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土历史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承寄杜著·大饜所欲·家鄉景物·歷歷在目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8-06-10
    关键字: 《说文部首通释》 乡土历史 乡音乡情 往事回忆

    的菊花及干菜包子。我想我之没有受到扬州洗礼,完全是您们城里人没有给我们鄕下人相当的「鄕土地理」及「鄕土历史」之过!还有一点,当时交通不便,我除扬州城里及小金山、平山堂而外,其四围鄕鎭州县一概未到过。我们眞是「土包子」都不及格,惜余春所写各段,把我又带囘中学读书时的想像。书中所写名人,所识者皆历历在目。文略翻蜗涎集,细读李涵秋一段,对李先生始有新认识!春假时曾南游一次,在立夫先生家谈天,小儿请立夫先生夫妇吃饭,大谈终日,我不敢同他多谈,他实在谈之有物,我恐怕他

  • 文章張氏墳雷擊誌異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曾子南 出版时间:1976-04-02
    关键字: 乡土轶闻 雷神 历史奇闻

    宋朝時候,有朱文公者,後人稱其爲朱夫子,朱氏在浙江台州地方爲官,淸廉明察,治獄平允,百姓的是非曲直,剖斷明白,無一被寃者,其時黃嚴縣有張李兩姓,爭一塊葬地,訴訟累年,吿到文公台下,文公於堪輿之學,系殊精通,宋理宗朝,爲建陵寢,廷議紛紛不一,文公出議狀,折盡風水諸家僞說獨標眞詮,今接得張李爭地狀詞,知爲風水起爭,兩造各具呈子,各爭爲己業,是張是李時難決,細閱張姓呈詞,云祖上置產的簿上有一行,寫明白,係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文公遂吩咐兩造道:張...

  • 文章灶王爺上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期  作者:山人 出版时间:1976-01-25
    关键字: 灶王爷 乡土风俗 历史典故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在那一天,我國各地民間都有祭灶的習俗。灶王爺有的人也叫灶神、灶君、灶公或灶爺。據說,灶王爺原是天上的星宿之一,因爲在天宮犯了過錯,就被貶到人間來,專管每一個家庭的灶間。「灶間」依現在的說法,應該叫作厨房,別小看這個地方,這是一個維繫一家人生活,甚至於也可以說生命的泉源。每個人一睜開眼,就要吃飯,一天三頓,少一頓就覺得難受,而厨房就是一個供應餐飯的地方,這個地方,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却非常重要,而灶王爺也就是掌管這個重要的地方。由於...

  • 文章我找到了鄉教三千多年前的「根」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15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78-12-01
    关键字: 乡土教育 历史根源 顺应时代

    历史地理,以适应时代要求。溯自鄕学失传后,千万年来,历代都似以幼学琼林、三字经、千字文等,作为代替品,然核其内容,若与古鄕学较量,眞有如天壤之别,故而笔者颇认为它若能在周代以后,迄有宋同样演进为鄕土敎材,三千年间一直施行下来,那末,我国的历史,可要重写了。基上所述,古鄕学与今鄕土敎材,原祗是同类一册书籍而已,可是论「时」,已有三千余年之久,论「人」三千多年来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如周公、孔子、孟子、国父、先总统等,都列入在内,且都各有重大关系,论「事」则先总统

  • 文章鄕土教材案始末證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2期  作者:劉禹輪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乡土教材 乡教历史 建言提案 执行落实

    乐、射、御、书、数。客有问史学大家钱宾四先生,「什么是中国文化精神」?钱先生以「道德精神」为答,今读周代鄕三物,一曰六德,二曰六行,实信而有征矣。他老人家还补充的说,假如无此道德精神,便无中国历史了。周代后可二千余年,晋末迄宋,据史学家中央硏究院,陈院士槃先生,在苗栗县鄕土敎材作序中指出:「中原丧乱,异族凭陵,诸夏旧姓,流离南迁,一再辗转迁往闽、粤、赣、桂、等省边区一带,可千年后,粤省旧嘉应州首邑梅县政府,始有梅县鄕土敎材出版问世,极受地方人士重视」。自

