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京剧艺术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門瑣憶——「皮影子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皮影戏 京剧艺术 个人回忆 故乡风情

    在世时与苏老先生是师兄弟,她看到我爱「影子」,瞒着我的婶母,私底下拿出一百块银洋,拜倒在她的师叔面前,我跟在后面磕头,一再要求,苏老先生始认我为弟子,那一百块钱,只收了一半,我已有名师指点了。师父说:「绘画,心要静,笔要稳,动起刀子来刻要狠,任何艺术离不开眞、善、美,任何学问患肤浅,患自满,你先苦画十年再说——就是自己认为满意时,也要请别人来挑剔,等到你的仇人说好,这时才可以问世…」对吗?做皮影人眞难,不但要名师指点,而且选购驴革、牛皮……要内行,而所使用

  • 文章沭阳京剧今昔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1期  作者:陳錚  出版时间:2001-03-01
    关键字: 区域文化 京剧艺术 同乡联谊 市民生活

    联谊活动,均用我县场面配演,所以我县这班京戏票友屡出风头。三、少年组这一组代表,则是东关实验小学内的「宋长荣京剧小组」。学校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方针,在艺术的大花园中绽开的一朵灿烂的奇葩。学校聘请专业教师,利用课余进行专业指导。不仅教唱,而且练基本的腰腿功,与专业戏校在教法上没有什么差异,所不同的是在课余。学生是在三、四年级选挑,八年来硕果累累,不仅参加过省市会演与比赛,今年全国性艺术节在江苏举办也排练节目,在常州市参加演出,得到赞誉。因此

  • 文章赠来台演出京剧艺术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3期  作者:劉孚坤 出版时间:2004-10-10
    关键字: 京剧艺术家访台演出 赠诗

    兰(七律)盛兰潇洒少兰英,父子眞传才艺精;落寞上坟穷立志,欢愉小宴慕钗裙。周仁侠义亡冯氏,公瑾深谋输孔明。演技动人身入戏,也循旧辙也翻新。赠荀派青衣孙毓敏(七律)一频一笑夺天工,漫舞轻歌荀派风;娇巧红娘能解语,伤心小玉叹哀鸿,尤三芳烈苏三怨,崔氏痴狂杜氏空;演到眞情难自禁,已忘身在剧场中!赠京胡艺术家马兰女士(七律)弓弦婉转赛箜篌,巧手弄弹月满楼。道唱引歌情调厚,垫腔塡韵味甘留。金戈铁马狮鸣吼,流水行云凤展喉。或问琴师何老叟?原来玉女艺才游!赠老旦赵葆秀

  • 文章籍贯桂林的「艺术总监」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8期  作者:程兆奇 出版时间:1997-10-10
    关键字: 梅花奖京剧团 艺术总监 霍大寿

    从大陆来台参访的各类团体,除了迳由广西组织并派出的之外,所谓「中央」级或跨省人士组成的,从来没有广西人挂过头牌,甚至成员都极少广西人。这显示我们广西人在大陆各行各业都缺少标靑的指标性人才,钟灵毓秀的八桂大地竟沦落到这一步,我们究竟应感慨还是浩叹!七月间从北平来台北表演的「梅花奖京剧团」,总算给旅台广西人争回了三分颜面,这个团的第一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霍大寿,是临桂县两江圩人。「梅花奖京剧团」是个任务性编组,集中了大陆各主要京剧团中曾得「梅花奖」的「尖子

  • 文章梅葆玖與「大唐貴妃」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周桂蘭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梅葆玖 京剧 《大唐贵妃》 梅派艺术

    胜素、梅葆玖担纲主演。他(她)们精彩的表演,着实令我们这些身居海外、如饥似渴的戏迷们人饱了眼福,过足了戏瘾。梅派艺术嫡传、京剧艺术师梅葆玖先生的表演艺术,通过几十年舞台生涯的实践,加上他聪慧好学的秉性,因此使得他在继承与发展梅派艺术的进程中,都取得了足以告慰其先严并使之含笑于九泉的丰硕成果。在这出「大唐贵妃」中,他饰演的杨贵妃,正值安史之乱,李隆基西逃,唐军在马嵬发生兵谏,逼唐玄宗赐死杨玉环的悲切悽楚场面。在舞台上,梅先生那精湛的表演艺术,充分展现

