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客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人客和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4期  作者:基隆 出版时间:1974-02-01
    关键字: 民间习惯 客人 字义 笔者

    「牙刷、刷牙」「红枣、枣红」「面包、包面」「中中」「地道、道地」「板车、车板」「大衣、衣大」等等,为数颇多。本题所谈「人客」和「客」两个名称,不论在字义上讲,或称谓上讲,原是无甚区别,大可通用,而且别处地方,多不分轩轾,随心使用,惟独阿拉宁波,鸿沟分明,绝对不可混淆。淸白门第,戚友造访,称为「人客」。秦楼楚馆,狎客登门,称为「客」。设或一时大意,脱口说错,见到家有光临,误说你家有「客」,作,听到固无所谓,若入主之耳,认为大不应该,不但

  • 文章同安民間俚語的歷史故事

    来源期刊:《同安》 第90期  作者:洪樹勛 出版时间:2005-04-01
    关键字: 同安民间俚语历史故事 女婿是灶脚 仙公猜行到才会知 土民猪朝 笔化三千

    来祭拜。林涂先拜保生大帝后拜叶九公。这时老鼠闻到腥味,就爬上嘴口窥探,一见林涂正在叩头跪拜,连忙跳下咬住一条鱆鱼往叶九公口里拖,因鱆鱼头小足大,一下子拖不进去,卡在嘴口,林涂听见响动,一看,只见叶九公口里含着一条鱆鱼。此时林涂赶紧再叩头,连声说:「叶九公,鱆鱼第子自己掘的,请尽量享用,别客气」。叶九公吃鱆鱼的传说流传至今,现马巷一带群众 用自己生产的东西招待客,都会用「鱆鱼,弟子自己掘的」。俗语盛情招呼客不要客气,尽量受用。二、女婿是「灶脚人客」据说林

  • 文章赠友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第29卷 第29期  作者:呂麗瓊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友人 蝴蝶 采花 夕阳

    野老庭僻远纷华,世外仙源武陵家。葡帘深深蛱蝶舞,杏荫沉沉蜂采花。亲种一园陶令蔬,自栽几畦邵平瓜。自羽频挥闲坐,「乌纱」全坠夕阳斜。

  • 文章敦厚的河南(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03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5-01-20
    关键字: 刘锡田 河南人 单帮

    如何进入潢川城之掩护办法,初步调查以单帮最为适宜,因潢川大多以大米,小米混合煮粥,佐以馒头,城中缺米、缺盐,入城单帮以贩盐米为大宗,出城则购买日军由华南运来之香烟、香皀、毛巾、火柴、电池、龙头商标白细布、及粗细绵纱为最有利、笔者熟悉行情后,经交通员指示,即日起练习挑担功夫,一头米、一头盐,每头各二十公斤,预计将四只十支光电灯泡大小眞空管藏入米盐之中。翌晨即练习挑担步法,前后两箩,不过四十公斤,但一生未经挑担,一站起即失重心,试行开行开步时,左右摇摆

  • 文章不忘本的客家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5期  作者:林中靑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客家人 迁徙 海外华人 崇正总会

    客家」实在就是从中原辗转迁徙的一支逃难家。所谓「」,就是客户,到了新遵的地方,便成为「客居之」。他们由中原的「主」沦为他鄕的「族」,其中眞有说不尽的辛酸,也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所谓「时时作时时,处处无家处处家」。客家在国家的动乱中,时常集体逃亡,不断流徙,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拓荒精神,但他们却始终保持着中原礼俗(如天足),而且在我们的语音里面,保存著许多中原古音。其实,汉民族由中原向南迁移,到达闽、赣、湖、广的,早已于当地早期

  • 文章西湖香市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2期  作者:計明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文化活动 商人 香客 旅游

    这些善男信女趁着花朝前的农闲季节,借着进香的名义,亲朋好友预先约定结伴来到杭城,换换空气,观赏西湖好风光,购买时新用物。焚香燃烛,下跪叩头,祈求神灵的福庇,五谷丰登,蚕桑丰收,丁生旺,由此来看,香市已不单单是宗敎信仰活动,已具有丰富的内蕴,含有旅游观光的文化生活,商业贸易的经济活动,只是涂上一层宗敎的色彩而已。香大都自备干粮,既节省方便又清洁合自己口味,乘着香船来到杭城各口埠,以松木场,江干、卖鱼桥、拱辰桥一带为多。香船多时每日可达数千艘,停泊埠头时则需

  • 文章崇情远绪念水源之血浓 祖德流芳绵瓜瓞于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97-02-01
    关键字: 公祭大典 祭祖 族人 庆典盛况

    寻根谒祖故土情福建宁化石壁客家公祠落成世界客属祭祖暨公祭母亲河及客家之路庆典盛况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宁化石壁客家公祠落成及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六万参加盛会。姚美良先生荣膺主祭。公祭客家之路大典。公祭母亲河—汀江。

  • 文章乡居旧事

    来源期刊:《浦東》 第42期  作者:楓林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乡居生活 乡间作客 思念故旧 祝福友人

    那年的夏天,我去了朋友家作,虽然只住短短的一个多月,但它给我的印象,深刻难忘。朋友的家,世居浦东南汇,宅第很大,共住兄弟三家,但都自立门户,住宅周围,就是一望无际的靑靑稻田,微风吹来,稻浪摇曳,稻香扑鼻,空气淸新无比,令舒畅而忘忧。闲著无聊,我总爱在田埂上散步,在轻松的心情之下,不知不觉间,还会哼些不知名的歌曲,此情此景,实难与烦吵的城市来相比了。朋友伉俪,待客热忱,甚致每天吃什么,都要征求客的意思,这样的友情,实在太可贵了。时间过了几十个寒暑

  • 文章先父月笙公行誼與浦東同鄕會

    来源期刊:《浦東》 第66期  作者:杜維藩 出版时间:1991-11-15
    关键字: 杜月笙 对联 文人墨客 遗嘱 共进会 物资调配

    先父月笙公于逊淸光緖十四年戊子阴历七月十五日,在上海县高桥鎭杜氏祖宅诞生,今岁中元节,恰为一百零四岁。记得上海老宅有副门联是:「友天下士,读古书」。另在客厅也有一联云:「春申门下三千,小杜城南尺五天」。前一联是表示先父的胸襟与气慨,后一联是当时各界士称颂先父的好客风范。先父的门下,三敎九流,无所不有,就中他以对待文人墨客,知识份子最为敬重,谦恭和悦,优礼有加。也正由于他的礼贤下士,向来是一身傲骨,目空四海的章士钊。洪宪要角,「生平愿为帝王

  • 文章觀光與道德(三續)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50期  作者:景武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观光客 目中无人 当地居民 物价高昂 交通拥塞

    不合乎羣公认的「非」就是「恶」的。因此道德对于个行为有控制的力量,一方面可激发其义务心之自觉,另一方面引起其向上好善弃恶之心,乐于实践。但是,类的行为,未必皆有道德上的意义,尤其是观光的行为;祇有在目的、兴趣、或利益有冲突时所产生的心态与行为,才有道德判断的价值。因此本文对于观光道德的判断,仅限于观光者与接待者的行为为对象。观光现象中产生的观光道德行为从道德的范畴中来看观光离开其原居地,到达观光目的地所表现的观光活动,构成了观光道德行为。而观光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