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五四共返回6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鄭振鐸與《救國講演周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張祖桐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郑振铎 五四运动 刊物 主编

    一九一九年伟大的”五四”运动,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帝及反封建革命运动。当这场运动的风暴席卷温州的时候,在广大爱国青年之间,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怒潮。他们以”救国”为宗旨的学生社团,如”学生救国联合会””十人团”、”温州救国会”等组织相继成立。同时,他们还创办了《救国讲演周刊》、《永嘉新学报》、《瓯海新潮》等期刊,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尤其是郑振铎主编的《救国讲演周刊》对鼓舞温州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推进运动的深入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郑振铎:(一八九八

  • 文章繆金源教授小傳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10期  作者:吳俊升 出版时间:1979-04-10
    关键字: 缪金源 东台 五四 哲学

    甚深。君在校时,养虽五四新潮磅礴之秋。君于新思潮虽多所许可,惟主独立思考,未肯一意随和,故闇然无以自见。君处之夷然也。君工诗文。诗不宗家派,惟骎骎入古。文则追橅桐城,朴实简练有度。惟亦不轻鄙白话文,以谓可以普及大众。君尝立意以语体作书牍,绝不用文言。惟与人接谈,辄出口成章。话则文言,文则白话,人或以此嘲君,君亦不顾也。君立身行事重原则,凡意以为当行者,即不顾一切以赴。在北京大学时,有倡议废止考试者,君赞其议。迨学校公布,考试与否,悉听学生自由,惟不与考者不给

  • 文章五四文艺奖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4期  作者:劉陽先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五四文艺奖 奖项类别 同乡动态

    舒宪波乡长荣获中国文协五四文艺奖章海外文艺创作奖。每年五月四日,中国文艺协会都会颁发荣誉文艺奖章给在各领域杰出艺文工作者。九十五年获选类别计有:散文创作、新诗创作、艺文报导、水彩创作、书法创作、篆刻创作、音乐演出、音乐论述、音乐工作、艺术摄影、舞蹈(网站)教学、编剧、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文工作,以及海外文艺创作等项。舒乡长不仅是桂冠诗人,而且文艺创作种类繁多,确是宏儒硕学,为湘乡之光。

  • 文章國民敎育邁向新里程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14期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84-09-01
    关键字: 国民教育 五四制 终点教育 分化

    社会变迁的需求,在实际运作上求其灵活与多样化。因为具有以上之特色,学制改革草案充分显现了它的传统性、计画性与包容性。「五四」制的国民教育是六十年来的突破在学制改革草案的甲案中,针对国民敎育提出一项新的建议:九年国民敎育得试行「五—四」制,前五年为国民小学阶段,后四年为国民中学阶段。此一创发的新理念和改进勇气値得赞扬。五四制国民敎育的基本原理是:五年国民小学敎育为国民统整的敎育,其目的在发展国民同心齐一的思想、习惯、理想、观念与标准,以增进国家社会的团结一致

  • 文章国父思想启导五四运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1-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五四运动 国民革命 革命思想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在广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就读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五四运动在北平发生后,很快便传遍全国,纷起响应,形成澎湃汹涌的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广东原为革命策源地,当时 国父正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虽由于桂系军阀的跋巵专横, 国父辞职赴沪。但广东民众素受革命思想薰陶,学生爱国表现,更从不后人。而且自从「北京政府」于民国七年五月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其媚日卖国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我留日学生群起反对。其中粤籍

  • 文章五四」爱国运动在广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9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79-06-30
    关键字: 五四运动 广东 运动情况 看法争论

    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当时全国风潮澎湃,广东靑年学生亦即及时热烈响应,积极采取行动。但因时隔六十年,资料不全,只靠个人记忆,自不免挂一漏万。而且当年我仅是一个就读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的十七岁中学生。(次年始改升高师部)虽则也曾在高师全校学生会被选为评议部的评议员,(其后在广东全省学联会及全国学联会亦均曾被选为评议部的评议员)但并未在干事部工作,故对领导各项实际行动与全般情形,到底不十分淸楚,所以,亦仅能就自己经历而记忆所及者,略加述说而已。广东靑

  • 文章梅县老县长彭精一先生为「五四」作见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刋》 第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0-02-04
    关键字: 五四运动 历史资料 彭精一

    我国「五四」运动至今已整整七十年,昔时单纯的爱国心志,已随着时间日渐模糊,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何在?七十年来,说者各异。然而,任何一项重大的历史事件,自有其前因与后果,必须先了解其始末,方能论断其价値。因此,中央日报特于本(78)年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前夕,邀请了七十年前亲自参与五四运动的彭精一、杨继曾、董克仁、李玉阶四位先生做了一次难得的聚会,也为五四历史做了见证。四位先生,以彭精一先生的年龄最高(今年九十五岁)、李玉阶先生的年龄最小也已八十九岁,谈起七十年

  • 文章九十囘憶(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孫繼丁  出版时间:1975-12-20
    关键字: 胶济铁路 五四运动 山东问题

    又将如何?其爱国爱才之表见,令人钦敬。日本在和会上吃了顾代表的闷棍,无计可施,即电东京政府,命其驻华公使向吾外部要求,限制顾代表在和会发言。消息传到国民外交协会,协会要求政府向日抗议,京津中外报纸响应,学生羣众愤慨激烈,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不受日本之干涉。五四运动在巴黎和会中,日本要出的最后手段是暴露「秘约」。第一件是段祺瑞与日本所交换的「山东问题换文」(一九一八)……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省的权利「欣然同意」。第二件是四月二十七日日本以承认在太平洋赤道以南诸

  • 文章五四运动与国父思想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9-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五四运动 孙中山思想

    五四运动发生时,我在广州,还是一个十七岁的中学生,就读于国立广东高等师范附属初级师范。五四运动在北平发生后,很快便传遍全国,纷起响应,形成澎湃汹涌的全国学生爱国运动。广东原为革命策源地,当时国父正在广州成立军政府,从事护法运动,虽由于桂系军阀的跋扈专横, 国父辞职赴沪。但广东民众素受革命思想薰陶,学生爱国表现,更从不后人。而且自从「北京政府」于民国七年五月和日本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其媚日卖国之野心,已昭然若揭,我留日学生群起反对。其中粤籍留日

  • 文章永懷師恩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4期  作者:陳繼統 出版时间:1987-01-01
    关键字: 五四运动 肇和军舰 北满洲事件 怀念恩师

    英文老师施斐然先生及算术老师樊启伦先生,予我印象最深。这三位长者,品学兼优,对我一生影响深远,敎我导我,虽然时间未及六年,但是予我受用终身。民八年五四运动时,施、樊老师带我们同学赴枣阳县城参加游行大会,反对日本二十一条,首次予我以爱国反日之启示。有一次校中发现瘟疫,廖老师见我感染不适,当机立断,决定学校停课放假;并经王觉成(中医)先生以针刺我两腿弯出血,经片刻休息,即感舒适,同学等未罹重大伤害,免除一次灾难。民十八年夏自东北返里探亲,特往乌金店看到岳父廖老师

共67条记录 1/7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