  • 文章(劇談)寧波的京班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期  作者:賀 鑄 出版时间:1967-06-01
    关键字: 京剧 戏曲艺术 大鸿寿徽班 大四喜班 名伶

    长江后浪推前浪」,随时代的进步,由徽班演进到京班。大鸿寿徽班,除班主王鸿寿的艺术生命,维持得最久远外,其余,如文武老生「碌碌动」,却落到「四喜」班做旗牌。大鸿寿时代的「碌碌动」经常是演压轴如「崔子弑齐君」的崔杼。从三张枱子的大帐上,一个空翻,落在台前,散髪、油脸、俊扮、唱梆子腔,跟麒麟童唱「临江驿」一样地讨好观众。所以当时我们宁波的观众,赠以「生色」二个字。但落在四喜班里,跟「喜」字辈京朝大角配戏,颇觉相形见拙。我曾见「新大四喜」演「路遥知马力」,路遥

  • 文章祖籍浙江寧波的大提琴演奏家的傳奇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6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9-06-10
    关键字: 大提琴 演奏家 马友友 音乐 京剧 华裔青年艺术家

    当今在杭高校史室中始终漏列其名,令人不解。其实杭高列入全国名校,功不可没。再说民国四十年(一九五一)中共政权成立后,浙江省的公私中学取消原名,以数字次序命名,杭高就改名为杭一中,直至民国七十七年三月杭高恢复原名,称之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正逢杭高八十周年校庆前夕。目前浙江省的中学中恢复原名者仅杭高一校而已。如今杭高庆祝百年周年,较之去年浙大庆祝百年大庆,更多意想不到的光彩,如叶校长地下有知,当可含笑九泉,不必计及世俗的浮名。二、音乐艺术的造诣成名极其艰难音乐

  • 文章(兩岸交流)董翠娜譽滿台北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2期  作者:李能宏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京剧状元媒 毕业烟台艺术学校 拜师张派 望江亭 到台演出

    全省各地赶来台北,看她这场精彩的表演,烟台同乡捧场的最多。董翠妈是国家一级演员,一九六二年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旺远村,毕业于烟台市艺术学校,在艺校求学期间,由于她学习勤奋,悟性又高,深受老师们的关注和照顾,算得是「窝里红」的尖子演员,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即分发到烟台市京剧团服务。她为人和善,不挑角色,主、配角色都演,由于她嗓子好,做表细腻,就选择了张派,一九八四年拜张君秋大师为师,在张门弟子蔡英莲的辅助下,艺术成长很快,一九八七年在北京举行青年京剧演员电视

  • 文章藝壇翹楚三卿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4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中华文化 书画艺术家 笔墨作品 京剧艺术家

    中华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则是黄河流域的精华区,而河南又为中原心脏地带,人文荟萃,贤能辈出,仅就书画艺术而言,历代传世名家,豫籍人士便有:东汉的蔡邕,陈留人。张衡,南阳人。三国魏的钟繇,长葛人。东晋的庾亮,鄢陵人。唐的吴道子,禹县人。张说,洛阳人。五代的郭忠恕,洛阳人。北宋的吴宗元,古豫白波人。郭熙,温县人。韩琦,安阳人。南宋的李唐、李迪,温县人。苏汉臣,开封人。元的朱德润,睢阳人。明,张路,祥符(开封)人。清、王铎、孟津人。…此不过略举大要,篇幅限制

  • 文章海州文化簡況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李建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民间艺术 白宝山 京剧 传统剧目 抗日宣传 民众教育馆

    一、民初海州文艺的兴起从清末民初到三十年代初期,古城海州只有几所学校,几乎没有官办文化事业,清宣统末年,白宝山以宣武军统领进驻海州。一九一五年升任海州鎭守史,相继任独立师师长,在海州达二十余年,他吃饭时皆要奏军乐。白宝山和海州有钱士绅,地主杨少如、杨采臣、谢希余等交往甚密,他们特别爱好文艺,在白宝山的支持下,刺激海州京剧业和民间文艺有所发展,每天城隍庙京剧戏台皆有演出,有时在天后宫戏台演出,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杨家将」、「西厢记」、「打渔杀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