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五福与人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本会故名誉理事长毛松年先生遗著「五福与人生」(上)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64期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毛松年 遗著 五福人生 洪范篇 五福要义

    的,无所遗漏,无所欠缺。最奇妙的是五福的排列顺序,首称寿,次为富,假如当时是把富列为第一位,视物质的追求列为首要,那末,人生的意义,社会的风气,国民的性格,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影响所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敦厚、淳朴、和平、康乐的文化,根本上不可能如此形成。物质对人的生活与人的生命,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条件,但是,物质无论如何是生命之外的第一重要条件,所以列为第二。换言之,生命才是人的第一重要条件。处今天的社会,大家都对浇薄的风气,败坏的风俗,恶劣的治安环境,感叹不已

  • 文章本会故名誉理事长毛松年先生遗著 五福与人生(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65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毛松年 遗著 五福人生 考终命 德性

    都带不去,如果连自己的心都坏了,是空心而死,成为永远的遗恨。论语载:孔子的学生曾子患了重病,叫他的学生们到床前,说:「掀开被盖,看看我的手和脚吧!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比走在深潭的边缘,好比踩在薄薄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可以避免身体毁伤的罪了!弟子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令人可以安身立命的功用,使人在人生的意义上,不至于徬徨无所,不至于误入岐途。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起脚点。其次,说到攸好德应该如何修持的问题。攸好德虽然祇是五福之一,而且排列在第四项

  • 文章五福与人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4-05-15
    关键字:五福 传统习俗 修德 人生智慧

    的意义上,不至于徬徨无所,不至于误入歧途。这是人生最重要的起脚点。其次,说到攸好德应该如何修持的问题。攸好德虽然祇是五福之一,而且排列在第四项,但是,它却是五福的总枢纽。为到容易了解它的重要性,下面几点,有从详研讨的必要:首先要认识德性的来源。孔子曾周游列国,当他经过宋国,正在树下和弟子们讲学的时候,被宋国的司马桓魋派兵把他们包围起来,要加害孔子。当时跟随孔子的弟子都非常惊慌,孔子对弟子们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几十年前我读这段书,并不了解这句话的重要性,直到

  • 文章何为五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6期  作者:高廷華  出版时间:2007-03-26
    关键字: 五福 好德 幸福 美满 人生

    我们常说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长寿是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性命终时,没有横祸,没有痛苦,没有牵挂,安祥而自在地离开人间。」五福合起来,才是幸福羙满的人生。可是哪有十全十羙呢?好德是五福里顶重要的一福。因为「好德」是一切好运和福气的根本「温良恭俭让」。「温和柔软可以保持心理健康」、「善良、仁慈可以导致长寿善终」;「诚导恭敬,可以保持平安宁静」;「节俭勤劳可以

  • 文章浅谈新“六福”(一)

    来源期刊:《海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王祿明 出版时间:2013-09-30
    关键字: 五福 六福 现代人生观

    昔日讲求「五福临门」,所谓五福乃是:富、寿、康宁、修好德、与考终命。朋友闲谈,愿望多端,归纳言之,不外新「六福」:1.生得顺—顺利成长,没有制造麻烦。2.长得美—男如潘安,女赛貂婵,一生一世,占尽便宜。3.活得好—除了衣食无缺,生活富裕而外,更重要的是,家庭美满,甜蜜适意;人际关系良好,左右逢源,时时快乐安详。4.老得慢—得天独厚,驻颜有术,令人羨煞,七十犹如四十,别人样子老,你却老样子。5.病得轻—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不生病痛,倘若重病缠身,必然痛苦不堪

  • 文章从健康长寿谈「五福」「三多」(中)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1期  作者:北辰  出版时间:1986-07-20
    关键字: 健康长寿 五福 三多 处世哲学 人生感悟

    我国儒家传统的基本看法是:「长寿」应该存有积极意义。如是还引申起若干观念。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靑」等等。个人希望「长寿」必须了解人生的眞正价値。第二希望长寿,不是孤立的而必须要从各方面配合。这个观念以洪范「五福」讲得很透澈。现在工业社会里的人,单纯祈求个人「长寿」,没有从各方面配合,大多数并不是愉快的晚景。常听说某些国家的老人,有儿孙却远离膝下,得不到家庭中的温暖,得不到任何应有的照顾,慢说「昏定晨省」,「奉养

  • 文章从健康长寿谈「五福」「三多」(上)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0期  作者:北辰  出版时间:1986-06-20
    关键字: 健康长寿 五福 三多 生命潜力 人生感悟

    我们自由祖国当前社会,有一种可喜现象,就是国民平均年龄,已普遍而且不断的提高。居民年龄达到七、八十岁以上的,已成千累万,到处都是。九十至一百和一百岁以上的,也大有人在。这许多寿公寿婆们,大多数还是体魄健康,精神抖擞,并看不出有衰老象征。古人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应该要把它修正了。按「寿」字的解释是当作「久」字讲。就是生命能够延长很久很久的时间。「长寿」就是「永年」,古称「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因此,没有达到六十岁以上的人,不能称「寿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