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云山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云山牛趣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8期  作者:徐香久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云山 牛王 青田 牧场

    云山在青田县东南的方山乡境内,它的东南面与温州市瓯海区相邻,西南面与瑞安市接壤。海拔一千二百多米,堪称青田丘陵地带的「西藏高原」。由于山高,山上云雾大,日照时间短,气温低,虽然不适宜农作物生长,满山却长著天然的牧草。山上除了一座「土地庙」和一座「天仙龙母娘娘庙」外,没有田园,也没有人烟,以前是个虎狼出没的地方。奇云山是个神奇的牧场,自由以来放牧在此牧场的畜群,可以完全托付给大山管理。牧人无需自己顾及。人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放牧牲畜时,牧人总是要跟随着牠

  • 文章(風土鄉情)往事還如一夢中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9期  作者:周閩芝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重访云山 云山书院 书院陈设 回忆往事 文化教育

    重阳后一日,送别了年迈体弱的同学,我偕仰天、仲邦驱车拜访了一别近半个世纪的母校——鄕师故址云山。下车后,抄横市老街旧道且行且语,不久,当年师八同学毕业离校,在沩水之滨,男女同学痛哭惜别的步云桥跃现眼前,眞有「灞桥今日别离难」之慨,抚今追昔,不胜感慨系之。「步云桥」早在二十年前被特大山洪冲毁,现仅存当地采砂队架起的几段便桥,我们过此到达彼岸,一眼望到了那已有一百三十高龄的云山书院,依然无恙的座落在嶙峋突兀的螺头山麓,久别重逢,令人心神向往。进入书院正门

  • 文章我听到了张云山的一次演说读本文可以想见当年革命人物的英雄本色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1期  作者:史直  出版时间:1970-04-15
    关键字: 张云山 革命英雄 英雄本色 演说

    作者簡介:史直號直齋長安縣人曾任縣長專員田糧處長委員

  • 文章兒女鑒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師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煮茶》 云山无尽》 父母恩情 诗词感怀

    注:煮茶)可叹天下父母心,为了儿女累弯身。儿女若要有志气,学好本领报双亲。倘若儿女不立志,枉搭数万求学金。儿女需要就支持,支付从不讲平均。儿女若要得了病,求医购药不惜金。问寒问暖问饥渴,日夜护理费尽心。儿女长大心事添,求东拜西持酒烟。为办婚事甘吃苦,高债拉了两屁股。夫妻夜间应嘀咕,咱俩恩爱和幸福。爹娘为咱受尽苦,想想这恩怎么补。光阴易逝人渐老,身残体弱难从心。诸儿若要讲平均,这里不存尽孝心。(注:云山无尽)有孝心者不惜金,随心随意顺双亲。想想父母对你心

  • 文章广州白云山之旅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廖醒群  出版时间:1996-06-30
    关键字: 白云山 旅游 麓湖 风景名胜

    一白云山在白云中,十里松涛迥不同,五穗风光都入望,珠江如带韵无穷。二乘兴登临未觉遥,浑如身已抵云霄,烟轻雾薄晴偏好,啸傲林间兴自饶。三摩星岭外白云多,碧水晴岚兴若何?越秀荔湾旧游处,世年阔别幸重过。四麓湖隄上柳烟轻,画舫如梭一镜明,黄鹤归来宜置酒,登楼不尽故鄕情。—白云山纪胜四首。(本文作者)雾锁云封位于广州巿郊的白云山,是广州著名的风景胜地,因经常雾锁云封,白云袅袅而得名,其面积约有二十八公顷,共有三十座山峰,以摩星岭为主峰,其间有山顶公园、山北公园

  • 文章儿时旧游胜地——登云山

    来源期刊:《江津》 第43期  作者:王思誠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十全镇 云山 云雾 仙山

    在吾邑江津西部,离城一百二十里,距吾家三十里处之稿子场,为抗战时期实行新县制前之十全鎭。鎭上于民初设立旧制高等小学一所,因参加全县学生会考,曾获名列第一而出名。其他各鄕鎭子弟缘此前往就学者甚颗,余亦其中之一。位于鎭西约五里许处,有一座直立之孤山,远视之,仿佛头大腰小,状如一只巨杯。因其高可入云,故名登云山。乃鎭郊名胜之一。惟因交通梗阻对外尙少闻名。即县人亦鲜有获知者。我在鎭上高等小学求学时,由于出入相对,甚爱其形状挺拔奇特,曾与同学两度登临游览,留下

  • 文章近代名人小傳敍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4期  作者:費行簡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近代名人小传》 费行简 云山 王凯运

    編者按:費行簡,別署沃丘仲子,所撰近代名人小傳及當代名人小傳,爲時傳誦。據小傳凡例解釋,小傳「斷自淸同治初,迄與今日,凡已歿者,稱近代名人;生存者,稱當代名人,釐爲上下兩卷」云。吾十有五,度崤函,越中條以北,經乎井陘,以至於京師。則見熙攘往來於朝市者,日以億萬計;私謂若而人者,非有史氏紀載,百年以降,或不能舉其姓字矣。明年,乃習史太公書,冠而二十四史畢;知人之能稱諸沒世者,特萬千中之一二耳。而是一二者,是非率見於官書,欲其無曲筆讆說,吾誠未之敢信。自是飢...

  • 文章广州白云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1期  出版时间:1981-03-29
    关键字: 白云山 风景名胜 历史渊源

    云山在广州市东北十余里,擅林泉之胜,多宇观,如白云寺、濂泉寺、能仁寺、郑仙洞等,其著者也,山腰崖谷间有郑仙巖,相传为古仙人郑安期得道飞升处,再上有牌坊,榜曰「天南第一峯」,「百花坟」者,为明末名妓张二乔之墓,二乔工诗画,才色双绝,尤富国家民族意识,与当时粤中名士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诸贤,文酒唱和不绝,时値内忧外患频仍,恒以报国匡时相砥砺,且以其妹玉乔嫔于陈子壮,二乔不幸早殁,诸贤群往吊之,各植一花于墓侧,因称为百花坟。

  • 文章順德三山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期  出版时间:1981-05-15
    关键字: 顺德三山 云山 西山 中山 古迹

    顺德古称「顺」或称「中良」。顺德县城在广州市之南,约三十公里。城外称「大良」,城内外总称顺德,又仅城内也可称顺德。顺德有三山,梯云山在东南,高一百二十尺,山腰有令人怀念的云梯书院,建筑古雅,登临远眺,景色极佳,西方之山,名西山,城墙沿山脊而上,甚觉雄伟壮观。北部中山高八十尺,山腰有中山书院,纷墙绿树相映成趣。此三山,宛如蓬莱仙山,到处多有古迹留存,根据散布各处的岩石碑刻,可以判断出,当年南宋末年忠臣张世杰的散兵残将有隐遁于此者。

  • 文章(风土乡情)为集资修复原宁乡云山书院倡议书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9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云山书院 集资修复 倡议书 校舍现状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湖南省宁鄕县之云山书院为鄕先贤原陕西巡抚刘典集资兴建的。始于一八六四年,竣工于一八六六年,土木结构,建筑面积五千五百平方米。从一八六七年开设书院,一九〇五年改为云山学堂,各方英杰聚读于此,已历百年,早已成为三湘七泽间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但是,云山学校因年久失修,现已破烂不堪,大部分墙壁上硝、裂变、倾斜,屋面严重变形,房标腐烂,弯曲下塌,已无法小修。一九七〇年以来,经常出现局部倒塌现象。文化部门虽进行过一些维修,但因工程浩大,小修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