者施耐庵,是苏州人,他曾辅佐张士诚打天下,后辞官归隐大丰市白驹场,至今白驹花家垛有他的故居(现为施耐庵纪念馆),花家垛河西

  • 文章台灣印象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40期  作者:李彥臻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自然风光 人文景点 台湾水果 热情待客

    汽车要么全部开动,要么全部停下,我想这也是避免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吧。在台湾的8天时间,我们先后在桃园、台中、嘉义、高雄、台东、花莲、台北住宿。每到一处,我都会利用早晚时间到宾馆附近走走,亲身感受一下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街道所见之处都非常整洁,停靠路边的汽车、摩托车井然有序。虽然街道并不宽阔,但行人和车辆严格按交通规则通行,并未看到交通拥堵现象。我们一行参观了台湾的著名风景名胜和人文景点:海柳公园风景优美、鬼斧神工,阿里山古木参天、空气清新,日月潭碧波荡漾

  • 文章山地民居第一村——林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30卷 第5期  作者:李盛仙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林坑 明朝 山地民居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全村那层层叠叠的古民居,就像蚁窝一样繁复,蜂巢一样密实。一幢幢保存非常完整的乡土建筑,构筑出一个个鸡犬相闻的农家小院。这里的房子都是木瓦结构,建筑薄薄的屋顶边沿都出墙体,长年浸润在水气中的墨瓦,显得特别浓黑,更使整幅画面增添一份凝重。与四周的青山交相辉映。在竹林、松柏和古樟的掩映里,在郁郁葱葱群山怀抱中,这个美妙绝伦的小小村落显得格外深沉,格外富有人文历史的气息。清澈美丽的溪流,蜿蜒起伏,从村落的中央潺潺流过,散落在溪中的许多鹅卵石,宛如白垩纪时代巨大

  • 文章百侯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王絕滬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百侯镇 古镇风光 历史人文 文学辞赋

    军政要员、科技精英、工商巨子、文艺宗师,不可胜数矣。明清科甲鼎盛,今之学子芸芸。青史铭记,故土荣光。人才因山而秀,山水因人文而名。山有灵兮云藏岁月,水为魂兮辉耀俊杰。百侯人杰仪型在,岭表风流业绩存。人文积淀深厚,自然景物壮观。风华胜地,独占一方妩媚。蔡仙圳摩崖石刻,鬼斧神工越千年。马山古寺,晨钟暮鼓,梵音悠扬,游之自忘尘缘。化暴戾为慈悲,除烦恼而修善果。侯南巷陌,明清老屋,接栋连甍,参差列柴扉。品读古榕,阴森翠盖。百侯中学,八旬沧桑。陶教基地,媲美晓庄。培养高干,早已上千

  • 文章(人文風情)密印寺簡述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17期  作者:王祥英 出版时间:2008-02-01
    关键字: 密印寺 自然风光 人文景观 历史意义 沩仰宗

    密印寺是我國南方一大名寺古剎,位於湖南寧鄉縣城西七十四公里的大潙山,主峰由數十座叢山環抱,突樹其中,山頂形成天然盆地,方圓四十零七五平方公里,海拔一千零七十公尺,蜿蜒磅薄,怪石林立,地勢險峻,漫山蒼松翠竹,林間鳥語花香,溪流泉水清澄,滾滾東流,是寧鄉第一河流潙水發源之地。如今山上交通方便,四條螺旋形盤山公路像絲帶從四面通向寺院。山上人民健康,六畜興旺,五穀豐收,社會安定,僧俗團結。登上大潙山,晴天居高臨下,俯視數十里山河,如一幅錦繡屛彰,陰雨天彩雲繚繞,...

  • 文章成都文化之旅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5期  作者:董翔飛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成都 人文景观 文化之旅 自然风光 杜甫草堂

    文化遗存成都不仅是四川省会所在,更是名山大川文化遗存最丰盛之文化重镇,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或国家一级保护的佛堂圣地峨嵋山、乐山大佛,名闻环宇,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都江堰大水坝,被形容为「树在水中栽,水从树中流,以及人在画行」并有现代桃花源之称的九寨沟,乃至新近出土「沈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代表长江流域楚蜀文明的三星堆遗存,都是散布在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成都除名胜古迹密布之外,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民风淳厚,西郊的浣花溪畔有极富盛名的杜甫草堂,杜甫「古柏行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