  • 文章泗水縣有一「山西爪子」的趣事

    来源期刊:《魯泗會訊》 第4期  作者:古卞兒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山西盐商 乡土轶闻 历史趣闻 山西爪子

    老泗水人皆知山西塩商在泗水有一爪子,乃是一饕餮之徒!其因而致富,尤其尖酸刻薄的那張利口,專以戲謔弄人;故事是這樣的:該爪子家中喂了一條看家狗崽子,專喂大塊燉魚!由是見諸其主人乃一爪饕,這狗崽傍其主人亦是狗餮,爾等利口謔人弄人咬人也;該爪子日赴友人宴歸,見其狗兒燉魚未吃,隨戲謔其狗兒說:大塊燉魚兒都不吃!兒知道嗎「泗水縣的紳士:又吃麽來」!好個山西爪子眞是饕餮能手,更會戲謔弄口,不但戲弄其狗,反譏謔其衣食父母哉!該爪兒何其不敬!但猶鑑諸魯禮之德也。所有泗水...

  • 文章鄕土史話 碩項湖碩項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張奉先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乡土史话 硕项湖 文献资料 历史故事

    清康熙十六、十七年間,黃河決堤曾經淤塞了一個大湖。其方位,大約在今灌南縣城—新安鎭之西北;沭陽縣馬廠鎭之東北;灌雲縣南崗鎭之東,南崗鎭之東北原有一個胡坊鎭,便是湖的北界。據史誌記載:該湖東西寬四十里,南北長八十里,總面積在八百平方公里左右。這就是古地理上的碩項湖,或稱石濩湖、碩灌湖。據《太平寰宇記》之《神異傳》記載:湖底本是一個郡縣城。秦始皇時有童謠云:「城門有血,城當陷沒」。當時有個老婆婆聽了,整天坐立不安,生怕有一天人隨城陷,一命嗚呼!所以,她每天早...

  • 文章從鄕土民謠看西貢半島的傳統生活風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蕭國鈞 出版时间:1988-09-30
    关键字: 西贡半岛 乡土民谣 传统生活风貌 历史集萃

    (本文爲「羅香林敎授逝世十週年紀念」學術硏討會論文之一,作者爲香港私立佛敎華夏書院中國文史系敎授。)

  • 文章憶早年的鄉居生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灌云历史 乡土情怀 区域文化 社会习俗 人物回忆

    我國在本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由於外侮內亂,造成了無數的家庭破碎,我家亦何能倖免此一刼難?我的家,位於江蘇省灌雲縣。按「灌」「雲」二字意義:「灌」是蜿蜒百餘里通海之「灌河」,可通行萬噸巨艦。「雲」是綿互數百里的「雲台山」,古名「蒼梧」,亦是遐通週知,名山古刹。余家住本縣六區山南鄕,因門前有三棵樹。前臨小河,後倚土嶺,依山靠水,築屋而居,雖也是四合院,但無一片磚瓦,完全是土墙草苫。余與父母妻子兒女,住堂屋三間;八間東西廂房,分爲厨房、倉房、磨房、牛房;前面過...

  • 文章新建县历史流程的考证和现状读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41期  作者:胡伍戎 出版时间:1990-07-15
    关键字: 新建县旅台同乡会 鄱阳湖 鱼米之乡 历史流程 乡土名贤

    最近在江西文献第一三八期,拜读新建县旅台同乡会理长周仲超先生所撰新建县千余年历史流程的考证和现状之后,深觉周文蒐罗之广,钜细不遗,用意之深,发人深省,我们同乡,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应该抱着饮水思源的态度,去认识本县纵横上下的变迁,进而追本溯源,敦睦乡谊,团结互助,则笔者忝为乡末,亦觉与有荣焉。有关本县的面积,一般的说法,有所谓:「新建一线,南昌一片。」此乃就地形而言,新建县的地形,上自淞湖街下至凶、吉二山止为纵长形,南北向约貮百余华里,东西向在樵舍以上比较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